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2019-01-14 23:22:52 信息来源: 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题: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盘点2018政法机关惠民利民实招

新华社记者丁小溪

2018年,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公平、正义的更高需求,政法机关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力争如期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硬仗,加快构建普惠均等、便民利民的司法公共服务体系。一项项接地气、惠民生的改革实招接续落地,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

“放管服”改革按下“快进键”

家住包头昆区的大货车司机老胡如今已俨然成了工友们眼中的“能人”。他帮助工友在手机上利用包头交警APP申请“农副鲜活”车辆电子通行证,从提出申请到审核通过最快用时不到2分钟,网上办事申请几乎实现“秒批”。“以前拉运蔬菜进城,必须得提前拿着相关手续去办理通行证。现在我们只要在手机上操作就可以了,很方便!”老胡说。

包头交警APP是当前公安机关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个缩影。2018年,公安机关打出的惠民政策组合拳,充分释放了改革含金量,打通了警务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对拍摄的居民身份证相片不满意,可申请重新拍照3次;办理过居民身份证的,2年内再次申请领取时,可使用原相片信息办理;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前3个月,户籍地公安机关将通过微信、短信等多种方式提醒及时换领新证……一项项务实举措出台,为群众办理证件开启方便之门。

机动车全国“通检”,小型汽车驾驶证省内异地“通考”,机动车档案资料电子化转递……一系列交管改革新规落地,为更多机动车车主和申请驾驶证人员提供便利。

实行办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制度,优化办证流程、缩短办证时限、推广网上预约、扩大加急办证范围……一项项出入境惠民新政施行,为群众提供更有质量、更有效率的服务。

为根除“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法治政府建设中的梗阻,201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政府各部门对本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设定的各类证明事项进行全面清理。9月5日,司法部在中国法律服务网上正式开通“群众批评——证明事项清理投诉监督平台”。群众可通过网站和手机客户端提出意见建议。

行简政之道,开利民之门。政法机关正不断疏通“堵点”“痛点”,以更具诚意、更有温度的改革,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司法为民硬仗打出“真成效”

2018年是“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决胜之年。一年来,人民法院勇作为、敢担当、谋为民,巩固深化成果,完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财产“能执尽执”。

——啃下一大批“骨头案”,有力震慑失信被执行人,形成总攻决胜强大声势。2018年1月至11月,全国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850.8万件,执结668.2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4.7%和27%。

——持续探索在全国范围内引入保险机制,拓展资金来源。发放司法救助金6.5亿元,惠及更多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

——将涉党政机关案件清理情况纳入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考评范围,促进党政机关带头履行生效判决,实现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90%实际执结、案款90%执行到位目标。

2018年5月,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修订完善,在执行实际效果、当事人满意度、社会认可度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权重,旨在更好接受社会监督。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民生冷暖。截至2018年10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污染环境类犯罪3559人、破坏资源类犯罪8459人,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诉前程序案件33602件,提起公益诉讼1314件。

一年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单独或联合相关部委对包括湖南洞庭湖区下塞湖矮围“6·21”案件在内的50起环境污染案件挂牌督办,以公正司法守护绿水青山。

公共法律服务跑出“加速度”

农民工小徐在为公司做木工时意外弄伤右手,家庭由此失去了主要生活来源。得知这一情况,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公益律师于帆决心义务为小徐“代言”。最终认定的工伤,达到八级伤残标准。诉讼中逐项整理诉讼请求,逐行分析银行账单,有理有据陈述事实……2018年9月,在律师的据理力争下,法院判决单位给付小徐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共计27万余元。

农民工、残疾人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通常会面临一些特殊困难,需要在法律援助案件的各个环节给予更多关注。2018年,司法部开展了“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法律援助品牌建设活动,针对农民工和残疾人群体特点,为其提供无偿法律服务,“不让困难群众打不起官司”。

对农民工推行法律风险提示,对残疾人开展入户走访建立服务档案;扩大法律援助事项范围,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实现法援案件申请网上办、实体平台一站式服务、法律援助咨询全覆盖…… 一年来,法律援助服务的全面推进,帮助大量困难群众维护了合法权益。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作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执法活动,行政执法是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同样关乎民心民意。

明确行政执法公示内容的采集、传递、审核、发布职责;对行政执法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全部过程进行记录,并全面系统归档保存;行政执法机关作出重大执法决定前,严格进行法制审核……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指导意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着力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提高行政执法的社会满意度。

据介绍,下一步,司法部将根据指导意见加强对全面推行“三项制度”的指导协调,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评估,推动将“三项制度”的推进情况纳入法治政府建设的考评体系,保障群众合法权益,营造更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公平高效的法治环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