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萧山古墓群损毁严重 文物贩子每块200元兜售汉墓砖

2018-05-05 21:54:0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萧山古墓群遭弃 文物贩子兜售汉墓砖

  考古队撤走后古墓群成真空地带损毁严重 当地文物园林局文物处称重点文物已挖掘搬离

  近日,有文物志愿者反映,在浙江杭州萧山区的菊花山、茗山发现了大量汉晋时期的古墓葬,目前这两座山面临着被平毁的风险。杭州市文物园林局文物处工作人员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该地的考古挖掘已经结束,重点文物已经搬离,目前考古发现没有足够证据支持文物部门介入。

考古队挖掘现场

  文物贩子兜售汉墓砖

  每块开价200元

  2017年9月,杭州市萧山区菊花山、茗山地区发现了大量汉代墓葬群。发现文物后,杭州考古所和萧山博物馆联合对菊花山、茗山地区进行了抢救性挖掘。据考古现场负责人施梦以介绍,考古工作从2017年11月开始,到今年4月18日结束,考古队也随之撤离。

  考古队撤走后,此地便成为无人看管的真空地带,一些文物贩子盯上了墓葬内的砖块。当地考古爱好者张国雄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会选一些有花纹的砖挖下来,碎的就丢弃,完整的则堆在山脚下,择机运走,茗山上大部分砖墓都被破坏了。”

  施梦以表示,如果考古场所不做开发之用,一般会选择就地填埋,作为遗址供人参观。但因为当地政府要将此地开挖平移,4月18日考古结束后并未回填,“我后来回去看了一下,是有一些砖被破坏和拿走,因为这是一块空地,当地也很难监管。”

  北青报记者发现,有人通过微信贩卖捡来的汉砖,此人在朋友圈中写道:“汉代布纹青砖一块,做茶承刚刚好”,标价200元一块。随后北青报记者联系到这位售卖人,他表示这块砖是自己前往菊花山捡来的,并称其“肯定有收藏价值”。

  因为无人监管,不少人在捡砖的过程中也破坏不少墓葬内的砖块。张国雄提供的照片显示,考古队撤走前,墓葬内的砖块都是完整地砌在一起,其中的排水系统也清晰可见。现在不少墓葬坑已经坍塌,砖块也被破坏。

  昨天,另一位考古爱好者前往茗山地区勘查,在当地也发现了不少被破坏的砖块,其中还有不少文字砖。

考古队撤离后,古汉墓遭到破坏

  当地文物部门称

  无足够证据支撑文物部门介入

  针对考古爱好者对当地政府没有很好保护古墓群的质疑,施梦以认为,4月18日考古勘探工作结束后,除了不可移动的坑洞和砖块以外,所有的出土文物都已被移到当地文保部门。

  施梦以介绍,茗山、菊花山地区的墓葬群比较密集,但普遍规格不高,“这些墓葬以平民百姓为主,没有规模特别大的墓葬,精美程度也不够。”施梦以说,从出土的陪葬品来看,也是江南地区较为常见的一些器具。

  对于古墓群是否需要保护,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的一位工作人员称,目前茗山、菊花山地区的考古工作已结束,他们已经提取了有价值的资料。一般考古过程中,工作人员提取有价值的资料之后,会将考古现场回填,这也是一种在原址上进行保护的措施,“但现在当地政府要移掉这两座山,这就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当地还有一些建筑未拆除,若今后该地在建设中发现文物,文物部门一定会考古介入。但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文物部门介入。“现在要移山的话可能要从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区风貌的角度考虑,已不属于文物范畴了。”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10名专家写联名信

  呼吁保护两座山

  据张国雄介绍,古墓群之所以没有得到当地政府很好的保护,是因为萧山区政府将此地规划为安置房建设用地。北青报记者从一份萧政纪[2017]62号的文件中看到:2017年7月,杭州市萧山区召开了《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菊花山整体开挖移平项目》的专题会议,会议认为:整体开挖平移菊花山是保障彩虹大道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东湘社区二期安置房建设的必要条件,对于改善萧山的城市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也有专家认为,菊花山、茗山地区还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价值。近日,一封由浙江大学教授毛昭晰在内的10名浙江省文史专家联名呼吁保护杭州市萧山区菊花山、茗山的信件在网络热传。信中指出,菊花山、茗山是萧山区著名的生态景观,并且在近期发现了数量巨大的汉墓群。但当地政府计划开挖平移两山用于建设安置房,这一行为将“造成萧山和杭州乃至江南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无法挽救的损毁”。(记者 李涛 实习生 张月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