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获重大阶段性成果

2019-10-15 07:25:4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网西安10月13日电(记者 卢俊宇)11日至12日,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在陕西西安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两年来,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截至9月25日,全国打掉涉黑组织2367个,打掉涉恶犯罪团伙29571个;34792名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人员投案自首。

破解多个“顽疾”——专项斗争带来的“红利”进一步释放

近两年来,从全国到地方,对专项斗争重视程度之高、推进力度之大、触及链条之深、取得效果之好,是前所未有的,破解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难题,促进了社会生态和政治、经济生态的改善。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刑事案件同比下降6%,八类严重暴力案件下降11.1%,涉枪案件下降44%,社会大局稳定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一批称霸一方的黑恶势力被打击处理,一些沉冤多年积案得到侦破,人民群众进一步感受到专项斗争带来的“红利”。

此外,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夯实。截至9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移送司法机关5500人,有效净化了政治生态。全国组织部门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7.38万个,清理黑恶势力干扰、渗透的村组织1700余个,基层政权进一步巩固。

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也明显优化。通过打击一批破坏市场秩序的黑恶势力,整治一批行业领域社会乱象,完善一批行业监管制度,进一步净化了营商环境,保障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斗争中积极探索——成功积累多个宝贵“经验包”

各地各有关部门在专项斗争中积极探索,探索积累了一大批实用有效的经验:

——高位推动,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江苏、安徽、湖北、云南、贵州等地省委书记开展专题调研、推动突破重点案件,以上率下推动“五级书记”一起抓,层层压实责任。

——创新打法,打击质效明显提升。浙江、吉林、黑龙江、重庆等地采取提级办理、交叉办理等方式,推动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要案件取得突破。

——依法办案,执法司法协同有力。福建、江西等地通过涉黑涉恶案件相对集中管辖、组建专业团队、做实提前介入等举措,提高了办案质量和效率。

——除恶务尽,“打伞”“打财”同步推进。河南、陕西、湖南、广西、宁夏等地综合运用日常监督、巡视巡察、联点包案和涉黑案件逐案过筛等方式,对“关系网”“保护伞”一查到底。山东、广东等地加强政法机关与金融、税务部门联动协作,确保及时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产。

——综合治理,行业监管力度加大。北京、天津、海南、青海、西藏等地对旅游、采砂、民间借贷、建筑工程等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山西、上海、四川等地政法机关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监管,防止黑恶势力边打击、边滋生。

——夯实基础,基层组织不断筑牢。河北、内蒙古等地对村“两委”候选人逐一“过筛子”,坚决把前科劣迹人员和涉黑涉恶问题人员挡在门外。辽宁、甘肃、新疆及兵团等地通过干部包村等方式,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问题导向,督导检查深入扎实。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三轮督导,对各省区市和兵团实现了全覆盖,收到群众举报线索47.2万件,直接督办重点线索19788件,推动打掉涉黑组织139个,涉恶犯罪团伙1521个。全国扫黑办对云南孙小果案等47起大要案件挂牌督办,取得了良好效果。

——依靠群众,社会氛围更加浓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曝光了6起充当“保护伞”的典型案例,产生了强大震慑作用。各地各有关部门推广应用升级后的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畅通群众举报渠道,落实举报人奖励和保护措施。截至9月底,全国扫黑办接到群众举报66万余件,省、市两级扫黑办接到群众举报106万余件,调动了群众参与积极性。

下一步主攻方向——咬定深挖整治目标不动摇

会议指出,面对专项斗争进入深水区,要咬定深挖整治目标不动摇,持续发力、攻坚克难,推动专项斗争横向拓展、纵向深入,不断取得新突破:

在破案攻坚上,要深入把握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新动向,紧盯涉黑涉恶重大案件不放,有计划有步骤地掀起一波又一波攻势。对举报指向明确的重点案件线索,要组织精干力量,加大侦查力度。

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没有进展的案件,要推广有的地方涉黑案件由省级公安机关侦办、涉恶案件由地市级公安机关侦办的经验做法,依法采取挂牌督办、提级办理、异地用警、异地羁押等措施,再突破一批难啃之案。对涉黑涉恶案件在逃人员,要组织开展追逃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尽快把逍遥法外的犯罪分子抓捕归案。

在“打伞破网”上,要把打击“保护伞”作为下一步主攻方向,做到对“关系网”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要完善公安、纪检监察“双专班”侦办模式,落实提前介入、同步立案、联合办案、信息反馈等措施,提高办案质效。

对已侦破的涉黑案件,按照存量清零要求逐案筛查,对没有打出“伞”或打“伞”不彻底的,借鉴推广一些地方会商协办、联点包案、内部清理、责任倒查等经验,确保一网打尽。对涉黑涉恶组织盘踞时间长、群众反映强烈但揭不开盖子的,上级党委和政府要重点关注,上级扫黑办要进行约谈,上级纪委监委要亲自过问,必要时全国扫黑办要挂牌督办,派出联合工作组,推动一查到底。

在“打财断血”上,要按照《关于办理黑恶势力刑事案件中财产处置若干意见》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执法思想,严格审计评估,准确把握“黑财”认定范围及证据标准,破解“黑财”认定难题。要推广公安部“打财断血”查控一体运行的模式,推动在省、市两级公安机关建立由人民银行、证监、税务部门参与的查控平台,依法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产,破解“黑财”查控难题。要将抓捕犯罪嫌疑人与查扣涉案资产同步进行,破解“黑财”收缴难题。要依法运用追缴、没收、判处财产刑以及行政罚款等手段,做到量刑判罚到位,破解“黑财”判处难题。要依法规范涉案财产处置,既彻查“黑财”,又保护合法财产、合法经营。

在行业治理上,从已侦破案件梳理和调研督导情况看,交通运输、矿产资源、建筑工程、服务娱乐等传统行业,金融、网络、共享经济等新兴行业领域,是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重点行业和领域。全国扫黑办要推动重点行业主管部门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切实加大对行业领域内黑恶线索排查、乱象整治等工作力度。

着力抓好督导“回头看”。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从10月下旬起,组织中央第二、三轮督导组部分同志对被督导的21个省区市和兵团开展“回头看”,时间延长到10天左右。要对照督导整改问题清单和问责建议清单,紧盯督导组交办的重点问题解决、重点领域整治和重点案件办理,促进整改成效最大化。

下一步,要针对专项斗争的“堵点”、“痛点”,创新督导方式,实现精准督导。一方面,要创新大要案督办方式。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而办案进展不大的案件,要派出大要案督办组,推动尽快取得突破。要用好全国扫黑办特派督导专员队伍,开展机动式、点穴式督导检查,推动久拖不决的重点案件、难点问题尽快解决。另一方面,要创新后进地区督导方式。全国扫黑办负责人要按职责分工及落后地区需要整治的问题,分别联系2至3个后进地市,指导推动限期整改。

会议最后强调,明年是三年为期目标的实现之年。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提前统筹谋划,推动专项斗争向既定目标迈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