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大陆赴台地震救援队员:并没有"热脸贴冷屁股"

2016-03-02 12:13:21 信息来源: 中国青年报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2016年2月6日,猴年春节前两天,杭州的廖伟夫妇本打算这一天去采办年货。廖伟一大早醒来,刚一打开微信,迅速涌来的一堆关于台湾地震的信息,让她心里咯噔一下:“6日凌晨3时57分许,台湾高雄发生里氏规模6.7级地震。台湾本岛多地震感明显,最大震度为6级。”

《中国青年报》报道,很快,作为队员的廖伟夫妇收到了在大陆鼎鼎有名的民间公益组织——浙江省公羊会公益救援促进会(简称公羊队)发来的集合信息——招募搜救队员尽快赴台救灾。

“原本打算在杭州过年,台湾南部朋友说他们那里余震不断,甚至有大楼塌了,我和丈夫商量了下决定报名参加救援队。”廖伟说。

在这次救援中,廖伟夫妇等5名公羊队队员被整编到台南搜救队,一起参与救援行动。他们成为大陆第一支参与台湾地震救援的民间救援队。在公羊队赴台救援过程中,有媒体炒作认为台湾条件好,质疑大陆的救援队为什么还要去凑热闹,派救援队过去就是“热脸贴冷屁股”;还有的媒体直接编造新闻,说台方对日本派去的救援队言听计从,却把中国大陆的救援队晾在一边。事实究竟如何?

第一批赴台的是台胞和台属

廖伟和丈夫廖信明匆匆收拾了几件换洗衣服,拎着行李箱赶到公羊队总部。 在公羊队不大的会议室里,七八名队员陆续赶来,有经验丰富的老队员,还有台湾籍在杭州经商的商人。幕布上打出了台湾最新灾情图,队员们根据最新情况,分析、研判灾情。

“我老公是台湾人,我是台属,去台湾手续比较简单,我俩打算立马赶赴台湾。”杭州女孩廖伟轻描淡写地告诉家人说去台湾赈灾,但是具体去干什么并没有说。

下午两点,会议室气氛凝重,赴台南先遣队召开行前会议。会议确定了初步救援目标:一是赶赴灾区,协助当地政府和救援队开展救援工作;二是了解灾区信息,协调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急救包、照明设备、安全帽……廖信明背着1.5米长的大包,廖伟背着行李,他们搭乘晚上航班,连夜赶赴台北。

“与我们合作的是春秋航空,机票和救灾设备托运都是免费的。”廖伟介绍,一旦有救灾需要,公羊队就能尽快搭乘航班前往。

夜里12点,飞机落地,廖伟和丈夫廖信明在台北家中睡了一晚。受灾情影响,高铁不能直达台南,他们只能乘最早一班高铁赶赴台中。

“正好遇上了台湾的春运,我们没有座位。”廖伟说,丈夫廖信明坐在包上就睡着了。在杭州,其他队员也没有闲着,12名队员正在办理签证,根据反馈信息随时准备出动,2月7日,大年二十九,在杭州经商21年的王育诚带着爱人,搭乘晚上7点多的飞机赶到台湾,在台中家里稍事休息,第二天一早开车前往灾区。

公羊队队员参与救出8岁孩子

戴着黄色头盔,穿着黄黑相间厚实的救援衣服,左胸前挂着对讲机,左手臂章写有“公羊队”字样——这是公羊队救援队员的标配,队员们戏称自己是“小黄人”。

2月7日上午11时,经过14个小时长途跋涉,廖伟夫妇抵达受损最严重的永康区永大路2段维冠大楼灾区现场,一同抵达的还有公羊队台南志愿者杨牧。

廖伟眼前是一座平躺在地上的大楼,以前只在灾难片里看到的场景让人心痛。救援井然有序,一个区域内有很多队伍在搜救,医疗区在外边,外围区域设立了家属等待区。

“我们到现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当地救援指挥官报到,我们需要听从指挥安排”。现场救援指挥官林村龙向廖伟他们简单说明了现场状况。

廖信明和杨牧两位男队员被编入台南搜救队,他们到废墟中进行废墟清理和人员搜救工作。因为廖伟是女性,没有太多搜救经验,她负责在废墟旁边担任指挥官,做后勤辅助工作,同时与杭州公羊队保持联系。

廖伟在离废墟十几米的位置,水泥灰不停地扑打在脸上,让她脸上感到有些刺痛。救援时,即便戴着口罩,她还能闻到浓烈的尸臭味。

“那几天,就连洗完澡睡觉都能闻到那种味道。”廖伟说。

随之而来的困难是心理压力,进入救援地区前,赴现场的搜救者都要填写一份签到单,队员们开玩笑称之为“生死状”。

后来赶到现场的公羊队队员王育诚,第一次签完单子后,给好友发了一条短信:“我现在在救灾现场,非常震撼,现场非常凄惨。我后面是家属,纠葛的心我也能深深体会,我恨不得有大型设备。我参与活动,代表杭州来,如果失去联系,请找我老婆,她会告诉你我在哪里。”

“救援不止有生理压力,还有心理压力,因为废墟很可能会发生二次坍塌。”廖伟说。灾难现场之惨烈,让救援队员心中也充满恐惧。

她介绍,在台湾参与救援的通常有三种力量:第一,警消相当于官方救援队,冲在救援最前线,他们有大型设备可以剪断钢筋;第二,义消属于半官方组织,很多成员都是退役的专业消防队员,在外围协助救灾;第三,民间组织,通常他们在更外围区域从事协助工作,比如搬运石块等。

大年初一早上,台湾搜救队员现场发现一名生还者。现场力量合力救援,年仅八岁的林素琴成功获救。孩子获救后第一句话就是问救援队员:“叔叔,叔叔,等下救我出去后可以带我去吃冰激凌吗?”

不过,有的大陆媒体却误读为公羊队救出这名女孩。

廖伟回应表示,这不能说公羊队的队员把人救出来,这是大家合力完成的结果,我们在外围作业,没有直接进去救人。

“现场救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发现人之后,需要房屋结构师勘察地形,专业人员还要判断有没有二次塌方的可能。打开生命通道的过程中,还需要气垫支撑,这个过程需要搬运大量碎石头。”公羊队队长徐立军介绍说。

台湾方面对大陆救援者态度很友好

地震发生之后,台南气温在8度左右,对于不习惯寒冷的当地人来说,天气有些冷。

“台南救援队的队员看我们是外地的,就问我们有没有住的地方。不是简单客套,而是真心实意地问,真的让我们很感动。”廖伟说。

伴随公羊队赴台救援,有一种声音认为,台湾条件好,大陆的救援队为什么还要去凑热闹呢?派救援队过去就是“热脸贴冷屁股”。

“我们得换位思考,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家乡,你会怎么想?”廖伟介绍说,在公羊队救灾过程中,当地人从没为难过他们。卤肉饭、披萨、面条……当地民众自发给他们送饭,台南救援队还为他们提供免费住宿。

除夕当天,第一波救援任务结束,公羊队队员撤回临时营地休整。下午四点,他们开始吃年夜饭。当地民众将自家蔬菜水果和买来的披萨送到了营地,不停地向公羊队队员说:“谢谢!”  廖伟还发现,披萨盒子上还写了“加油”两个字。救援人员在地上垫上一块纸板席地而坐,廖伟也顾不上淑女形象,右手拿着一块披萨,左手拿着一盒泡面,就着面汤大口地咽下披萨。这一顿“除夕大餐”很简单,“碗面+披萨饼”,让他们印象深刻。

年夜饭吃了不到25分钟,他们又接到了新的救援命令——发现了新的疑似生命迹象,大家吃完饭拿着工具又进入废墟救援。

台湾籍商人王育诚也否认救援中有“热脸贴冷屁股”情况,“大家既然参与救援,就没分彼此,公羊队人手少,也不会抢功劳”。

王育诚说:“台湾当地有官员来慰问的时候,我告诉她我是杭州来的,这位官员还对我们说了很多肯定的话。”

“慈善不分疆域,我们的国土非常大,播撒博爱的种子是好事。”浙江省民政厅救灾处处长蔡国华说:“我们不会给出境救灾队伍增加程序,按照正常流程出入境就可以,同时我们将尽可能地提供一些方便。”

“现在社会上有太多键盘侠了,人道主义救援不分地域,我们用行动传递大陆的正能量,我们凭着初心在做事。”公羊队队长徐立军说。

2月9日,地震发生72小时之后,紧急救灾工作告一段落,救灾现场已经转为重型挖掘机械设备进场作业,公羊队的救灾任务,也由紧急驰援转为由公羊会公益基金会开展慰问活动。

离开台湾之前,队员们一大早就来到台南市的超市,采购了一大批睡袋、御寒衣物、食品等物资,并把这些物资送到了当地政府指定的接收部门。

这几天,媒体对于公羊队赴台救援的关注度下降了,但是公羊队内部还在总结这次救援的得与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