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减少群乱象平台自律至关重要

2019-05-17 20:35:4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各类社交软件活跃在人们的手机上,群组聊天慢慢被接受,甚至逐渐发展为分享信息、交流信息以及获得信息的重要“场所”,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记者粗略统计自己的微信群发现,活跃的群就有20多个,不活跃也有十几个。

群组聊天因其特殊性,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甚至在群里经常会看到一些不良信息被传播扩散。为此,记者就群信息的规范问题采访了业内专家。

违法违规信息充斥 群组乱象亟待规范

记者调查发现,活跃在各社交平台上的群组可谓五花八门。

因平台不同,有微信群、QQ群、陌陌群等;因主题不同,有美食群、K歌群、驴友群、摄影群等;因工作需要,有单位群、活动群、部门群、会议群等;因圈子而生,有家庭群、班级群、小区群等……

因为不同的需求,各式各样的群活跃在人们的社交软件上。

“现在除了工作群、家庭群以外,好多群都被我屏蔽了。”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公关公司的业务经理陈锋告诉记者。

“谣言传播最快的就是在群里,之所以屏蔽一些群或者退出,就是因为伪科学、伪常识的信息太多,而且还有一部分人对于分享此类信息乐此不疲。”陈锋说,不仅这些不良信息在群里常被传播,还有一些群本身就是违法群。

“我曾被一位亲戚拉进了一个赌博群,群里基本每个人都是玩家,如果赢钱,群主抽头,赤裸裸的专为赌博建的群。”陈锋说。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直言:“对于违法的群,或者群内发布违法信息、不良信息,应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互联网再大也大不过法网,群组再微也微不过法眼,所以必须坚决抵制各种群乱象。”刘俊海说,首先应从自己做起,一是不信,二是不传,三是不上当。而且要秉持这种态度,对于不良信息和违法信息要积极举报,如有必要应及时报警,另外也可以在朋友圈里给亲朋好友提个醒。

“对于一些违法的群组,要及时退出,如果造成损失要及时报警。”刘俊海说。

“据我了解,在群组暴露出的乱象中,有卖假货、诈骗的,有赌博、搞传销的,也有招嫖,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甚至还有一些严重影响国家社会稳定的谣言传播。”在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看来,各社交平台的群组里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朱巍认为,首先,个人不要传播违法违规信息,不能成为群乱象问题的帮凶;其次,要依托执法立法和技术的进步,来根治这些乱象。不能让群聊变成违法违规信息内容的集合地,更不能让群聊变成违法犯罪活动的“摇篮”。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 遵规守法必须自觉

“群聊是技术创新的产物,它的出现为工作、生活中提供了便利。”对于群组的管理,刘俊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群组具有技术中性的特征,本身不是魔鬼,关键是要因势利导,弘扬它的正能量,减少其负能量。

“群组里的人是鱼龙混杂的,价值观不可能都相同,所以管好自己的言行是关键。”刘俊海说,作为使用者,首先要守法,要认识到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其次要谨慎发言,甄别交友。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哪些信息是不能发朋友圈,也不能在群里传播的。除此之外,还对群组的管理有很多特殊性的规定。”据朱巍介绍,如其第十一条明确,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群组建立者、管理者等使用者,依法依约采取降低信用等级、暂停管理权限、取消建群资格等管理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对违法违约情节严重的群组及建立者、管理者和成员纳入黑名单,限制群组服务功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这些规定对于群组使用者的行为都有一定约束,与此同时,对于违法违规的信息以及群组都有相关的举报渠道,如果举报之后平台没有反应,平台是要承担责任的。”朱巍说。

网络治理任重道远 主要依赖平台发力

谈及对于群组以及群信息的规范管理,朱巍认为,不仅要从法律法规层面加以规范,还需要严格落实,平台要担负起自身的职责。

“整治群乱象需要通过技术手段监测,监测不是去窥探别人聊什么等隐私,而是建立及时应对的机制。”朱巍说,这些机制包括通过筛查及时发现违法违规信息,使用者可以一键举报,从而形成发现、举报、固定证据、删除屏蔽等规范链条。

朱巍认为,如果涉及严重问题,还要分类管理,这是规范群乱象必须要面临的问题。所有问题都交给公安机关或其他机关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的群组太多了,所以群乱象的治理主要还是依靠使用者和平台。

在朱巍看来,同时还要注意一些非文字的违法违规信息的发布,比如图片、语音、视频等特殊的变种,对此要加强重点监控,这也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

“在网络实名制的大环境下,屏幕后面的人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而且无处遁形。以网络实名制为核心,再通过日常管理为抓手,保证每个人举报的权利,同时平台应当按照国家网信办的规定,赋予群组管理者权限,给予禁言、剔除、举报等权利,从而有效整治群组乱象。”朱巍说。

在他看来,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群组的管理已经规定得非常清楚,对于服务提供者、建立者、管理者以及使用者的职责也很明确,并明晰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其中需要发力的是平台。

“互联网是一个共享共治的平台,减少群乱象离不开平台和政府监管,同时也要靠网民自律和网民举报,网络环境治理任重道远。”朱巍说。(记者 韩丹东 实习生 姜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