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揭秘:张国焘林彪叛逃时连贴身警卫员都要瞒着

2019-06-06 20:30:5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国外研究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出现过高层领导人脱离、叛变这个组织的事情,但从未出现过成建制的“叛军”。他们得出结论:解放军不会哗变!

有一首红歌的歌名道出了这个规律背后的奥秘:人民军队忠于党。

我党我军的关系,历来是“党指挥枪”。

而国民党却正好相反,其奉行的是“枪指挥党”。想当年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地位并不高,但他挥舞着枪杆子七搞八搞,很快就成了凌驾于国民党之上的新军阀,党政军权力集于他一人之身,严重地破坏了国民党的生态,使这个党一直处于软弱无力之状态。

纵观我军90多年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

早在建军之处,我党就很好地解决了党与军队的关系这个问题。

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改编,毛主席就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为实现党对军队的领导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

张国焘叛逃时连贴身警卫员张海都没能带走,折射出了一个规律

1929年12月,毛主席主持制定古田会议决议,理论上阐明党对军队领导的原则,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确立了党领导军队的一些基本制度和措施,政治委员制度成为一个崭新创造。

1932年9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关于红军中党的工作训令》第一次明确提出:保障党在红军中的绝对领导。

红军最艰难的时期,面对国民党军的多次围剿,湘鄂赣根据地主要领导人和创建人孔荷宠、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闽赣军区司令员宋清泉、湘赣省委书记兼湘赣军区政委陈洪时、闽浙赣省委书记兼闽浙赣军区司令员曾洪易、闽赣军区政治部主任彭佑、新红十军副军长倪宝树等红军高级将领先后叛变。

但是,他们只能是个人投敌,根本带不走队伍。其中职务最高的是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他在回忆录《我与红军》一书中曾说,自己是乘着黑夜独自叛逃的。

职务比这些人更大的人,叛逃时也休想带走人,比如张国焘。

张国焘叛逃时连贴身警卫员张海都没能带走,折射出了一个规律

张国焘(最右边)与张闻天、康生、周恩来、凯丰、王明、毛泽东合影

1938年4月,张国焘趁清明节祭拜黄帝陵时叛逃。这位曾统帅过八万红军的我党高级领导人,叛逃时连贴身警卫员都没能带走。他的贴身警卫员张海对周恩来说:“我是个共产党员,难道他不革命我也不革命吗?”

这些,折射出的都是本文开头时所说的规律。军队是党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不是哪个人的私属。

1938年11月6日,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主席总结历史教训,明确提出:共产党不争个人兵权,不要学张国焘,但要争党的兵权,争人民的兵权。他形象地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表述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

张国焘叛逃时连贴身警卫员张海都没能带走,折射出了一个规律

1971年9月13日,历史出现惊人相似的一幕:林彪逃往异国时与张国焘一样,也是没能带走自己的警卫员。

历史无数次证明,党指挥枪这个建军之本、立军之魂,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刘继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