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山东“仿真枪”案改判:14人有罪免刑 1人被判半年

2018-07-14 14:51:4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山东“仿真枪”案改判:14人有罪免刑

  涉案21人中6人被撤诉;法院认定犯非法持有、买卖枪支罪,但主观认知为玩具枪;1人被判半年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7年7月,李浩拿到取保候审决定书。新京报记者 赵凯迪 摄

  185支。

  这是2014年2月7日,台湾仿真枪商人黄启明被法院认定的售卖枪支数量。根据济南市中区法院一审判决,他因犯非法买卖枪支罪,被判15年。

  因这起“枪”案获刑的,还有黄启明线下的经销商及军品爱好者,分布六省、直辖市、自治区。连同他在内,共计21人。

  “我就是一个玩具枪商,怎么成军火商了?”案发后,黄启明多次提出质疑。

  经过上诉、重审,6人被撤诉。2016年12月15日,济南市中区法院再次做出判决,8人刑期大幅缩减,黄启明枪支数量降至32支,而刑期仍为15年。

  今年3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涉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枪支、气枪铅弹刑事案件定罪量刑问题的批复》(简称《批复》)施行,指出此类案件在量刑时,除考虑涉案枪支数量外,还应充分考虑涉案枪支致伤力大小及行为人动机目的等。

  6月19日,济南市中院作出终审判决,15名被告人中,包括黄启明在内的14人,均被改判免予刑事处罚。这时,黄启明已经在看守所羁押六年零七个月。

  玩具枪商的“仿真枪生意”

  6月19日,第三次站到被告席上,52岁的黄启明习惯性地低下头、弓着身子,“像龟丞相一样”。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8年7月12日,山东济南,“仿真枪案”当事人黄启明称自己是玩具枪商而非军火商。受访者供图

  他曾是一名中国台湾的仿真枪商人。

  公开资料显示,仿真枪上世纪80年代末传入台湾地区,并经历了从严管到“解禁”的过程。1991年1月22日,台湾地区警务机构将枪支鉴定标准确定为,发射动能达20焦耳/平方厘米,足以穿入人体皮肉层,具有杀伤力。

  法学教授徐昕提出,类似的枪支鉴定标准,中国香港是7.077焦耳/平方厘米,俄罗斯是19焦耳/平方厘米,美国是21焦耳/平方厘米。

  “解禁”第三年,27岁的黄启明看中了市场潜力,开始做仿真枪买卖。到2000年,他线下经销商发展至400余家,年利润达200万元。

  当时,反恐精英(CS)等游戏也开始在大陆火爆,军事频道、论坛相继成立,军迷爆发式增长,军品生意也随之兴起。济南人李浩觉得是个商机,便租下一间八九平米的店面,销售迷彩服、作战靴等军品。“80套迷彩服,一个星期就卖完了,月入上万轻轻松松,当时济南的房价才3000元一平米。”

  黄启明也看中拥有百万军迷的大陆市场。2008年,他将生意重心转到大陆,并将第一站定在“全国利润最高”的广州。

  他在2003年去过广州,当时在商场或玩具店,买把仿真枪并非难事。“大家都放到台面上卖,比较流行的仿AK47步枪、沙漠之鹰手枪,都能买到。”黄启明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但当他2008年再到广州时,这种“大街小巷都能买到仿真枪”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了。

  事实上,公安部于2007年发布《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将枪支的鉴定标准从枪口比动能16焦耳/平方厘米降至1.8焦耳/平方厘米。2010年《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明确,对不能发射制式弹药的非制式枪支,“枪口比动能大于等于1.8焦耳/平方厘米时,一律认定为枪支”。

  根据射击干燥松木板法,枪口比动能在16焦耳/平方厘米时,弹头可嵌入松木板。军事专家朱江明介绍,这意味着在射击人体时能伤到皮肤以下的组织,造成皮外伤。

  1.8焦的危害有多大?“相当于iphone从130厘米高度落下来产生的力度,比不上乒乓球、羽毛球扣杀的力度。”徐昕提出,枪支认定标准大为降低,大量仿真枪成为真枪,此后该类案件开始增长,大量仿真枪购买者、销售者和收藏者涉嫌重罪。

  据媒体报道,2011年至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非法制造贩卖气枪、仿真枪等各类枪支案件9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万余名。

  此外,检索判决数据库发现,2014年到2016年的涉枪案件数量近8000件,其中绝大多数为仿真枪案。

  黄启明买卖的仿真枪多在1.8焦至2.1焦,“没有致伤力,打在身上还没有扔块石头痛,打到裤子上都不一定能察觉到。”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动力最大的,接近易拉罐只能打一个洞,但无法贯穿。

  虽然威力不大,但按上述标准,这些仿真枪也属于枪支。

  12名经销商“地下”买卖

  严管之下,仿真枪生意由台面转至“地下”。

  “卖家少了,但需求不减”。黄启明记得,在大陆卖一把上千元的仿真手枪,利润比台湾高出500元。

  受“利益的诱惑”,他的生意没有停止,反而越做越大。

  与黄启明接触最早的,是李丽媛和崔丽鹏姐弟。2010年4月,在河南郑州开军需用品店卖迷彩服、BB弹等军品的二人,花了六七千元,从黄启明手中订购了七八支仿真枪。不到四五天时间,便销售一空。

  崔丽鹏介绍,此后和黄启明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截至案发,他共买了三四百支仿真枪,获利10万余元。

  姐弟二人知道这个生意不合法。李丽媛曾在侦查阶段供述,“知道卖仿真枪是违法的,不敢放在柜台上卖。”崔丽鹏则告诉新京报记者,只知道不能买卖,“但不知道超过1.8焦就会被认定为真枪,如果知道,绝对不敢卖。”

  山东省济南人李浩也是一名经销商。2011年7月,他与黄启明产生交集。

  当时,黄启明来到李浩的军品店推销说:“我这有台湾产的仿真枪,你看看怎么样?”

  军迷李浩此前也卖过仿真枪,10元到20元一支,塑料做的,没什么质感,色泽也比较暗淡,嫌占地方就不卖了。而黄启明展示的仿真枪则“不在一个段位”,像工艺品,做工精致,型号、颜色也多,当天他就订了四五支。

  3天左右,从台湾发来的仿真枪到货。这些“枪”是由塑料和铅粉压制而成,拿在手里厚重、平滑,摸起来像真丝。李浩拿在手里把玩、欣赏,很是喜欢。此后,他又挑选了十五六种型号,陆陆续续买了30余支。

  “买仿真枪就是为了收藏,纯属个人爱好”,他称,但有朋友看到后想买,便卖出去10余支。

  这样的经销商共有12名。其中,山东聊城的王守立买来仿真枪后,还倒卖给天津、济南的3名经销商,并送给济南的李卫国三支。另外,向王守立供货的,还有山东淄博玩具店的经营者孙丰亮。

  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案发,黄启明共销售了上千支仿真枪。它们通过经销商,被卖到天津、河北、河南等地的贩子或“军迷”手中。

  同案21人被抓涉及6省份

  王守立,是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2011年10月10日,他在济南市一家物流公司内被警方抓获,罪名为涉嫌非法买卖枪支。当天被抓获的,还有他的女友。

  根据王守立的指认、供述,济南铁路宾馆餐厅经理李卫国和天津市个体户郝海亮被抓获;当年10月17日,向王守立供货的孙丰亮也到济南警方投案;随后,与他有交集的黄启明、李卫国等5人也被抓获。

  警方根据查货的账本,还分别在河北石家庄、四川成都、广西南宁等地抓获其他“涉枪”人员。半年时间里,21人被抓捕,涉及全国六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黄启明被抓是在2011年11月2日,当时他正在郑州的住处洗澡,中途水和电全停了。他出门找物业,发现门外站着八九名自称专案组的人。“你知道犯了什么罪吗?”其中一名男子问道。他摇摇头。“你涉嫌枪支买卖。”对方补充说。

  黄启明脑子“轰地一下蒙了,我只是个卖玩具的,如果定义成‘枪支’,还怎么出来呀?”两天后,他被刑事拘留并羁押至济南看守所。

  他表示,这些仿真枪系台湾华山公司出产,且在出厂前经相关部门检验为合格产品,威力都很小,不是真枪。根据台湾地区相关规定,比动能超过2焦耳/平方厘米是不能出厂销售的。

  李浩归案是在黄启明被捕半个月后,“感觉很快就回来了,罚点钱就完了。”

  在济南市看守所刑拘第34天,李浩才得知,买卖的仿真枪大部分都超标,属于枪支。“这个东西怎么能是枪支呢?这不胡闹呢。”此前他也试过这些仿真枪,打到身上最多起一个红点。

  但根据济南市公安局枪弹检验报告,这些非法买卖或持有的枪支均具有致伤力,“以压缩气体为动力,发射塑料弹或金属弹丸,枪口比动能大于或等于1.8焦耳/平方厘米,属于枪支”。

  2012年10月18日,济南市中区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包括黄启明等15人犯非法买卖枪支罪,指控孙丰亮等5人犯非法买卖枪支罪、非法持有枪支罪,指控李卫国犯非法持有枪支罪。

  有人告诉李浩,这种情况,慢的要(坐牢)三年,快的一年。

  他做了最坏的打算,三年。

  经历重审8人刑期缩减

  此案经过4次延期审理,1次延长审限后,2014年2月7日,济南市中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法院认定,2011年上半年至年底,黄启明使用“吴明”、“林大忠”、“杨传广”等虚假身份,采用电话、上门、网络等手段,向12名被告人出售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枪支185支,另有9人涉案。

  判决书显示,黄启明供述,其受雇于台湾省嘉义市华山贸易公司,该公司生产各种型号的仿真枪支,以气体为动力击发BB弹。该公司也有少部分不能击发子弹的道具枪,但其没有卖过,客户也没有购买过。

  法院以非法买卖枪支罪、非法持有枪支罪,对21人作出判决,刑期从15年到一年半(缓刑两年)不等,有10人获刑十年以上。其中黄启明的刑期是15年,做了“最多三年”打算的李浩,则被判十年七个月。

  此外,13名被告的辩护人提出,没有实际查获并鉴定的枪支,不能认定为犯罪数额,但法院未予采纳。

  黄启明、李浩告诉新京报记者,法院认定的涉案枪支数量,主要依据黄启明的账本,并未查到现货。另外警方对枪支的鉴定,大部分是倒推的。

  “比如账本上记录,给李浩发了10支1911型号的仿真枪。但这些已经不在了,警方在其他涉案人员处查货同等型号的仿真枪后,经鉴定超过1.8焦,便认定我这10支也超标。”李浩说。

  一审判决后,16人提起上诉。2015年1月30日,济南市中院作出终审裁定,以原审判决的部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裁定撤销原审判决,发回重审。

  当年6月18日,公诉机关以案件事实与指控事实不符为由,撤回对其中6人的起诉。并于一个月后变更了对黄启明等15人的起诉事实和罪名。

  2016年12月15日,济南市中区法院再次以非法买卖或持有“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非军用枪支”,对15人作出判决。

  法院认定,黄启明非法买卖枪支的数量由185支降至32支,崔丽鹏、李丽媛购买数量从103支降至2支,其余多人非法买卖、持有的枪支数量,均有所减少。

  据此,8人刑期大幅缩减。崔丽鹏由11年减为6年半,李丽媛由8年改为5年3个月,刘瀛、孙志会均由10年半改为6个月。但黄启明、李浩等7人的刑期没有改变。

  “两高批复”后终审改判

  黄启明和李浩打算就这样放弃了。

  当时已在看守所羁押5年多的李浩甚至想到,“抓紧时间上监狱吧,起码空间大、能会客,知道判多长时间,也有个盼头。”

  这一时间段,多起仿真枪案进入公众视野,枪支的鉴定标准也引发讨论。其中,因射击摊上的6支枪形物被鉴定为枪支,2016年10月,天津市51岁的赵春华被判三年六个月。她上诉后,2017年1月,二审法院认为,其持枪目的是从事经营,主观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社会危害相对较小,且认罪态度较好等,最终改判缓刑。

  改判缓刑后,得知这个消息,李浩很激动,“有希望了,最起码不能以假枪定真罪了。”此后,包括他在内的7人再次提起上诉。

  赵春华的代理律师徐昕提到,类似案件问题的根源在于枪支认定标准太低。因为认定标准和多数民众对枪支的认知相差悬殊,出现大量被告人坚称是“玩具枪”但因鉴定达到标准而被追究刑责的案件。“必须尽快降低现行枪支认定标准,将部分已入罪的涉枪行为除罪化,对于入罪情形须区别真枪,设置较轻的法定刑幅度。”

  2018年3月30日起施行的《两高批复》提出,对于非法买卖、持有以压缩气体为动力,且枪口比动能较低的枪支的行为,在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以及如何裁量刑罚时,不仅应当考虑涉案枪支数量,而且应当充分考虑外观、材质、发射物、用途、致伤力大小、是否易于通过改制提升致伤力,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动机目的等情节,综合评估社会危害性。

  最高法官网解读称,近年来,涉枪案件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特别是一些涉案枪支的致伤力较低,在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及裁量刑罚时,唯枪支数量论,恐会悖离一般公众的认知,也违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司法实践中,个别案件的处理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不佳。

  6月19日,济南市中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

  法院提出,除王守立持有2支枪的枪口比动能分别为192.6焦耳/平方厘米、64.1焦耳/平方厘米外,其他涉案枪支,枪口比动能虽超过1.8焦耳/平方厘米,达到枪支认定标准,但致伤力极低,属于《批复》规定的“以压缩气体为动力且枪口比动能较低的枪支”。

  此外,所有涉案人员主观上均是以“玩具枪”的认知而买卖、持有,客观上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到案后能配合办案机关的调查工作,应根据《批复》意见从宽处理。

  法院终审判决,维持15人犯非法持有、买卖枪支罪的定罪,其中王守立因持有两支枪口比动能较高的枪支,被判犯非法买卖枪支罪,免予刑事处罚;犯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已执行完毕)。黄启明、李浩等14人均被改判免予刑事处罚。

  被“仿真枪”改变的命运

  当听到法官念出“免予刑事处罚”六个字时,黄启明的腰杆不自觉地挺了起来,仿佛卸掉几千斤的重量。

  “《两高批复》证明,我是一个玩具枪商,而不是军火商。这些仿真枪的致伤力非常小,大家买也是当做玩具、收藏品”。7月1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黄启明说,其他人均在判决前取保候审或刑满释放,只有他是被当庭释放的。

  走出法院的大门后,他召集在济南的涉案人员吃了顿饭。在饭局上他得知,四川一名涉案人员,被羁押5年7个月,其间老婆跟人走了;河南一名女子,被抓时儿子三岁,5年后出来时,儿子不跟她见面,觉得是个罪犯。

  “这把‘枪’把我们联系在一起,也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黄启明说。

  而在终审判决的前一年,李浩被取保候审。他记得,走出看守所大门看到哥嫂、妻子后,四人抱在一起痛哭。“好歹出来了”,哥哥拍着他的背说。

  “先去看看咱老爸吧”,李浩说。哥哥则建议先吃饭,吃到一半时,他放下筷子说了一句,“咱爸2015年就不在了。”李浩没有说话,“只是感觉锥子扎心一般地痛。”

  回到家后,这种痛苦又来了一次。由于和儿子5年8个月没见面,孩子把他当陌生人,连爸爸都不肯喊。“4岁前都是我带他玩,做饭、接送上学都是我,那时的记忆他都忘了,已经习惯了没有我。”那晚,李浩躲在房间里大哭了一场。

  长时间的羁押,让他觉得与社会断层。起初,他借了四五万加盟奶茶店,但没能找到店址,加盟费打了水漂。后来他又加盟粥铺,因为没签署“一定范围内只能有一个粥铺”的合约,1500米路段内,同样的粥铺共有4家,也能挣到钱。

  李浩觉得,自己的人生被“枪”改变得面目全非,现在听到这个字,都会紧张、反感。他打算继续申诉,“直到还我一个清白,拿掉这个罪名”。(记者 赵凯迪)

  (文中李浩为化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