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公安部长披露副国级领导夫人“不可思议的自杀”

2019-06-05 20:02:0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954年3月下旬,江青收到一封匿名信。匿名信是从上海发出的,由浙江省交际处处长唐为平转交江青收。匿名信主要写她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的一段风流丑事和被捕变节的历史问题,内容非常具体。

江青收到匿名信后,非常恼火,神情显得有些紧张和不安。第二天,江青找时任浙江省公安厅厅长的王芳谈话,谈了一个上午,说自己青年时期就是一个非常进步、非常坚强的革命者,现在有人诬蔑她,是别有用心的,是有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的。

江青还把匿名信递给王芳看。王芳瞄了一眼,就不想再往下看了,把信递过去。江青一脸严厉地说:“你不看谁看?这是一封反革命匿名信,你公安厅长看清楚了,要给我破案。有人编造谎言诬陷我,醉翁之意不在酒,矛头实际上是针对主席的。”

因写信人深知江青30年代的历史及党内上层情况,江青推断此人必是党内高干或文化界名人,或是他们的夫人。但局外人看得很清楚,写信人揭她老底,挖她疮疤,是对她如今贵为第一夫人的骄横作风非常不满,向她提出警告和批评,要她识相一点,不要太张狂。

江青回到北京,立即将匿名信的事报告了毛主席。说这是一起性质严重的反革命案件,要公安机关立即组织侦破。这一匿名信案(被列为“18号案”)的侦查工作也就升级了,由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总负责,上海方面由上海市公安局局长黄赤波负责,浙江方面由王芳负责,调查重点放在30年代曾在上海文艺界工作过的人员身上。

朱明和林伯渠建国初期在莫斯科合影

朱明和林伯渠建国初期在莫斯科合影

当时,专案组先后收集了800多人的笔迹,进行了笔迹鉴定。他们将那些与匿名信笔迹相似而又对江青不满的人都列为侦查对象,进行重点侦查。这里面包括江青过去房东家的女佣人秦桂贞,她了解江青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东海舰队司令陶勇的夫人朱岚,曾说过对江青不满的话,也被列为怀疑作案对象。然而,时间拖得很长,案子还没有结果。

一直到1961年,一次偶然的事情中,查明了给江青写匿名信的人,原来就是林伯渠的妻子朱明。林伯渠去世之后,朱明给中央写信,反映有关林伯渠死后一些遗留问题。一查对,两封信的笔迹一模一样。朱明承认匿名信是她写的,并立即自杀。

据知情人回忆:1961年,朱明从南方休养回来的第二天,我第三次到她家,谈的还是伙食问题。而朱明讲的,已不是单一的伙食问题了,她说:“这次我去南方,时间较长,吃、睡不错,身体好多了。最近,想着手整理林老的诗稿、书信、文章、讲话等资料,如果中央同意能部分出版的话,最好。如不同意,也没关系,先整理再说。做这件事,可能要请帮手,也会很辛苦的,所以我要吃得比过去好些。钱的问题,我有,不用操心。”

她这出人意料的反映,与去南方前悲哀凄苦的状态截然不同,这种爽朗、轻松、无所谓的态度,大大超出了慰恤哀伤情绪的范围。根据陪她外出的工作人员及有关地方部门反映,她在南方休养期间,爱看一些内部电影、精美画报;经常参加舞会、聚餐;商店逛得也较频繁……各种迹象表明:她又变了,变得有些惊人。

歇了一段时间,忽然有一日传来朱明去世的消息,开始时界定为“错服安眠药过多”。几天后又说是“自杀”。自杀!太不可思议了。林老夫人出这样大的事,那时上面不明说,下面当然不敢问。时间一长,大家也就把她忘了。而我却是异常纳闷。好端端的为何要走上自尽之路?怀着疑问并埋藏着有关三次谈话和相赠照片的秘密,四年的时间就这样一晃而过。

文化大革命中,一天康生、陈伯达、江青等开会,我在现场服务,断断续续听到谈朱明的事。自杀已数年的她此时被叫作反革命,而由她引起牵涉到林老的话也出来了,什么“林伯渠骨子里的旧东西太多”,“直到他去世时,还想着国民党内的右派朋友”,“表面上他拥护毛主席,实际上是支持同情彭德怀、习仲勋和陕甘宁边区的一批老家伙的”,“朱明的反动行为,林是有责任的”等等。我听到这种没有公开的议论,半信半疑,毕竟还不知道朱明曾写匿名信痛戳江青不光彩的历史问题。

直到浙江省公安厅原厅长王芳的回忆录出版之后,才真相大白,原来她是解放后敢于让江青难受的第一人。“三中全会”后,中央组织部为朱明平反,恢复名誉。并指出“匿名信”里写关于江青的事,没有错误。

朱明这一生喜在参加了革命,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与林老恩爱有加地度过了15年的美好生活;悲在她与林老的年龄差距过大,终不能白头偕老,并且在已经变化了的特殊环境下说错话、办错事、不知自我保护,过早地告别了她亦喜亦悲的人生。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