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老中医刘翔告诉你
沈阳泽润肥业有限公司
吉美家,装饰你美丽的家
中秋送礼就送酒搭档
北京丰亮君发建筑工程
天堂寨深秋
豪澤格芮酒店礼遇非凡旅途的等待
体验盛唐文化和历史
在鼓浪屿文艺地慢生活
冬季国内最佳温泉去处
难以抗拒的秋色诱惑
甘肃 为什么是你
紫金绿茶红茶获殊荣
潍坊滨海建设生态绿色
花海是最深沉的幻觉
世界上最美的工作
宁夏观光夜市正式开业
山东荣成:天鹅舞朝晖
当前位置:
首页
>
阅社会
>
突发事件
北京司法程序质量指数两年全球最佳
2019-11-04 06:37:56
信息来源:
发布者:艾森新闻网
点击量:
2020年世行《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在“执行合同”指标得分80.9分,增加1.93分,排名提升一位,列全球第五,为10个指标中排名最靠前、且唯一连续5年保持世界前10名的指标。北京二级指标“司法程序质量指数”连续两年排名全球第一。
北京“司法程序质量指数”连续两年全球最佳
“执行合同”指标是对司法制度运行和诉讼程序质效的评价,也被称为法院竞争力指标,侧面反映了投资者在经济体中的“司法体验”。执行合同指标下设时间指标、成本指标、司法程序质量指数三个二级指标。根据世行方法论,时间和成本数据是通过追踪假设的一个买卖合同纠纷在当地法院解决过程而建立起来,根据调查问卷填报者提供的实际情况来记录,即更注重参与者的主观感受;司法程序质量指数衡量的是每个经济体是否在其司法体系的以下四个领域中采取了一系列的良好实践:法院结构和诉讼程序、案件管理、法院自动化和替代性纠纷解决,更侧重于法律制度规定和法院的工作机制建设的客观评价。
据介绍,世行对北京在“司法程序质量指数”该项二级指标上连续两年给出全球最高分,体现了对北京法院司法实践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在与世行的沟通中,北京法院多次展示了信息化建设在提升司法效率上的举措,特别向世行介绍了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创新实践。今年9月,世行向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出邀请函,邀请参加今年11月在世行总部召开的2019年法律、司法与发展(LJD)周活动。
全市法院前9月网上立案超13万件
北京高院去年9月印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为优化首都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5个方面,32项改革举措,以提高案件审判质效、优化诉讼服务和加强司法公开为重要抓手,以信息化建设为推动,对商事审判立、审、执全流程提速增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为民的温度。
为便利当事人行使诉权,提升立案工作质效,北京法院除传统的窗口立案外,构建了包括网上预约立案、微信预约立案、京津冀跨域立案、微信快速立案四项主要内容的“立体化线上立案系统”。2018年5月起,买卖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委托合同纠纷等商事案件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网上直接立案。2019年前9个月,北京全市法院网上立案131879件。2019年2月起,网上直接立案的案件,当事人在立案、审判、归档等阶段不需向法院提交纸质版起诉材料。
2018年9月9日成立的北京互联网法院,实现了审理的全部案件,起诉、立案、送达、庭审、调解、宣判、执行等全部诉讼环节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当事人仅需在互联网法院官方网站登录电子诉讼平台,便可在线完成全部诉讼流程,无需前往法院,也无需提交任何纸质材料。2019年1-9月,北京互联网法院立案35227件,结案25883件。
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 信息化提升审判效率
2018年以来,北京法院在民商事案件大力推行繁简分流、调裁一体、简案快审。在征求当事人意愿前提下,法院于立案前或立案后委派、委托给特邀调解员或特邀调解组织先行调解,给予当事人多种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权。2019年1-9月,全市基层法院多元调解导出案件量396957件,占同期民事收案量的84.4%;调解成功案件与速裁结案共241411件,占同期民事结案量的63.1%。今年1-9月,前端速裁法官人均结案702件,是后端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的3.4倍,用21.6%的民事员额法官化解了63.1%民商事纠纷。通过前端的“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机制,使后端审判业务部门能够加强对案件的审判管理,提高案件的整体审判效率。
为全面解决“送达难”,全市23家法院统一成立集约送达中心,一体推进集约送达中心实体化建设。全面上线运行“北京法院集约送达一体化平台”,送达工作在全国率先实现法院内网与互联网互通互联。依托“北京法院诉讼服务”微信公众号,借助人脸识别、数字认证等技术,方便当事人直接利用手机随时随地接收和查阅诉讼文书。
执行联动攻坚财产处置难题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司法局共同构建联动机制,形成“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合力,联动查询被执行人相关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出入境证件信息及出入境信息、车辆登记信息、旅店住宿信息等;联动查找、控制被执行人,对被执行人进行协助控制、下落反馈等;联动打击拒执犯罪,顺畅拒执公诉程序的衔接及自诉渠道,提升打击拒不执行行为的力度和效果。
2019年前9个月,全市法院新收执行案件22.3万件,执结17.7万件,执行到位金额999.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32%和28%。依法加大对拒执行为的制裁力度,2019年1-9月,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4.4万起,限制59万人次购买飞机票,限制2.3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罚款54人次(金额214万元),拘留883人次,限制出入境1982人次,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14万人次,限制2.6万人参加小客车指标摇号,因涉嫌拒执罪判刑12人,1.7万名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
商事案件信息公开方面,社会公众可以登录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的优化营商环境专栏,查询主要商事案件的相关情况,并查询到全市各个法院的全部商事案件的收结案情况和审理时长。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通过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查询单个案件审判流程信息。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