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爷爷奶奶索要“带孙费”背后

2018-10-31 00:51:20 信息来源:半月谈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最近,在山东淄博市,一对老人把自己儿子儿媳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带孙费”。2016年7月-2017年6月,孙女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儿子儿媳未恰当履行抚养义务,最终,法院判决被告支付原告垫付的抚养费2600元。其实,所谓“带孙费”也并非照看孙女的劳务费,而是此前两位老人为孙女垫付的抚养费(如日常开支、幼儿园花费等)。

根据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该法定义务的主体首先是父母。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只有在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情况下,才会对未成年的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本案中,抚养孙女并非两原告的法定义务。因此法院判决被告支付原告垫付抚养费2600元。

帮子女带孩子是许多中国父母默认的义务,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2岁半以下的儿童中,主要由祖辈照顾的比例达到60%-70%,3岁以上占40%,老人成为带孩子“主力军”。只是出于慈爱之情的照看,未必能换来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恐怕也有许多劳苦和辛酸。上文中的例子比较极端,但也折射出当下一些年轻人在经济和家务上双重“啃老”的问题。

此外,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以后,许多老人还不得不在高龄之下“重操旧业”,有的背井离乡到子女处帮忙带孩子,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漂”。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人,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

老人帮子女带孩子,一是出于对孙辈的喜爱,更大原因则可能是体谅到年轻人打拼不易。但老年人由此承担的劳累、压力、背井离乡的孤独感等都不容忽视。长春一位带孩子的姥姥在采访中表示,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小两口工作忙,很不容易。她除了看孩子还帮做家务,白天小心翼翼地带孩子,生怕出什么问题,晚上还要带孩子睡觉,经常起夜哄孩子,累得有些精神衰弱。

事实上,“精神衰弱”已经不算最严重的带娃后遗症,更有老人因此患上了抑郁症。一家睡眠治疗中心的医生表示,“现在老年人因为隔代带养带出情绪问题的,还真不在少数。每天接诊的三四十个睡不着的老人中有三成都跟带孩子有关。”

在一次随机的街头采访中,30位老人里有17位老人表示自己是主动要求帮儿女带孩子,另外,有9位老人说是“被要求”帮忙带孩子。其中,有些老人不止带一个孩子,受访老人中约有两成需要奔波两地帮忙带孩子。超过半数的老人表示,语言不通、气候、饮食等方面很难适应,八成的老人表示有孤独感,没有朋友圈,难以融入本土群体。

就像一位拒绝帮子女带孩子的老人所说“带孩子不是我的义务,带也只能算是情分,不给你带孩子是本分”。也许很多长辈不舍得把话说得如此直接,但话狠理不差。老人体谅晚辈在外打拼的艰辛,晚辈也要体谅父母照顾孩子的不易。如果“隔代抚养”没能让老人感受到天伦之乐,却只有身心俱疲,郁郁寡欢,那我们就必须反思是否是对老人的关心不够,是否是因为自己当了甩手掌柜。

或许,文章开头与子女对簿公堂的老夫妇未必是看重判决中的2600元钱,而是更希望儿子儿媳再多关心孩子一些。应当认清,在看孩子的问题上爷爷奶奶只是负责“搭把手”,爸爸妈妈才该“唱主角”。无论是借看孩子之机故意啃老,还是以工作为由当甩手掌柜,于情于理都是不应当的。(作者:杨建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