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对话反扒民警:出生入死屡建奇功 几天没抓贼手心痒

2018-02-04 19:01:51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刘作彪在公交站蹲守。

  刘作彪,男,43岁,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水陆公交分局水上派出所反扒民警。他1994年12月入伍,2011年转业,从警7年,荣获嘉奖两次、三等功1次,优秀共产党员3次、优秀政法干警、优秀警卫民警1次,优秀公务员两次

  黝黑的皮肤、厚重的棉服、干净的寸头,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行走在交通运输的车站广场……

  就如同一片树叶落进森林、一滴水融入大海,他一入人群就难觅踪迹。如果不是自报家门,走在路上,你根本认不出他是一名警察。

  他叫刘作彪。从警以来,他一直处在刀光剑影的反扒第一线,出生入死、屡建奇功,成为城市的“隐身英雄”。

  “他是一个爱学习、爱钻研的人,在实战中认真揣摩扒手的每一个动作和眼神,潜心总结反扒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提高实战技能,是小偷的克星。”说起刘作彪,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水陆公交分局政委侯家全说。

  刘作彪在公交站蹲守。

  一双“鹰眼”

  从警7年,刘作彪练就了一双“鹰眼”。扒手路过身边时,只看一眼,刘作彪就能断定个八九不离十,跟踪追击,往往手到擒来。

  2017年5月3日早上,刘作彪带着两名反扒队员冒雨在宜昌开发区公汽站台巡逻。一群人从107路公交车上下车,刘作彪仔细打量认出其中有个人是扒窃前科人员杨某。

  刘作彪现场指挥跟踪,发现杨某尾随一位婆婆来到了不远处的南苑菜市场,在婆婆弯腰选菜的瞬间,他从老人口袋里掏出了一叠现金。

  说时迟,那时快。刘作彪箭步上前,准备用手铐铐住杨某,杨某拔腿就跑,几张百元钞票遗落在地,几名反扒队员分头合围,将杨某现场抓获归案。

  捉贼要拿赃,这是对反扒民警的基本要求。

  “盗窃案件的特点是案值小、发案率高、流动性作案,最为关键的是证据难固定、难采集,因此需要在第一时间人赃并获。”刘作彪说。

  没有等到扒手动手,刘作彪和队员们其实就是在“熬”,熬时间、熬耐心。

  在宜昌BRT公汽站观察点,刘作彪他们一蹲就是几小时,甚至连续几天;没有观察点的地方,他们就藏在车里;扒手进店吃饭了,他们就掰开方便面、喝着矿泉水在对面守着。日复一日,刘作彪他们几乎每个人的肠胃都落了病,冬天里手、脚、耳朵冻伤红肿更是常事。

  如果说在昏暗湿滑的菜市场中抓获小偷困难,那么在人挤人的公交车上,难度就更大了。

  2017年10月19日,刘作彪带着反扒队员在发案较多的长线公交车上跟车巡查。当天上午9时许,在宜昌火车东站9路公交车站台,他们发现一名男子在站台挤来挤去,正想靠近观察时,男子却已挤出人群迅速离开。

  刘作彪立即上车,询问是否有人丢了东西,得知一名女子手机被偷后,他立刻下车,顺着嫌疑男子逃跑的路线追赶,最终将其抓获,现场搜出了赃物。

  常言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抓小偷看似简单,其实,干“反扒”不但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

  “干好力气活,学精技术活。”这是宜昌市公安局水陆公交分局水上派出所所长蔡鑫对反扒民警的要求。

 刘作彪与同事抓获犯罪嫌疑人。

  抓贼成瘾

  “领导,我是军转干部,但请不要担心,来这里我就是一名新兵,我愿意到基层最艰苦的单位去锻炼。”2011年初,刘作彪来到水陆公交分局时,不等领导开口,就主动请缨去基层。

  转业选岗位时,刘作彪不假思索就选了警察岗位。有英雄情结的刘作彪实现了年少时的“警察梦”。

  然而,现实的困境也同样摆在他面前。

  和同事相比,刘作彪的年龄大、基础薄,业务更是“两眼一抹黑”。到了基层派出所,他遇到了一连串的困难。

  “不懂就学,不要怕掉底子。”部队多年的培养,将这个优良传统印在了刘作彪的脑海里。看资料、跟师傅、听授课,刘作彪床头的资料摞起来有半人高,随手翻开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笔记。

  刚转业那会儿,身边好多朋友不理解,问刘作彪干嘛要去当只能“躲在暗处”的便衣?刘作彪没多作解释。在他心中,不管哪一警种,初心和目的都是一样的。

  时间流逝,7年坚守下来,刘作彪养成了一种“抓贼瘾”。“每天要是不出门巡逻,几天要是没有抓到小偷,就觉得手心发痒。”刘作彪说。

  无声世界

  2016年春节,刘作彪没有过好。

  春节前夕,“哑女”谭某疯狂作案。经过特殊学校老师交流,谭某自知不可抵赖,交代了扒窃3起价值合计11400余元的犯罪事实。

  随着对案情的深入了解,刘作彪心中的疑团也越来越重——

  这名哑女曾因扒窃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为何释放后频频作案呢?是谁把她们带入歧途的?她们的作案手法,与一般嫌疑人有什么不同呢?

  思来想去,刘作彪决定,不如就闯一闯这“无声世界”。

  从买来第一本手语教材开始,刘作彪在工作之余,就到特殊学校跟着老师学手语,一有空就看审讯聋哑人的录像,对着文字记录一句一句地学。渐渐地,刘作彪不仅走进了这无声世界,也走进了不少聋哑人的内心。

  “聋哑人都渴望尊重,我只是学会了与他们做朋友。”刘作彪说。

  目前,通过两年的学习,刘作彪基本上可以与这些特殊人员交流沟通。被他抓获的聋哑人有不少被遣返时都不愿离开,因为刘作彪像父亲一样待他们:买衣添物、嘘寒问暖。

  救助群众

  一面英勇抓贼,一面热心帮扶。

  2017年10月16日,两位老人从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到宜昌城区看病。在前往医院的公交车上口袋被小偷划破,两人身上的钱被偷个精光。

  报警后,身无分文的两位老人蹲在医院大厅里默默流泪。

  “先拿药,剩下的钱买回家的车票,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抓住这些贼。”接警赶到现场,刘作彪把身上的几百元钱塞给老人。

  经过努力,刘作彪他们将这些经常在公交车和医院作案的扒手捉拿归案。当老人找刘作彪要还钱时,刘作彪怎么也不肯收。

  “您拿着买点好吃的吧!”

  “真是人民的好警察,谢谢你……”老人握着刘作彪的手,不停地念叨。

  仅2017年,刘作彪就救助了62名群众,其中寻找走失老人和儿童12人,找回手机9部、行李箱14个。

  临危不惧

  “民心安,我才安。”这句话是刘作彪的座右铭。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刘作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尽显一名人民警察的职责担当。

  2017年10月21日上午,刘作彪带领两名协警在宜昌市长途汽车客运站巡逻,遇上一名男子挥舞短刀在车站广场追击一名女子。

  刘作彪反应迅速,大声呵斥对方放下凶器,并挡住其行进路线,用言语分散其注意力,趁机上前将其控制。

  由于在制服嫌疑人过程中用力过猛,刘作彪的胳膊受了点轻伤。

  “你不要命了啊?!”事后,妻子责备刘作彪。

  “遇到危险,警察不上,谁上?”刘作彪笑笑,反问嗔怪自己的妻子。

  长途汽车客运站的摄像头完整地记录了他与歹徒搏斗的瞬间。“以前在电影、电视里看到这样的场面,总认为有些虚假,没想到在现实生活中,还真有‘不要命的警察’,向他们致敬!”看到刘作彪制服嫌疑人的视频后,很多群众由衷地说。(记者 刘志月 实习生 李宣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