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七千余起
2018-05-17 00:24:31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今天是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云南省公安厅透露,2017年,云南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7215起,挽回经济损失17亿余元。成功侦办昆明华夏养老网络传销案、“2·28”非法集资案等一批公安部、省委和省公安厅督办的重特大案件。
据介绍,按照公安部“云端2017”专项行动部署和安排,结合云南实际,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以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企业发展、保障民生为重点,主动联合金融、税务、工商、质监等行政执法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参与互联网金融整治、“中国制造清风行动”等专项整治工作,专门对非法集资、组织领导传销、制贩假币、侵权假冒、涉税等突出经济犯罪开展专项整治,查破传销违法犯罪案件202起,涉案金额2.7亿余元,捣毁窝点455个;查破假冒伪劣犯罪案件1192起,捣毁制假窝点83个,打掉犯罪团伙14个,缴获涉案金额6.05亿余元、查获65万余件伪劣侵权商品,省公安厅经侦总队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先进集体。查破涉税案件489起,摧毁多个跨区域涉税犯罪团伙。
2017年,云南公安机关共破获非法集资类案件180起,挽回经济损失2.4亿余元,有效遏制了非法集资活动的高发态势。但全省非法集资发案形势依然严峻,波及领域广、社会危害性大,参与人员损失惨重,投融资类中介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房地产、农业等重点行业非法集资案件持续高发,借贷理财、私募股权、虚拟货币、消费返利等新型领域逐步成为非法集资重灾区;数起非法集资案件均出现犯罪嫌疑人以高额利息回报为诱饵募集大量资金、资金链断裂后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或“跑路”现象。这些非法集资活动从沿海向内地、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甚至农村边远地区蔓延,不法分子冒用金融创新、精准扶贫、慈善互助等项目,甚至授意、唆使参与者虚构商品交易获得“消费返利”等层层包装设计所谓的项目和产品,诱惑群众投入资金行骗,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据了解,云南各级公安机关密织天网积极开展“猎狐2017”专项行动,想方设法将逃往境外的经济犯罪嫌疑人,特别是外逃人员中的“红通”人员缉拿归案。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先后从加拿大、泰国、香港、老挝、越南、缅甸等国家(地区)抓获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44名,协助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15省(市、区)公安机关抓获境外逃犯26名,协助抓捕数全国第一。此外,抓获涉腐“红通”人员两名,成功规劝第26名“百名红通人员”李文革回国自首,“猎狐2017”工作得到公安部的肯定。
记者了解到,云南公安机关通过倡导推动聚焦防控风险、服务发展工作,逐步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立体防控机制;积极将预防经济犯罪工作向社区、乡镇、企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等推进,将防范工作触角更多地延伸到事关民生的行业和部位;积极强化风险排查和风险管控,认真分析研判各地、各领域突出、新型、多发、高发经济犯罪,及时发布风险预警提示,帮助群众、企业提高发现、识别经济犯罪、识别风险隐患的能力,提醒相关行业部门采取措施,有效堵塞漏洞、化解风险。
2017年,云南公安机关专门出台六项维护企业权益、服务经济发展的工作措施;会同相关部门开展防范传销和非法校园贷巡回宣讲活动;联合云南证监局开展了防范“非法证券期货”进社区活动;奖励经济犯罪举报有功人员;经侦总队专门针对社会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诈骗、非法集资、传销和银行卡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类型,创作了《奇怪的电话》《“吃人”的林地》等9集防范涉众型经济犯罪公益动漫宣传片。各地广播电视台、网络、微信公众号、平面媒体客户端等各类媒体、传播媒介和载体都进行了转载或刊播,实现防范涉众型经济犯罪阶段性宣传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