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警方破获网络新型系列诈骗案件
2019-08-10 18:42:2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交汇点讯 送定情信物、筹措培训班费用、送生日礼物、家人生病为其治病…这样一个又贴心、又细心、又孝顺、又上进的女友,大家是否都想拥有?但是现实却是:这样的“完美女友”可能是一种新型电信诈骗!近日,南京警方成功破获了一系列涉案30余起、案值数十万元的新型交友类网络诈骗串案。
仅一个月就在“完美女友”身上花了3300元
5月29日,南京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接到辖区市民徐先生的报警,称在微信上遭到一女子的诈骗,共计损失3300元。徐先生告诉民警,这位自称“张婉”的女子是他在今年4月通过一个叫交友APP认识的,在APP上聊了一段时间就互留了微信。加了微信后,徐先生看到对方的朋友圈都是一些女性的日常生活照,再加之前两人聊天十分投机,就开始与对方以男女朋友相处的方式聊天。
到了4月12日,“张婉”突然向徐先生提出双方互送对方一个礼物作为“定情信物”,接着就将一款名为“CK“的情侣手表的购物链接发送过来,跟徐先生说她看中了这款价格为1200元的女款手表,让徐先生在该微店链接中买下来,并承诺自己会买下这款表的男款送给徐先生作为爱情的象征。徐先生相信“张婉”并拍下了手表,数日后,徐先生收到了男款手表,“张婉”也声称自己收到了女款手表,双方继续在微信上以男女朋友的身份聊天。
4月22日,“张婉”跟徐先生说她要参加一个关于美容美甲的培训班而自己没有那么多钱,让徐先生给她转些钱过去,徐先生就通过微信转了2800元给对方。之后几次“张婉”以没有生活费、过生日、家人生病等理由向徐先生共计要了500元。
5月7日,“张婉”以责怪徐先生没有及时送上生日祝福为由与他不再联系。之后,心生疑惑的徐先生到CK手表专卖店咨询才知道对方送自己的是仿造的“山寨货”,在意识到自己被骗后,遂到开发区分局报警。
团伙作案“花式”交友,牵出隐案30余起
警方接警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民警通过对徐先生提供的资料和信息开展相关工作,很快追查到化名为张婉的网友,其实是躲藏在河南的一名宋姓男子,为进一步查明案情,民警并远赴河南,将嫌疑人宋某婉成功抓获。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宋某婉交代了其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承认其就是使用“张婉”这个假名进行交友诈骗。宋某婉还交代了其与其他4人在河南省洛阳市一“工作室”内共同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对此,警方立即增派民警赶赴河南,会同当地公安机关将正在作案的犯罪嫌疑人4人抓获,成功捣毁其作案“工作室”,现场缴获作案手机、电脑、作案工具若干。
经调查,2018年5月起,犯罪嫌疑人马某为实施诈骗,事先从他处购买劣质手表、玉石、瓷器等物品,并在电商平台“微店”中开设相应店铺,租用用于实施犯罪的“工作室”,购买用于实施诈骗的电脑、手机号、QQ号,先后招募宋某婉等4人为“业务员”,以交友诈骗的方式骗取他人钱财。
警方还发现,犯罪嫌疑人马某朋指使“业务员”注册微信号、QQ号,在朋友圈和QQ空间发布女性相关照片、文字以博取信任。“业务员”首先在网上以虚假交友的形式骗取他人信任,既而以与对方互送礼物确定情侣关系为幌子,诱骗对方在马某朋事先开设的微店内购买伪劣手表或劣质玉石,以骗取钱款。待双方互送礼物确定关系之后,“业务员”继续编造没有生活费、家里装修、家人生病、参加培训等理由继续骗取被害人钱财。“为了不令对方生疑,我们一般不会在同一个人身上索取过多的钱财,一旦我们认为在这个人身上索取得够多了,就以各种理由与其分手。分手或者不联系后我们也不会删掉好友,这样对方通常也不会怀疑我们是诈骗,只觉得是谈恋爱没有结果。”犯罪嫌疑人马某说道。
民警经过进一步侦查发现,截至该团伙落网时,全国已有100余人被骗。其中已查实的诈骗案件就达30余起,涉案金额达数十万元。目前,该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执行逮捕,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网上恋爱需谨慎,只谈钱才是伤感情
警方提示:这是一类典型的网络交友诈骗案,犯罪嫌疑人瞄准的作案对象主要是单身男青年,利用他们对感情迫切追求的心理,借助微信等社交软件,冒充妙龄女子通过假装谈恋爱的手段与男网友聊天“培养”感情,后以互送定情物、生日礼物等为幌子,骗走被害人的钱财。被害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被骗的事实,只是单纯地认为自己是恋爱不顺,因而此类案件的隐蔽性、迷惑性很强。
警方提醒广大网友,目前一部分年轻人面临着婚嫁压力,但他们往往社交圈较小、防范意识不够,容易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因此,单身青年交友需谨慎,不能草率地通过交友聊天软件认识陌生人,并透露过多的个人信息。交友时要细观察、慢了解、慎交往。一旦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一定要保存相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交汇点记者 林元沁 通讯员 宁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