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一个人的警务室 28年不打烊

2019-06-13 19:58:2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核心阅读

江苏省宝应县氾光湖辖区方圆63平方公里,分布7个行政村、1.4万人口。这里四面环水,过去一直靠摆渡连接外界,人称“孤岛”。

28年来,李树干在这里守着平凡的岗位,也守着辖区群众的平安。他走遍了氾光湖的每个角落,进过每一户家门,上过每一条渔船。

一个人的警务室,从不打烊。

6月8日中午,徐长青骑电动车与村民史友红不小心撞到了一起,为了赔偿问题,两人互不相让。遇到这种家长里短的事,村民们习惯找民警李树干来主持公道。一见李树干,徐长青态度马上缓和了下来:“李警官,你来做个调解,我听你的。”史友红附和着说,“我也听李警官的。”

一场纠纷化解了。在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镇氾光湖,群众间有小矛盾小纠纷,只要李树干一出现,基本都能平息。

氾光湖原是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的一个乡,1999年并入氾水镇。李树干是宝应县公安局汜水派出所氾光湖警务区唯一的民警。近年来,氾光湖警务区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恶性案件,辖区刑事发案率在扬州全市最低。

村民叫他“大老李”

只要群众有需求,李树干总是第一时间赶到

今年59岁的李树干是土生土长的氾光湖人,1978年参军入伍,1984年退伍回村担任治保主任,1991年通过考试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到原氾光湖乡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因为热心助人,有长者风范,他被当地群众尊称为大老李。

氾光湖原来是一个乡,辖区方圆63平方公里,分布7个行政村、1.4万人口。这里四面环水,过去一直靠摆渡连接外界,人称“孤岛”。1999年,因为行政区划调整,氾光湖乡被撤并,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听说大老李要随派出所撤离的消息后,氾光湖的老百姓找到了派出所所长,联名写信给县公安局,请求留住大老李。乡亲们的真挚挽留让李树干深深感动,经过一番思量,他决定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继续坚守下去。

作为留下的唯一公职人员,李树干主动承担起更多的工作。氾光湖警区有一群靠捕鱼为生的村民,没有田地和住宅,一家老小都生活在船上,夏天风雨来时经常遇险。2009年,高邮湖上游泄洪,水位暴涨,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让3名渔民遇难。

李树干暗下决心:帮村民建一所配套设施齐全的避风港。于是,他找镇里帮忙、四处筹集资金、联系供电水务部门……2010年春天,避风港顺利竣工,渔民们过上了避风有港、上岸有路、船上有电的生活,再也不怕遇险了。

一个人的警务室从不打烊,只要群众有需求,李树干总是第一时间赶到,他也被称为能管百事的“多管局长”。仅在最近3年里,李树干就帮群众代办事项超过900件,上门送证6000多份。

“李树干二十八年如一日地工作在最基层岗位,为当地群众服务,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公安干警学习。”宝应县副县长、公安局长杨林说。

一方平安守护人

平均每天奔走40多公里,骑坏了2辆摩托车、5辆自行车

作为孤岛上唯一的民警,李树干深知平安是公安工作的基石,他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在氾光湖发生的刑案,无论大小都要尽全力拿下。

2012年的一天深夜,瓦甸村一处泵站突然起火烧毁。由于救火时现场遭到破坏,警方反复调查也没能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几天后侦查人员撤离了现场。可李树干没有放弃,凭借着地熟人熟情况熟的优势,李树干对案件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初步认定这是由于干群矛盾引发的一起刑事案件。经过多方缜密侦查,这起纵火案件背后的情况终于水落石出。

虽然只有一个警察,但氾光湖是扬州市最平安的地方之一。“平安工作在于做好防范。”对于防范工作,李树干有自己的心得:“春抓翻墙的,夏防偷粮的,秋看爬池塘的,冬护鸡儿羊的” 。春天,他把巡逻力量分布在民宅周围,严防“白日闯”作案;夏天,他多在道路巷口巡逻,严防偷窃粮食;秋天,他把巡防重点布置在鱼塘蟹池,让那些盘算着偷盗水产品的人无从下手;冬天,他重点关注鸡圈鸭舍,确保群众辛苦养了一年的禽畜不被偷走。

针对警区相对封闭的特点,李树干把村头、市场、商店、工厂等人群聚集地,以及通向外面路口的住户发展为警民联系点、治安信息点。他每天都要去这些点开展入户调查,坐下拉家常,见人多问问,不放弃任何一个疑点。他还在社区先后成立了治保协会、调解协会、“夕阳红”义务巡逻队等,动员和组织群众开展治安巡逻防范。

这些年来,李树干走遍了社区的每个角落,进过每一户家门,上过每一条渔船,平均每天要奔走40多公里,先后骑坏了2辆摩托车、5辆自行车,光记载社情民意的笔记就用了足足80多本。每个村、组有多少人口,有多少房子,他都记在心里;在家种田的,外出打工的,包塘养鱼的,卖鱼贩蟹的,每类人群,他都有一本账。

矛盾纠纷调解员

守得住平安,解得了矛盾,一心一意为民服务

民警李树干还特别会调解矛盾纠纷,只要他一到场,不管多大的事,都能被他化解。

去年5月,牌坊村两位村民为了农田界址互不相让,找到李树干。李树干二话不说,放下手里的活,跑到村里,找来农田原始记录,用尺子重新一点点丈量,自己动手打下界桩,很快就平息了一场风波。

“化解矛盾的方法千百种,但道理只有一个,把良心摆正,把一碗水端平。”李树干说。

2006年7月,江淮地区连降特大暴雨,氾光湖灾情严重,农田大都没入水中,排涝片刻不能耽搁。牌坊村两个组因争抢排涝先后次序发生矛盾,上百名村民手持铁锹、锄头对峙,随时可能发生械斗。

李树干得知后,迅速赶到现场。仔细查看后,李树干在雨中喊道,“五组地势低洼,先排水,六组后排水。”在场村民无话可说,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李树干自家的口粮田就在六组。

守得住平安,解得了矛盾,乐于服务群众,李树干逐渐在氾光湖树起威信,这让他处理辖区矛盾纠纷时更加得心应手。

这就是李树干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都是家长里短的乡村小事。因为坚守初心,李树干才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12日 11 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