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广东律师全方位参与社会治理

2019-11-26 03:22:4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涉及法治民生问题,有律师参政议政建言献策鼓与呼;出现矛盾纠纷社会不稳定因素,有律师赶赴一线参与调解;困难群众遭遇涉法难题,有律师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在广东,律师参与社会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他们或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身份提出议案提案和建议,或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或提供法律援助,或参与信访化解,通过面对面、进村入户等形式提供“接地气”服务,全方位参与社会治理。

近年来,广东省司法厅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对律师队伍的建设和规范管理工作,引导广大律师围绕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党委政府排忧,诠释中国律师的责任和担当。

积极参政议政推动法治建设

在今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律师行业协会会长肖胜方律师领衔提出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建议,建议修订企业破产法并增设个人破产章节、建立个人破产制度,以防止因个人过度负债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该建议得到国家发改委回应:分步推进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

“我履职尤其关切法治与律师行业。”肖胜方说,律师作为法治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在直接服务个案的同时,还可以将司法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分析得出的可行性建议,通过议案、建议、提案等形式转化为党和政府的决策参考,并直接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过程。

引导和推荐律师参政议政,是广东省律协长期以来展现律师责任与担当的重要形式,在广东省司法厅指导下,律协成立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委员会,帮助他们更好履职,利用专业特长在参政议政中发挥独特作用,为法治民生问题鼓与呼。

早在2003年,广东律师陈舒就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而她此前已经担任市、区政协委员、党代表等职多年。截至2019年,广东共有各级律师人大代表232人、政协委员239人、党代表32人。他们平均每年提出议案提案和建议200多件,内容涉及法治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

“律师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能有效发挥律师专业优势和职业优势,服务广东经济发展、维护群众权益等,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司法厅厅长曾祥陆说。

常态进村入户夯实治理基础

“城里来的‘大状’(律师)就是我们‘自家人’。”广州市从化区的英婶说。她所称的“自家人”,就是响应号召来到村里服务的村(社区)律师。

就在不久前,从化鳌头镇的“自家人”又帮助村民解了一块“心病”。中塘村某经济社承包出去的一块土地挖成了鱼塘,这让村民们嘀咕:池塘挖得深又紧邻村道,池塘边上没有栏杆和警示牌,万一有人掉进去应该由谁担责?村法律顾问陆文鸿听说后,迅速赶到村里,厘清争议焦点进行释法答疑并提出方案,最后经济社和承包人、实际使用人三方达成协议,池塘的警示标和围栏很快建了起来。

广东司法行政系统认真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持续打造深度共融互通、充满生机活力的公共法律服务“生态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法治领域的获得感、满意度。

2013年,广东省司法厅提出建立和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2014年,广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在全国率先印发《关于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意见》,在全省全面推行律师参与基层治理,广大律师积极响应,踊跃奔赴基层村(社区)担任法律顾问。

2015年,广东近2.6万个村(社区)全部由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率先在全国实现全省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全覆盖。

……

如今,贴着标语开车进村服务,电话远程安抚初步调解,走村串户做工作……广东律师的足迹遍布城乡。

据统计,近5年来,广东律师共为村(社区)及群众服务近400万人次,其中为村(社区)和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近200万人次,审查合同、出具法律意见及代书近9万份,直接调处矛盾纠纷约8万余宗,参与处理群体性、敏感性案件2400多宗,举办法治讲座及培训约50万场次。

“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既提高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意识,提升了基层自治组织依法管理水平,又促进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近一步夯实了依法治国群众基础。”广东省司法厅党委书记陈旭东说,村居日常矛盾纠纷有村社区法律顾问“托底”,遇到一些重大纠纷矛盾,就更离不开广大律师冲锋一线参与调解。

广东先后组建了小微企业、工会服务、台资企业、侨资企业、农村维稳等专项律师服务团,积极为企业转型升级、解决劳资纠纷提供法律服务。在武广铁路、港珠澳大桥等重点工程建设中,更随处可见广东律师的身影。

大小矛盾纠纷都在律师手里化于无形,广东律师已经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中坚力量,助力构建多元化调解格局。

倾情援助维护困难群体权益

“朱律师,我又重新找到了一份工作,脚伤也好多了。好在有法律援助帮助,公司才肯赔钱给我,你们就是我们的‘保护伞’,真心感谢你们的帮助!”这是广东金轮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宏亮收到受援农民工杨师傅发来的一条短信。

原来,杨师傅因为工伤未得到妥善处理,与广州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发生纠纷,双方一直僵持不下。后在法援律师朱宏亮的全力帮助下,杨师傅最终与公司达成调解,这宗长久困扰他的纠纷圆满地画上句号。

为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代言是广东律师多年来的传统。2012年以来,广东司法行政系统积极发挥司法行政部门职能作用,不断提升法援服务民生能力,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援品牌建设,组织具有劳动仲裁、工伤保险赔偿经验的律师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工作,让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越来越坚实可靠的保障。

来穗务工的四川籍农民工吴某工伤索赔案,先后共7次指派法援律师介入案件代理,历时两年,历经两次劳动仲裁申请、两次一审诉讼、两次二审诉讼、两次工伤认定程序、两次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共11个执行程序,终于让吴某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关系得到法院终审确认,使吴某的工伤赔偿主张获得法院支持,全额领取到了工伤赔偿款4.7万多元。

据统计,2018年,广东有6万余名农民工接受法律援助,占全部受援人数的38%,在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18869件案件中,为农民工讨回欠薪约2.9亿元。

广东律师还心系远在千里之外的边陲群众,积极参加“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成为全国最多律师参加的省份。今年有16名广东律师通过司法部和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选拔,将分别前往6个省区提供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其中,已经连续参加“法援1+1”行动长达9年的郑穗军律师可谓志愿服务“老朋友”,广州律协也设立了“郑穗军公益奖”以资鼓励。“作为一名律师,将法治的温暖带给大家,是我的追求与梦想。”郑穗军说。

如今,广东律师已然成为基层社会依法治理的重要力量,成为社会矛盾解决的参与者、协调者、预防者,成为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言人,助力广东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记者 邓新建 邓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