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小微商牵出亿元“美容”黑市

2019-05-13 18:08:0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追求颜值的时代,以注射、无创或微创为主要手段的微整形受到越来越多爱美人士的青睐,其中玻尿酸和肉毒素类产品是整形美容领域中颇受欢迎的整形针剂。然而,在“美丽经济”迅速崛起的同时也潜藏着不少陷阱和危害。

近日,浙江省慈溪市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网络销售美容假药案,成功抓获42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2人,捣毁运输假药国际通道2条、假药仓库6个,扣押美容针剂数万支,价值数百万元,冻结涉案资金20余万元,总涉案金额高达1亿元。

微信号里挖出巨大销售网

2018年年初,慈溪市公安局接到线索称有人在微信上销售没有批文的美容整形类药品。民警侦查发现,这个微信号的所有人孙某不时通过微信向一些“美容工作室”和个人提供玻尿酸或肉毒素。

“好货有。”“快来预定吧。”线上,孙某是使劲在朋友圈里吆喝的“微商”,线下,她则经营着一家水果店。孙某说,因为不用囤货,也不用收发件,只需要在朋友圈里发发广告,这样的赚钱模式很让她心动。虽然知道玻尿酸等产品有问题,但孙某觉得自己没有实体店,只是在网上转发,警方查不到自己,便安心在朋友圈推销这批“物美价廉”的产品。民警通过深挖发现,孙某的年销售额在几万元左右。

“根据经验判断,孙某应该只是一个二级代理商。”慈溪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陆珂珏告诉记者,为了捕捉“大鱼”,他们没有打草惊蛇,而是顺藤摸瓜,继续向上侦查,很快,一个巨大的销售网络浮出水面。

民警发现,这整个销售团伙体系比较复杂,涉案金额十分巨大,人员遍布全国,作案手法十分老到。

通过大数据分析,警方初步判定了几个发货仓,这些仓库大多隐藏在居民楼中,有的将货物囤在家中,有的则是放置在小架空层里。在对北京仓的侦查中,一名40多岁女子进入了民警视线,而她并不在警方掌握的线索中。民警一边加强对其他几个发货仓的侦查,一边对这名叫王某的女子进行深挖,很快,王某给了警方一个大惊喜!她身后有一个大型源头仓库,她不仅是仓库管理员,还是主要发货员,销售网络遍布全国。而王某平常使用的两张银行卡,一年的流水就达上亿元。

6大仓库扣押美容针数万支

经过前期的充分侦查,50多名民警奔赴6大仓库所在地展开统一抓捕行动。去年7月3日晚,一声令下,民警冲入仓库,收缴了大量无批文的美容整形类药品,逮捕10多名仓库管理员。经审讯,嫌疑人交代,这一销售网络的货源大部分来自香港或韩国,因为产品没有批文,大多是通过人肉带回,最终汇总至仓库,并通过快递发至全国。

“有些人把药品装入食品或玩具盒,通过这个方法来逃避监管。”陆珂珏介绍,韩国、香港各有一个源头仓库, 源头仓库的管理员会根据下面分代理的要货需求对美容整形类药品进行转移,之后再由分代理进行销售。

王某身后是韩国仓,她可以说是此案所涉韩国产品的国内总代理。专案组民警对王某实施抓捕时,她刚完成一批产品的打包。王某的家是三室一厅,其中一个房间里满满堆放着大批韩国产的玻尿酸、肉毒素等美容整形类药品,而所有产品都没有批文。

现场搜索中,民警发现了一本记录着一个多月发货量的账本。在这一个多月里,王某共发送出36829盒产品,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发3000多盒。

而王某下面的代理,多的时候一次性要货一两千盒。除了大批量将产品邮寄给分代理,王某还承接了不少零散客户的业务,大多是20盒左右起送。因为物流打包都是由她完成,有时候忙起来,王某还会喊家人一同帮忙打包。客厅就是快递打包场所,快递单、打包盒等随意散落着。

假药大多流向“美容工作室”

打掉仓库源,专案组民警掉转枪头,开始着手对下游的代理以及“美容工作室”人员展开抓捕。

去年8月到10月,10位专案组民警马不停蹄,陆续奔赴全国各地,捣毁“美容工作室”20多个。

20多岁的周某是抓捕目标之一,她在湖北开着一家皮肤管理店,不仅为顾客进行护肤管理,还隐蔽地给顾客提供玻尿酸、肉毒素等注射服务。周某交代,当顾客提出打针需求时,她才会通过代理要货。在“黑市”中,无论是玻尿酸还是肉毒素,都可以找到“便宜”的好货。有些药品并没有配备注射器,她就自行购买来源不明的注射器。

收费方面,周某不仅向顾客收药费,还要收技术费,技术费在500元至1000元不等。但是她这名“施针者”并没有任何相关资质。周某店里的主要收入来自这些美容针的销售,因为利润高,她已买房买车,还花了几十万元去医院进行整容,将自己整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事实上,一些所谓的“美容工作室”,名为美甲店或皮肤护理工作室,实则均涉“灰色地带”。不少嫌疑人称,做这一业务是因为客户有需求,她们便通过微信或者QQ群加入了这个销售网络。

陆珂珏告诉记者,在美容“黑市”上,有各式各样的玻尿酸以及肉毒素的品牌,而通过国内批准使用的只有一小部分。以肉毒素为例,我国仅允许使用美国进口的“保妥适”以及国产的“兰州衡力”这两个品牌,但在“黑市”里不仅选择多,价格也看上去很“美”。通过购买“黑市”的针剂,一支针“美容工作室”就能赚取近10倍的利润。

没有批文的产品,安全性无法保证,且冷链运输的缺乏也让这些产品失去了活性。据了解,肉毒素需要冷链运输环境,但是这些产品在从境外运输至仓库过程中,大多是人肉携带,根本无法实现低温运输。虽然打针时,工作人员会从冰箱里拿出药品,但是消费者并不知道,这个冷藏早已是“表面功夫”。

警方提醒,整容整形类药品不同于其他消费品,市民在购买时千万不要过度追求实惠的价格而忽略了它所带来的风险。请有此类需求的爱美人士务必要选择有资质的医疗美容机构,不可轻信微信朋友圈、QQ群和网站发布的信息,以免误入“美丽”陷阱。(记者 王春 通讯员 叶吟泠 冯罗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