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上海“一号命案”犯罪嫌疑人落网

2018-08-03 06:26:0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上海“一号命案”犯罪嫌疑人落网

  在校学生为偷玩游戏潜入他人家中被发现后杀害母女两人潜逃28年

  □ 本报记者 余东明

  □ 本报实习生 汪嘉正

  □ 本报通讯员 马硕

  上海“一号命案”发生于28年前,不久前,上海市青浦区警方在安徽省宁国市公安机关的协助下,将该案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近日,警方将该案移送至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青浦区检方拟将王某涉嫌故意杀人案报送至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审查起诉。

  母女命丧家中

  时光倒流回28年前。

  1990年6月14日,家住上海市青浦县(现上海市青浦区)一小区的顾先生下班回家后,发现客厅地板一片狼藉,妻子躺在卫生间没了气息,年幼的女儿也不见踪影。报警后,警方迅速赶赴现场勘查,在卧室衣柜内发现已经死去的女婴。

  同时,警方在现场提取到疑似犯罪嫌疑人的指纹。

  经排查,警方发现青浦某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学生有重大作案嫌疑。1990年7月26日,上海市青浦县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犯罪嫌疑人王某批准逮捕。

  但此时的王某了无音讯,案件一时陷入了僵局,该案被公安机关定为“一号命案”。

  自那时起,侦查人员始终没有放弃对王某的追捕,但该案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8年,案件终于迎来转机。办案民警在对该案进行重新梳理中,通过人像比对系统梳理出多名对象,最后锁定了一个名叫“徐某”的安徽宁国籍男子,该名男子系从外省市迁入,且其身份证年龄与在逃犯罪嫌疑人王某相近。

  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民警获取了“徐某”的生物信息并与王某父母的生物信息进行DNA比对,结果显示双方存在亲缘关系。“徐某”的真实身份就是王某,侦查人员立即将王某抓获并押解回沪。

  经讯问,王某承认了自己的不法行为。他交代,1990年,自己在青浦某职业技术学校读书,当时还不满18岁。顾先生是王某同学的哥哥,案发前,王某曾几次到顾先生家玩游戏。

  案发当天,王某逃课溜进顾先生家,在客厅翻找游戏机。顾先生的妻子闻声从卧室走出来,发现有陌生人在客厅,于是大喊“抓贼”。在慌张中,王某试图捂住其嘴。在随后的肢体冲突中,王某将其锁喉致其窒息而死。接着,王某发现屋内有婴儿哭闹,便将其扔到衣柜中,而当民警赶到时,婴儿已经没了气息。

  曾犯案被判刑

  王某交代说,案发后,他连夜乘火车逃走,几年间辗转多地。1997年,王某以自己是孤儿为由托人帮着办理了一张名为徐某的身份证。

  在取得新身份后,王某和朋友共同开了一家发廊。为了快速挣钱,他们招揽了一些妇女在发廊内从事非法活动。1998年,发廊被当地公安机关查处,王某因容留妇女卖淫被劳动教养半年。

  1999年初,王某独自到浙江杭州谋生,在西湖景区卖花。有一次,王某在送花时偷了客户办公室里的一块表,因此被警察抓获,后因犯盗窃罪被判刑。

  刑满释放后,王某辛苦打拼,开了一家饭店并组建了家庭,生意红火时接连开了好几家店面,收入颇丰。

  2016年,王某把户口迁到了安徽宁国,没想到还是被警方抓获。

  “28年来,我没有睡过一个好觉,经常做噩梦,梦到警察破门而入把我抓走。”王某对检察官哭诉说。

  “其实,2017年我独自开车到上海参加培训,路过青浦时远远望了几眼。”王某低下了头。

  说“法”

  本案是一起发生在28年前的故意杀人案,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震惊之余,行凶原因令人唏嘘不已。

  王某与被害母女并无过节儿,但因自己的一念之差和冲动,不但毁了自己,也让被害家庭承受了永久的伤痛,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后果。

  此外,我院在接到案件后及时全面审查全案证据,发现28年前对该案的侦查相关文书材料多是手写,现场勘验也是手画图纸而成,系在现场勘验后通过指纹比对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时隔28年,当时的案件侦查人员均已不在岗,过去受条件所限,检材保存不易,勘验所得内容均用照片等形式留存。为保证证据的合法性和完整性,我院对旧案的侦查卷宗材料进行重新梳理,协助公安机关及时补正、排除非法证据,形成证据锁链,推动案件起诉。

  (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 林丽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