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基层干部监督状况调查:监督再升级 风气更清正

2018-06-20 23:46:11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监督再升级 风气更清正(深阅读·基层干部状况调查⑩)

  ——关注对基层干部的监督(下)

 

  记者日前走访了解到,针对基层干部“微权力”的监管,不少地方在集体“三资”管理、征地补偿和扶贫等备受关注的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基层干部监管还有哪些可改进之处?本报记者邀请专家,探讨如何更好地管理“微权力”。

  “行无定式”等使基层干部监督仍存难题

  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往往被视为薄弱环节和难点。这一群体人员众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一段时间以来也颇受关注。基层干部监督难在哪儿?记者采访中,多名专家和受访基层干部表示,基层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行无定式”。

  “基层干部工作直面前沿一线,需要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利益问题。农村基层干部通过用活、用实手中的权力,才能更好地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郑文睿说,“但‘土办法’做工作,也必须以法律为底线。应在坚持依法依规的基础之上,选取效果最佳的工作方式为群众解决问题。”

  同时,“在不少地方,基层干部尤其是村干部,过去呈现出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特点。”郑文睿说,有些村干部法治观念淡薄,面对诱惑时易发生理想信念动摇等状况。

  专家还表示,长期以来,部分地方存在同级监督、上级监督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同级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村民自治制度落不到实处、村民会议走过场等;上级监督落实不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基层干部权力监督的认识不到位。“比如有个别领导干部认为基层工作辛苦繁琐,一般出不了什么大问题,因此有一种放任疏忽的态度。”郑文睿说,同时,家族、宗族的影响在一些农村或多或少还存在,“在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村干部只手遮天、村干部家族控制整个村的问题,使得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起到应有的监督效用。”

  全覆盖不留白,强化监督执纪

  “法治方式和制度手段,是针对‘小官大贪’的治本之策。”浙江杭州市委党校副教授付文科说,要管住基层干部的权力,“一方面,对已有的基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政务公开等监管制度必须落实到位;另一方面,也要推进基层反腐的制度化建设,让纪检等监督力量真正沉到基层,不留死角。”

  监察法明确,监察机关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进行监察。付文科认为,随着监察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将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一些地方还试点探索派出乡镇监察员等,增强基层监督力量。

  付文科还表示,各级监督部门要坚持对各类“保护伞”严厉打击,形成震慑。此外,实践中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的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发现问题及时批评教育,使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使监督走在违纪违法问题前面”。

  专家强调,基层监督执纪硬起来、强起来、实起来,监督的“最后一公里”才能打通,“苍蝇式腐败”才能够逐渐清除。

  瞄准重点领域,加强群众监督

  基层干部行使权力,直接影响群众利益。征地补偿、补贴发放、集体资金使用、工程建设等领域,资金密集、廉政风险大,应当是监督的重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鼓励群众监督,首先要给予群众监督以信心,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郑文睿说,特别是严格落实对群众监督的保护与奖励措施,打通群众参与的路径,使之行之有效。

  专家表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监督载体、搭建监督平台,促进群众监督发挥作用,应当是今后工作的重点方向。

  信息的公开透明是群众监督起到实效的前提。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师杨一认为,要借助媒体和互联网的作用,让人民群众对基层政策从设计到执行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只有公开的信息全面、具体、准确,人民群众才具有判断的基础和监督基层干部的可能。”杨一说。

  专家建议,从长期来看,党委和政府要着力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主动形塑社会崇廉的心态,不断净化社会风气,促使人人都养成讲规矩的习惯与意识,真正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任筱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