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纠“四风”疑难问题面对面 这些礼品礼金怎么办

2019-07-25 16:55:5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难题之一 管理服务对象拎来了家乡特产怎么办?

  赵某是某单位公职人员,一天,他的一位管理服务对象来找他,顺手还拎来了两箱家乡的特产……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斌雄: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公职人员切莫因小礼而失小节。特别是对于管理服务对象的礼品,无论大小都应明确表态不能收受,并解释相关纪律规定,进行廉洁教育,不能因为抹不开面子等想法而收下,最终酿成错误。

  河南省郑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家乡特产也是礼品,虽然有些看起来价值不大,但是不管数额大小,均违反了廉洁纪律,必然会影响到公务的公正执行,损害党员干部队伍的廉洁形象。“小节不守,终累大德”,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注重小事小节,严守公私界限,管住“小”、禁住“微”,不该收的坚决不能收。

  难题之二 接待上级考察有人提议公款准备“土特产”怎么办?

  某街道将于下周接受上级单位的实地考察,办公室工作人员周某提出,本地盛产茶叶,可以用公款购买一些作为“土特产”送给前来考察的领导,顺便也请领导们帮着宣传,也算为本地茶叶拓展市场……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副会长邓联繁:这种看似是对当地“土特产”的宣传,实际上却是披着“无偿推介”外衣搞公款送礼,触犯了纪律红线。我们不能有诸如“人情关系就是生产力”的错误认识,并将公款送礼作为一种“工作方式”。下级接待上级考察,应该多琢磨事,少琢磨人,用工作实绩说话,而不是在搞关系上动歪脑筋。

  四川省成都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作为上级机关,无论下级单位购买“土特产”的经费姓“公”还是姓“私”,只要收受都是违规行为。公款购买“土特产”并用于接待赠送是典型“四风”问题,不仅挥霍了财政资金,也败坏了党风政风。同时,作为公职人员,也不能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等财物。

  链接: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八条: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和有价证券、股权、其他金融产品等财物,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收受其他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财物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第一百零三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参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请、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或者用公款购买赠送、发放礼品等,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

  难题之三 工作微信群里有人发红包让大家抢怎么办?

  某单位为方便工作建立了一个微信工作群,有人在群里发了一个红包,让大家来抢红包玩……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廉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金程:当前,微信收发红包已成为大众娱乐、增进友谊和加深情感的一个重要社交手段。但微信工作群的建立是为方便工作,建议不要在工作群进行这种娱乐化的活动,特别是有管理服务对象加入的微信群,建议更不要随意收发红包。

  辽宁省沈阳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作为党员干部,心中要有纪律“红线”,红包不是想发就发、想抢就抢的,无论红包以怎样的包装方式呈现,都是需要高度警惕的“福利”。近年来,不少省份对于党员干部使用微信红包作出规定,归纳起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员干部不得违规收发微信红包;二是不准接受带有工作贿赂性质的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等各种电子红包,无论数额大小;三是严禁以微信红包的形式进行赌博、变相收受贿赂;四是严禁党员干部利用微信接受或赠送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微信红包或电子礼券。(记者 余哲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