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聚焦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

2019-07-28 18:25:5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今明两年,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如何破难题、解新题、开新局?近日,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相继召开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政法领域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推动政法领域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随着改革由点向面拓展、由易向难挺进、由分向合转变,政法领域改革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提高公平正义获得感。

  加快优化政法公共服务

  据统计,2018年以来,政法机构改革、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和政法各单位改革统筹推进,重点改革任务中8项已经完成,28项正在推进,2项正在深入研究。政法领域改革进入到系统性、整体性变革的新阶段。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性更加凸显,政法机关防风险、保稳定、促发展任务更加艰巨,迫切要求通过改革解决突出矛盾问题、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高服务和保障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能力水平。

  政法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直接相关。2019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并要求构建普惠均等、便民利民的政法公共服务体系。

  7月19日召开的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提出,加快推动政法公共服务从有到优、从优到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政法公共产品。具体包括:着力推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跨域立案改革,全面推行网上立案,推动诉讼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整合检察互联网平台,构建融检察服务、检察宣传、监督评议于一体的检察服务公共平台;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签证管理协调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深化“互联网+公安行政管理服务”,加快建成统一的公安政务服务平台。

  同时,会议要求尽快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一体化,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移动服务、随身服务、个性服务方向发展;创新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体制机制,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人民调解等资源;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权益。

  据了解,司法部将全面加强司法所建设,着力打造服务基层群众法治窗口。目前全国共有司法所40513个,基本实现了乡镇街道全覆盖,在基层法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程提速防止司法腐败

  司法腐败问题,引人关注。司法责任制改革后,司法权运行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法官检察官办案自主权增大,建立权责一致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成为改革落地见效的关键。

  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提出,着力破解权责平衡难题,全面强化执法司法责任;规范起诉裁量权、量刑建议权,提高建议的精准性和裁判的科学性,在全程提速的同时,防止“幕后交易”等司法腐败问题。

  在完善权力清单制度方面,会议明确研究制定法官检察官权力清单和履职指引,加强新型办案团队建设,细化法官检察官、助理、书记员职责清单。同时,严格落实独任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坚持突出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与检察长领导检察工作相统一,真正做到“谁办案、谁负责”。

  为确保司法标准统一、法律适用统一,会议提出完善统一法律适用机制,健全类案和关联案强制检索制度,完善专业法官会议和检察官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审委会、检委会讨论决定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工作机制,规范和创新案例指导制度。同时,完善检察机关退回补充侦查工作机制,给公安机关开列补充侦查提纲,必须明确案件的侦查方向、证据要求、取证意图,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退回补充侦查。同时,建立公安机关办理重大、疑难案件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建议制度,全面推行刑事案件法制部门统一审核、统一出口工作机制。

  会议还提出,尽快修订《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改变“重刑轻民”的法律监督格局。推动加强对民事案件审判的检察监督制度机制建设,对重大案件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拓宽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构建开放动态透明的阳光执法司法机制。法院检察院系统内部对律师代理情况进行公开,对司法人员办理案件长期由同一名律师或者同一个律师事务所代理的建立动态监测分析机制,对涉嫌利益输送等问题的依法严肃查处,严防司法人员与律师互相“勾兑”,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司法腐败无处藏身。

  截至目前,全国法院普遍建立“谁审理、谁裁判、谁负责”的办案机制,取消行政化的案件审批制,确立合议庭、法官办案主体地位,灵活组建各类审判团队。据了解,为完善惩戒工作制度建设,最高法正在研究制定法官惩戒办法,设立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惩戒委员会。同时,完善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对贪污受贿、失职渎职、以案谋私和充当诉讼掮客的,一律严肃查处,坚决清除害群之马,确保公正廉洁司法。

  最高检要求,正确把握检察监督与检察办案的关系。“办案中监督、监督中办案”,重在监督要精准、办案要优质,把监督做实、把案件办好。充分发挥“捕诉一体”优势,优质高效办理捕诉案件。各地要加强督导,年内“捕诉一体”要全面落实、上下贯通。

  推动实现良法善治

  目前,各地已全部设立依法治省(区、市)委员会和办公室。司法部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部署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年度工作安排,创造性推进各项部署落地落实。健全完善请示报告、协调督办、专家咨询、重要决定和方案备案等制度,确保办公室工作有序开展、高效运行。

  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发展环境越复杂越要强调法治。为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司法部推动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制定行政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过程中充分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的通知》,联合全国工商联推进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截至2019年6月,现行有效的法律272部、行政法规617部,报送备案的地方性法规、规章5万多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一年来,司法部推动全国65万个村(居)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着力打造法治社会根基。同时,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工作,上半年共审结国务院行政复议裁决案件669件,同比增长84%,作出裁决决定391件。共审结部机关行政复议案件123件,同比增长28.12%,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随着《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纲要(2018—2022年)》各项改革举措落地推进,司法行政领域改革全面提速。司法部明确,要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围绕“中国仲裁2022”方案,开展行业发展秩序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开展仲裁机构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综合改革试点,推动仲裁工作再上新台阶;健全行政裁决制度,加强行政裁决工作,完善行政裁决事项清单,抓好行政裁决试点和示范创建工作,大力推行行政裁决制度,拓展法治为民的新路径。

  据了解,最高法将重点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能力水平,全面建设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

  “检察官既是犯罪的追诉者,也是无辜的保护者,更要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法治进步的引领者。”今年以来,检察机关严格落实新修订的检察官法,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履行检察职责,把准确认定正当防卫落实到具体办案中,福建赵宇见义勇为案、河北涞源反杀案等一系列案件的成功办理,昭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最高检已经发布5批改版后的指导性案例,修订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加大指导性案例编发力度,旨在通过典型案例规范、指导各级检察机关办案,同时以案释法,促进法治社会建设。(记者 李万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