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金三角,蒋残军何以能留下6万后代?

2019-06-05 20:03:0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金三角紧靠缅甸、泰国、老挝的边境。具体指的是缅东北的大其力、万宏、果敢、兴城、景栋、佤邦;泰北的清莱、清迈、清盛、米湄;老挝西北的会晒、孟赛、丰沙里、南塔,总面积五十万平方公里。

  过去金三角的鸦片非法生产占世界总量的百分之六十九。其实,金三角成为东南亚、全世界以及联合国关注的焦点,不仅是由于毒品、武装贩毒以及由此引发的枪炮如麻,血雨腥风,更重要的是由于国民党残军的存在。如今58年过去了,蒋残军在金三角仍留下有6万人的后代。残军及他们的后代为什么能在金三角生存下去?上述国家为何不将他们消灭或赶出去?他们能占据一席之地生存下去,靠的是金钱收买还是美国的支持等等。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先后十多次赴金三角,通过深入的采访,揭开了这群无国籍流落异国的中国人的生存之谜。

  困兽犹斗,杀出一条血路

  1950年2月20日云南解放。也是在这一天,国民党第8军237师709团少将团长李国辉,率1000多名残军从我云南西盟佤山进入缅甸,随行的还有第8军军长李弥的贴身副官邓克保。在这之前的几天,第8军军长李弥带着几个随从已经逃到缅甸,经军统特务的安排,李弥军长被护送到泰国曼谷,再从曼谷飞往台湾,被蒋介石招去商谈组织“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大计。李国辉,河南人,1910年生,行伍出身,中等个头,在部队威望甚高,能与士兵同甘共苦,作战中身先士卒勇猛顽强;邓克保,南京人,大学毕业,生于1924年,李弥军长的贴身副官,李弥要邓克保随李国辉逃跑,是想让他掌握这支部队,在金三角建立反共基地,出境后听候台湾指令。李国辉、邓克保商量,在缅甸绝对不要伤害老百姓,不准抢财物,强奸妇女,违者格杀勿论。

  部队战战兢兢在原始森林里穿行了两天,没有遇上老百姓,也没有遇到缅甸政府军。李国辉清楚,越是平静的时候越危险,何况这是在异国他乡。他不敢放松警惕,要侦察连开路,搜查前进。

  第三天,部队前进到一个平坝,地图上叫小孟棒的地方。这时侦察连长吴成功慌慌张张跑过来向团长李国辉报告,前面寨子发现有数量不详的武装。李国辉命令吴成功抓2个俘虏,弄清情况后再决定去向。半个小时后,吴成功抓来2个俘虏。俘虏交待,他们是国民党第26军93师278团的逃缅残军,共有600多人,由副团长谭忠指挥。李国辉大喜过望,没想到能在异国遇上自己的部队,立即由2个兵带路去见谭忠。

  谭忠正为没有领头人,部队该开往何处而发愁,当他一见到李国辉后,热泪盈眶,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谭忠说,听从将军的指挥,何去何从由他定夺。李国辉想了想,觉得小孟棒附近有2000多人的村寨有粮食,加上解放军不会追上来了,决定将两支部队组成一个正规团,就地侍命休整,待与台湾取得联系后,再决定去向。谭忠、邓克保均表示同意。

  进入缅甸后,电台坏了,一直没有同台湾联系上,李国辉命令赶快修复,他一直守在电台旁。三天后电台修好了,呼叫后台湾有了信号,经报告后台湾国防部终于回电。电文如下:李国辉,你部自谋出路。看过电报,李国辉仿佛从头到脚被泼了盆冷水,心凉了。“自谋出路”意味着台湾不管这支死里逃生的部队了。跟随蒋介石打了一辈子仗,出生入死,南征北战,落到今天被抛弃的境地,李国辉悲观到了极点。但他不能流露出来,他只将电报给邓克保、谭忠看了,必须强打精神,组织部 队,否则在无后援,无百姓支持缺少粮食枪支弹药的缅甸,一旦发生战事,将死无葬身之地。李国辉急忙与邓克保、谭忠秘密商量怎么办。

  三人商量决定马上组织“中华民国反共复兴部队”,李国辉任总指挥兼709团团长,谭忠任副总指挥兼278团团长,邓克保任副总指挥。总部就设在小孟棒。孟果镇、孟研各驻守一个团。旗号一打出,他们马上招兵买马,收容游兵散勇,土匪恶霸,在两个月内,很快将部队扩充到3500人。李国辉立即让部队执行三大任务,一是开荒种地解决部队吃饭问题,二是为毒犯子当保镖,向老挝泰国边境运送鸦片,收取巨额保护费,解决军费来源,三是招新兵搞训练,扩军备战。

  台湾不要残军,进攻云南也只不过是痴心妄想。那么李国辉为何要组织“反共复兴部队”呢?在他的眼里这只不过是个符号而已,是做给缅甸人看的,是生存的需要。缅甸过去是英国的殖民地,被英国占领了半个世纪,为了生存我为何就不能占领缅甸一块土地?所以组织“反共复兴部队”只不过是个借口,借地盘、为了生存住下来才是真。可是李国辉的想法只不过是一厢情愿。

  一天,华侨蒙振生慌慌张张跑来向李国辉报告:缅甸国防军驻景栋的军团,共15000人,在飞机大炮的助威下已经向残军包围过来。其中缅甸一个团的兵力已经开进大其力,切断了残军退往泰国的退路。李国辉大惊失色,刚刚建立起来的部队难道就毁在自己手里吗?不,必须留下来!思忖片刻,李国辉给缅甸驻大其力的缅军司令坎丹信写了封信,内容是:“反共复兴部队”与缅甸是朋友,决不会交战,复兴部队在缅甸是借道,不久就会反攻回云南,诚望能在缅甸多呆一些日子。李国辉派出邓克保为代表随华侨蒙振生前往大其力与缅甸国防军谈判。

  岂料,当邓克保、蒙振生走进坎丹信司令员办公室时,蒙振生当场被扣押,坎丹信接过邓克保递给的谈判信,连看都没看一眼,就撕得粉碎,丢在了废纸篓里。坎丹信放邓克保回去,要他转告李国辉:限复兴部队十天之内全部放下武器,缴械投降,否则只有被歼灭。

  战争迫在眉睫!无奈只有迎战。李国辉当即作出部署:用一个营的兵力在小孟棒设伏,放缅军进来,然后将他们全歼。缅军打仗怕死,只要全歼他们一个营,也许就有了谈判的筹码,就会获得居留权。其他部队作好退入原始森林里打游击的准备。

  6月16日清早,缅军6架轰炸机轰隆隆飞越在小孟棒上空,紧接着是轮番俯冲投弹。随着震耳欲聋的炸弹声响起,顿时火光冲天。缅军飞机整整轰炸了四个小时,地面部队还未进攻,残军设伏的一个营就被炸死165人。驻守孟果的278团,遭到了缅军8门八一重炮和十挺机枪的疯狂炮击和扫射,而这些重武器,恰恰也是残军所没有的,278团死伤50多人,各团纷纷向李国辉告急,这是李国辉所没有料到的。他当即调整作战部署,所有的部队立即放弃阵地,退往小孟棒、孟果原始森林。

  可是,已经晚了。缅甸国防军已派出10000人的搜山部队把守各路口搜山,防止残军退入原始森林。李国辉所部边打边退,到了下午黄昏还是没能进入原始森林,因为小孟棒是李国辉的大本营,缅军封锁更严,部署的兵力更多,而谭忠所部到了下午已经安全退入原始森林。

  天黑下来后,李国辉命令不准开枪,全团官兵上剌刀,手持大刀杀开一条血路,退入原始森林。缅军尽管把守很严,可一到天黑就一个个蹲在地上休息,他们原来准备,只要残军一开枪,他们就会以百倍的火力还击。李国辉手持大刀冲了上去砍下了一个缅军战士的头,总指挥一带头,残军一个个冲在前,挥舞大刀,一路冲杀,在消灭了缅军一个连100多人后,杀开了一条血路,深夜12时,残军全部进入原始森林。

  三国控诉,台湾撤回部分部队

  残军退至森林里后,缅甸国防军迅速占领了小孟棒、孟果、孟研,同时紧追不放,仍然派出10000多兵力搜山,同时另外派10000多兵力把守森林里的出口,企图将复兴部队赶出森林里全部消灭。李国辉知道,残军缺少重武器,激战一天后,所剩的子弹也不多了,正面不能与缅甸国防军硬打,必须偷袭。李国辉命令,每天在原始森林里与缅军周旋,待拖累他们后,再实施反击。

  残军在森林里与缅军周旋了12天后,缅军10000多人的搜山部队被拖得疲惫不堪,脚步明显放慢。李国辉及时调整布置,跳出包围圈,6月28日,决定向缅军发起反攻。其反攻兵力是:由709团副团长张复生任前敌总指挥,278团沈鸣铸的一个营担任防卫,709团董享恒营长和陈良营长率领2个营,担任攻击孟果的任务,因为缅军东线的团司令部就设在孟果。孟果虽小,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如果夺取孟果,就能随时撤回泰国,使缅甸10000多人的搜山部队失去作用。李国辉紧紧握住营长董享恒的手说:“这一仗关系到复兴部队的生死存亡,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接着李国辉同全营400多个弟兄一一握手,把他们送到树林边。

  董享恒营长率领全营400多弟兄经过一夜奔袭140里,拂晓前悄悄潜伏在孟果镇口的小树林里,四个残军摸上去,干掉2个哨兵。残军如饿虎下山,冲进了镇里。一番激战,打死缅军32人,夺回了孟果。天亮,缅军2个团3000余人围了过来,将孟果团团围住。缅军先是用炮轰,接着冲锋,结果缅军的大炮十分厉害使残军伤亡惨重,副营长王忠明身中两枪身亡,一连杨促堂连长、七连连长、九连连长相继战死。张复生副团长清醒地意识到残军所以惨败是因为没有重武器。他立即组织50人的敢死队,决心消灭缅军炮兵。

  深夜,营长董享恒带领敢死队悄悄撤出阵地,向后山进发。午夜,突然下起大雨,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天助残军。敢死队摸入了缅军炮兵阵地,首先用剌刀杀死十多个缅军,然后俘虏205人,缴获十尊大炮,大获全胜。天亮,十尊八一重炮一齐向缅军开炮,缅军做梦也没想到残军还有火炮,顿时被打得溃不成军,纷纷败退。残军又重新夺回了小孟棒。有了大炮开路,残军为了报一箭之仇,李国辉重新组织力量,下令进攻大其力,经过一天的激战,残军攻入了这座当时就有30000余人的重要城市。

  这场历时40天的战争,缅甸国防军牺牲1500人,受伤3000余人,被俘302人。残军被打死408人,伤602人,残军大获全胜。本来,缅军可以重新组织力量继续围剿攻击残军,但从战争的角度分析,缅军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国人不尚武,且信仰佛教,军队许多年都难得遇到一次战争,他们怕被俘的战士遭杀害。老百姓纷纷向政府和国防军提出:马上与残军谈判,释放俘虏。

  7月28日,缅甸国防军派来一个少将揣着照会来到李国辉的指挥部谈判。照会的内容是:体谅残军的困境,为维护缅甸主权,只要残军释放俘虏,离开大其力和公路沿线,将允许残军居住。先前,缅甸军已经释放了被扣押的残军谈判代表蒙振生。残军有了立足之地,当即按照会上所说,李国辉释放了全部俘虏,撤回新占领的城市,回到小孟棒、孟撤、孟果一带重新安营扎寨坚守了下来。

  残军大败缅甸国防军的消息,不胫而走,震动了缅甸、泰国、老挝。各国记者纷纷前往泰国的夜柿,要求进入大其力采访残军,有的干脆扮演成边民乔装打扮后找到残军了解战事,有的以华侨寻找中国亲人的身份挖空心思打听消息。倾刻间《国民党残军大败缅甸国防军》《李国辉将军是个战神》《残军的敢死队全歼缅军炮团》等等报道,在《曼谷日报》《新加坡早报》等各大媒体刊登出来,将全世界的眼球都吸引到了金三角。

  当蒋介石看到《曼谷日报》报道残军大败缅甸国防军的消息后,兴奋不已,马上传李弥来蒋介石的办公室。几个月前,当李弥向蒋介石自荐回金三角时,蒋介石拒绝了。蒋介石认为1000多残军逃入金三角,成不了气候,反攻大陆不现实,不想再浪费军力,因此,让国防部回电,要李国辉所部自谋出路。如今见残军竟然打败了缅甸国防军,他顿时来了精神,认为组建“云南人民****救国军”的时机已经成熟。蒋介石当即命令李弥返回金三角,组建“云南救国军”,任命李弥为总指挥,恢复对金三角残军供给。

  很快,李弥返回了金三角。随即台湾与美国取得联系,美国派出军事顾问到金三角对残军进行训练,并每月给20万美元支持。不久,蒋介石又派出他的侍卫总长柳元麟中将赴金三角,领导残军,扩大队伍。到了1953年,李弥组织的“云南****救国军游击总部”成立,下辖3个军区、3个军、20个纵队,总兵力达35000人。李弥还在缅甸孟撤修建了军用飞机场,用于运送兵力和各种武器弹药。

  游击总部成立后,残军除用一部分兵力骚扰我云南边境外,其主要精力用于贩毒护毒。一次残军组织1000多人,护卫26700公斤鸦片从缅甸永弄启程,向300公里外的老挝班广进发,残军想通过老挝再由国际武装毒贩子将毒品销往世界各地。老挝陆军司令拉迪功将军接到情报后愤怒了,为了捍卫主权,他调集T—28战斗机和精锐的第二空降营。当天上午11时残军的护毒武装进入老挝时,拉迪功将军命令空军出动战斗机,将残军消灭在老挝境内。空降营出动6架战斗机不停地对残军攻击、轰炸,激战一天,消灭残军500多人,缴获鸦片26700公斤。

  随即,从1953年至1962年,老挝联合缅甸、泰国政府不断向联合国提出抗议,要求台湾当局撤回残军。蒋介石迫于联合国的压力,联合国每作出一次要求台湾当局撤回残军的决议,蒋介石就撤走几千人,至1962年6月,残军共撤走20000余人回台湾。

   围而不打,泰国向残军提出生存条件

  1960年残军的“云南反共救国军”改了番号,对外称为“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李弥撤回台湾,柳元麟任总指挥。1961年3月6日,已任“反共志愿军”副总指挥兼第5军军长的段希文,接到命令要他率领部队到孟撤机场,准备撤回台湾。结果,当他带领士兵在机场等待时,又接到蒋介石的急电:留下来坚守,准备反攻大陆。这样,他和他的第5军又留了下来。实际上他的第5军也只有3000多人。

  段希文,云南宣良县大渡口村人,1949年任国民党205师少将师长兼武汉卫戍区司令。他爱兵,有实战经验,深得云南籍残军爱戴。他与总指挥柳元麟矛盾较深,柳元麟向蒋介石状告段希文不听指挥,反攻大陆不力,拉山头,特别是收买云南籍残军。因此,在段希文被留下来后,台湾开始中断段希文所部的军饷。段希文知道,他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到台湾也不会有出路,因此他留下来后,再也不听台湾和柳元麟的指挥,他要与3000多云南籍官兵共存亡,不再去作无谓的牺牲——反攻大陆,他要自谋生存之路。在一个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段希文避开大其力,绕开夜柿,在树林里穿行四天到达了泰国清莱省的美斯乐。

  美斯乐距泰老边境线不远,偏僻闭塞,更重要的是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这里是泰国的傈僳族居住区,寨民居住在山腰。段希文命令,与傈僳族打成一片,为他们做好事随乡入俗,将营房盖在陡峭的山坡上,建在遮天蔽日的树林里。

  残军窜入泰国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泰国国防部官员的耳里。泰国军方吸取缅甸军队的教训,不敢对残军轻举妄动,担心久攻不下,造成被动,于是采取久围不攻的办法,试图拖垮残军。

  这期间,蒋介石仍做着反攻大陆的梦,对于段希文这样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脱离台湾的领导于心不甘。1969年元月16日,蒋经国来到泰国,了解残军实情。柳元麟来到曼谷一宾馆如实相告蒋经国:自从段希文迁移美斯乐后,第3军的李文焕军长也率兵进入泰国的唐窝与段希文来往密切,蒋经国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收编他们。接着台湾易瑾、夏超等高级将领来到段希文住处商谈补给和接受台湾整编的问题。易瑾提出,要兵不要官,老弱病残一律不要,军官需要重新调整,整编后由易瑾、夏超任正副指挥官。段希文和李文焕军长当场拒绝整编。

  1970年元月16日,台湾安全局局长周中锋和情报局局长叶翔再次来到泰北,把段希文、李文焕叫到清莱府密谈,压他们接受改编。段希文嘲笑道:“台湾不发给我们军饷,不供给枪支弹药,你们还要来管我们?你们太不知趣了,你们以为这是在台湾?还像20多年以前随便发号施令?记住,这里可是金三角!我们再也不会相信你们,不会相信国民党!”周中锋、叶翔只得悻悻而去。

  台湾高层人物频频来往泰国接见残军,引起了泰国军方的高度关注。泰国政府担心残军发展壮大,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残军处置问题。1970年2月4日,泰国国防部作出决定:请残军出兵,攻打叭当反政府游击队,如果收复叭当,残军将被编为“泰北民众自卫队”,成为受泰国军方领导的民兵,不缴残军的枪支,允许他们在美斯乐长期居住。

  叭当属清莱省府昌孔县的一个村子,四周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左边为昌孔县,过了湄公河就是老挝,有一脚跨两国之称。叭当地势极为险要,山路曲折坎坷,树木遮天,从县城到叭当一直是爬山。反政府游击队有1000多人的武装。泰国军方围剿过二十多年,动用飞机大炮也没有将他们消灭。更为严重的是,最近反政府游击队袭击昌孔县城,将县长绑架押走,并诱捕了清莱省的省长,打死保护省长的警察局长。泰国全国一片哗然,称军方无能,为此军方最高统帅部决定要残军打反政府游击队,打下来后将给残军居住权。泰国最高统帅部派坚塞少将来美期乐与段希文商谈。段希文见打下叭当就能结束二十多年漂泊流浪的生活,为了残军,为了子孙后代,他答应接受任务。段希文提出唯一要求是这场战斗自始自终必须由残军指挥,不能由泰国军方指挥。坚塞将军答应了他的要求。坚塞提出要多长时间拿下叭当,一个月时间够了吗?段希文答复,只需要一个星期就够了。坚塞大吃一惊,摇了摇头,根本就不相信。

  1970年2月10日,是进攻叭当的时间。在这之前,段希文已作了周密的部署,其作战部署并没有让坚塞将军知道,他只要坚塞跟在指挥所看残军是如何指挥打仗的。正面,段希文组织600名战士,先用炮轰炸山头,敲锣打鼓,吹冲锋号前进。坚塞见段希文用的与泰国军方进攻叭当战役战术相同,大声吼了起来:“你这是拿战士的性命在开玩笑,肯定失败!”段希文笑了笑:“请按我们订的君子协议行事,你只看不许指挥。”坚塞只好叹气。

  果然不出坚塞所料,当天进攻了一个上午残军已牺牲15人,30人受伤,而残军只前进到半山腰。坚塞坐不住了,他再次建议段希文改变战术,改为侧面进攻,以减少伤亡。段希文仍没有听坚塞的,他用望远镜从指挥所里观察进攻的部队,又不时地走到地图前看一看,战斗打到下午黄昏,部队不但没有前进,反而又牺牲了10人,50人受伤,而段希文还在指挥残军前进,不许后退。直到天黑下来,他才命令残军停止前进,但仍命令不停地用迫击炮向游击队的阵地开炮。

  第二天天刚亮,段希文发起冲锋号,残军一个营一股劲往上冲,奇怪的是游击队除了有零星枪声还击外,并没有密集的枪炮声。到了上午10时,传来令坚塞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的消息:残军已收复叭当!共打死反政府游击队356人,俘虏708人,残军共阵亡78人,另有360人受伤。

  原来,段希文正面佯攻是假,真正的秘密武器是:段希文派出200人的敢死队,从湄公河上用绳索攀登上悬崖,深夜悄悄摸进了游击队的阵地,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仅用2天时间就结束了战斗。收复叭当,震动了泰国,泰国王陛下亲自颁给段希文将军一枚勋章,对受伤阵亡的将士家属发给抚恤金和泰国公民证,对残军发给居住证。经泰国政府批准将残军改为“泰北山区民众自卫队”,段希文将军任总指挥官,李文焕将军任副指挥官。

  260条性命,换来公民证

  当美期乐的残军获得泰国居住权成了合法公民,并分了田土之后,台湾当局竟慌了手脚,他们担心残军被泰国收买,会影响国军声誉,被外界骂台湾无情无义,于是急忙派出中央情报局局长叶翔赴金三角,会见段希文、李文焕。叶翔对段希文说马上恢复补给,望不要接受泰国的补给,有什么困难台湾都会解决的。段希文直言相告:“一切都晚了,我们苦了几十年谁管过我们?你拿什么东西来证明台湾管过我们的死活?换句话说,我们反攻大陆二十多年,死了不少人?你们给了我们什么抚恤金,一分钱也没有,军饷也扣发了!你走,我们不想见到台湾来的人!”

  1980年6月18日,残军的灵魂段希文因心脏病突发身亡,时年69岁。段希文一死,由五军参谋长雷雨田出任总指挥官,李文焕仍为副指挥官。

  雷雨田,云南建水纳溪村人,在滇军中历任排长、连长等职,是段希文的老部下,他有指挥能力,与战士能同甘共苦。

  雷雨田刚担任总指挥官就接到泰国军方的紧急命令:要他派兵攻打考牙山反政府游击队。这是泰国境内最后一支反政府武装,也是泰国的心头之患。考牙山是泰国境内的大山脉,面积广阔,横亘在曼谷到清迈的火车铁路之间。考牙山有800多人的反政府武装游击队,他们修筑了坚固的配套工事,大有将泰国拦腰斩断之势,泰国军队先后数次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出动20000多人的兵力围剿,均告失败。这次泰国政府许诺,只要残军攻下考牙山,残军包括他们的几万后代将全部成为泰国的合法公民,可以自由进入清迈、曼谷等地。雷雨田为了后代接受了攻打考牙山的任务。

  泰国国防军派出二个团配合6000名残军围剿。此时的残军已经青黄不接,1950年进入金三角的残军,如今都已50多岁了,第二代残军虽然只有二三十岁,但他们缺少实战经验。最后,从第一代、第二代残军中挑选出500名精兵强将,组织突击队,并决定由3军师长陈茂修担任指挥官,5军的师长杨维纲担任前敌指挥官。

  总攻时间定于1981年2月16日,泰国军方命令残军出动6000人担任预备队,由泰国国防军的两个团担任主攻。实际上泰国军方是想抢头功,他们对残军只派500人参加,极为不满。这500人中年纪大的50多岁,小的十七八岁,而且穿的军装破烂不堪,泰方打心眼里看不起,今非昔比,因为残军再也不是10年前打叭当的那些人了。担任前敌指挥官的杨维纲师长只对泰国指挥部的军长差松说:“我只有一个要求,既然我方担任预备队,你就不要管我军在什么地方集结,你们需要我军时,只要下命令,我军就会及时到达指定位置。”军长差松笑了笑不以为然:“在一般情况下,我只会命令你部给我们的运送弹药和抬伤员。”

  同泰军交涉过后,师长杨维纲知道,在关键时刻,泰国军方一定会请他们出征的,于是陈茂修、杨维纲两个师长,在泰国两个团发起攻击后,经过周密侦察,率领500名突击队员迂回,在万山丛中日夜急行军,十天后终于悄悄潜入考牙山的后面。

  泰国的两个团,在巨炮和10架轰炸机的掩护下不停地轰炸扫射,部队节节挺进,六天后打到距考牙山峰10公里的地方。眼看胜利在望了,却突然被反政府游击队隐藏在山洞中的机枪,五七无后座力炮,六○迫击炮交织成的火力网阻住,当场牺牲86人。指挥部命令飞机轰炸山峰,结果炸弹大都丢在了沟里,没有发挥作用。又坚持攻打了二天,泰国军队还是没有前进一步,反而又有牺牲。眼看由泰国主攻团拿下考牙山的计划已落空,差松军长只好发出命令:陈茂修,我命令你部向考牙山主峰攻击前进!

  陈茂修、杨维纲接到命令,由杨维纲领先从考牙山后面,兵分两路,发起攻击。此时差松军长用步话机询问陈茂修怎么没见他们的部队从侧面攻击前进。陈茂修答复,我们已经到达考牙山主峰,正与游击队展开激战。差松军长并没有完全相信,气愤地说:“如果慌报军情,我将按军法处置你!”

  反政府游击队进行了顽强抵抗,他们寸土必守,经过三天浴血奋战,残军突击队已战死100多人,才前进到营寨。杨维纲打红了眼,他手提卡宾枪,打着赤膊,一直冲在最危险地方。见师长冲在最前面,残军战士大受鼓舞,越打越猛,3月8日晚上终于攻下了反政府游击队指挥部的考牙山,残军共打死游击队350人,俘虏206人。残军共战死260人。

  收复考牙山,让泰国最高统帅部深受感动,当残军乘运输机返回清迈时,清迈省府特别为残军举行一个盛大欢迎会。

  随即“泰北山区民众自卫队”逐步被解散,武器被上交,残军全部成为泰国的合法公民。自1992年,这支无国籍流浪金三角的中国人包括他们的后代共60000余人,全部成为了泰国的公民,如今他们生活在泰国的美斯乐以及老挝、缅甸的边境线上,开荒种地,种茶叶,种水果,有的开展旅游业,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