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1+4”年中会议透视我国政法领域改革新动向

2019-07-25 16:53:4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成都7月21日电 题:中流击水 奋楫前行——从中央政法“1+4”年中会议透视我国政法领域改革新动向

  新华社记者陈菲、熊丰、孙少龙

  2019年夏季,成都。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在此召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相继召开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政法领域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中流击水,奋楫前行。确保2023年前完成全部改革任务,增强改革的穿透性和权威性,确保改革精准落地……政法领域改革进入系统性、整体性变革的新阶段,此次中央政法“1+4”年中会议提出的一系列新举措新部署新要求,吹响了在新起点上推动政法领域改革再上新台阶的号角。

  改革由点向面拓展由易向难挺进

  一年前的7月,中国改革开放前沿——深圳,迎来了党的十九大后首次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深圳会议”上,38项重点改革任务在全国政法系统全面部署。

  一年时间,政法机构改革、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和政法各单位改革统筹推进,这些改革任务中,8项已经完成,28项得到推进,2项正在深入研究。

  司法体制改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领域一场触及灵魂的革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政法机关经过数年努力,从司法体制改革到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从法院、检察院集中改革向党委政法委、公安、国家安全、司法行政等部门全方位改革拓展。改革涉及范围之广、触及利益之深、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难题。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法庭、金融法院、互联网法院相继设立,最高检内设机构改革新设立十大检察厅,跨军地改革有序高效完成。

  ——诉讼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执行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如期实现。

  ——政法智能化建设加速推进,全国55%以上的法院实现网上直接立案,公安大数据战略、智慧检务建设深入实施。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政法领域改革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央政法委负责人深刻地指出,无论从国际格局、国内发展还是从人民需要看,我国的政法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破难题、解新题、开新局。

  由点向面拓展,由易向难挺进,由分向合转变。新时代的政法领域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调整和制度体系变革,复杂性、敏感性更加突出。

  如何确保改革行稳致远、精准落地?“成都会议”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画出了清晰的路线图:

  深化党委政法委改革、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等要确保今年年底前完成;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等要力争今年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立刑事侦查责任制、深化律师制度改革等要尽早谋划,确保2023年前完成……

  推动改革落细落小落地。会议提出的具体而明确的要求较之以往会议之多,给所有参会人员留下深刻印象。

  “改革越往前推进,落实的难度系数就越大。”中央政法委负责人表示,要围绕改革目标当好施工队长,以精细施工铸就精品工程,以精细过程管理确保实现预期结果。同时,对一些社会关注度高、敏感性强的重大改革,要充分论证,必要时可先行试点;要加大督察力度,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确保改革方向不偏离、任务不落空。

  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智能云柜”“智能导诉员”“诉讼服务智能窗口”……走进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的诉讼服务大厅,一台台“新奇”的设备映入眼帘。每台设备前的志愿者,正在为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群众悉心答疑解惑。

  几年前,人们还无法想象,有一天可以足不出户,在电脑上、手机上直接办理立案。

  如今,政法领域智能化建设加速推进,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全国55%以上的法院实现网上直接立案、47%以上的法院实现网上预约立案、51%以上的法院实现电子送达。

  办案机制现代化、工作体制现代化、服务理念现代化……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提高现代化水平正成为政法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政法公共服务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服务体系将向着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完善——

  法院:全面建设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

  检察院:整合检察互联网平台,构建融检察服务、检察宣传、监督评议于一体的检察服务公共平台。

  公安: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深化“互联网+公安行政管理服务”,加快建成统一的公安政务服务平台。

  司法:尽快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一体化,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移动服务、随身服务、个性服务方向发展。

  完善的政法机构职能体系是提高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的有力保障。

  当前,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政法机关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持续优化。法院、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加快推进,公安部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行业公安机关实现重大体制性变革,司法行政机关重新组建工作全部完成。

  未来,我们还可以看到,四级法院职能定位和审级设置将进一步优化,检察机关专业化刑事办案机构和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构将健全完善,大部门、大警种制将在市县公安机关积极推进,新型社区警务机制将建立健全,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将加快……

  “各地要把中央精神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从基层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上找突破口,多推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饱含群众智慧的改革新举措。”中央政法委负责人说。

  质量、效率、公信力步步推进

  今年7月起,最高检决定在全国检察机关全面推进监狱巡回检察工作,对监狱实行巡回和派驻两种检察方式。

  与以往仅实行派驻检察相比,“巡回+派驻”监督效果进一步凸显。截至今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对452个监狱开展1262次巡回检察,共发现问题7238个,发出书面纠正违法和检察建议2808件,得到纠正2008件。

  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一路走来,司法权运行机制更加健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稳步提升。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平正义的更高需求,全面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将在提高执法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上步步推进。

  ——着力破解权责平衡难题,全面强化执法司法责任。

  司法责任制改革后,司法权运行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法官检察官办案自主权增大,建立权责一致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成为改革落地见效的关键。

  从完善权力清单制度,到完善领导干部办案机制;从完善领导干部监督管理职责,到完善统一法律适用机制,中央政法委提出,要让司法人员集中精力尽好责、办好案,不断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公信力。

  ——着力破解监督制约难题,全面增强执法司法公信。

  只有依靠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制约,才能防止权力滥用。

  强化政法系统执法监督,中央政法委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市县公安机关建设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立程序严格、保障有力、处罚慎重的法官检察官惩戒制度,构建开放动态透明的阳光执法司法机制,主动将执法司法全过程、全要素依法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司法腐败无处藏身。

  ——聚焦提升执法司法效能,实现公正效率统一。

  中央政法委提出,要把提升程序效能作为突破口,积极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体现司法规律、引领时代潮流的中国特色案件处理新模式。

  深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民事案件繁简分流改革、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执行体制机制改革……

  这一切均指向一个坚定的目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

  展望新未来,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必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更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