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重庆警方破获大案,揭秘“微交易”罪恶坐庄

2018-08-03 06:45:5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一位叫盈盈的,她的姓就不提了,家住重庆渝中区,没有工作,也没多少事做,成天到处走走看看,找点小钱。

案发:我被骗3457元

抓捕现场那还是凉爽的5月,她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几天后,5月22日中午,她走在观音桥步行街,有点闲,突然主动加了文章中推荐的一个微信号“jia811XX”。盈盈不知道,她的这一举动即将牵出一桩惊天大案。先说下那篇文章,它毕竟是整个事情的引线。盈盈说,文章主要推介了一个炒外汇楠木原油的微交易平台,“微交易嘛,听说过,做涨跌的,但第一次听说有这么个平台,称为新金融交易平台。”盈盈倒有些城市生活经验,不可能一下就信了,一头栽进去,但新金融毕竟是热点啊。她上网搜了搜,发现不少资料在使劲宣传这个平台“交易风险小、操作简单、收益率很高”。全是优点,盈盈心动了,想试一试,于是加了那个微信。很快,“jia811XX”回复了。她叫“客服-小佳”。两人聊了起来。打开手机就能挣钱,“客服-小佳”要帮助盈盈实现这一美好愿望。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故事就从她俩的聊天开始了。“你们这个平台真的可以挣钱?”盈盈还是有一点点不放心。“当然啦。”“操作复杂吗?”“简单得很,我先给你发个平台注册账户的链接,你可以用手机注册,我再给你发个APP,手机上安装后就可以登录了。”“客服-小佳”回复得很快。盈盈登录“客服-小佳”推荐的“亿星国际”APP后发现,平台界面像炒股那些一样,数字不断变化,分时图蜿蜒曲折。看起来有模有样的。“我拿啥子炒?”“钱啊,你的钱,要先充值。”盈盈还在谨慎着,像是不那么容易被骗的人。充多少呢?500元吧,这是她能承受的损失。怎么搞的,在APP上充不起钱。盈盈当然不知道这钱是不能进平台的。“客服-小佳”迅速给她发来一个二维码,公司财务人员的二维码。盈盈扫码后,500元立马飞过去了。很快,这位财务也把“钱”充到她的APP账户里。有钱了,盈盈可以正儿八经操作。她反复又反复请教“客服-小佳”,“客服-小佳”也耐心又耐心教她:这近似于炒股,但不同之处在于只买涨跌,买涨还是买跌,你自己定;可以炒外汇、原油、楠木,有的都可以,任你选择;可以选5种时间周期:30秒、60秒、120秒、3分钟、5分钟。比如现在的外汇指数是7.1,你买30秒的涨,如果30秒后,指数比7.1大,哪怕是7.100009,你也赢,扣除手续费,100元赚82元;如果30秒后,指数小于7.1,你输,100元没有了。一单最少100元,最多5000元,最大持仓10单,也就是5万元。原来这样,就是赌吧,输赢概率50%。几手下来,盈盈的账户居然为零了。接着,她又充了457元,几单交易,又输了。盈盈不服气,继续充,继续交易,结果继续输……“当天,我共投入3457元,最后账面上只剩100多元。”就此打住,盈盈不想玩了。第二天,5月23日一大早,她想把那100多元取出来,毕竟她没有工作。哪知钱像生了桩,怎么也不动。事情有些诡异,开始承诺钱可以随时取出来,“我赶忙问一些朋友,他们都说我遇到骗子了。”连100元也不放过,太狠了!盈盈愤怒了。上午9点刚过,她向江北警方报案。在江北区公安分局刑警支队,盈盈讲了事情经过。民警陈俊舟接待了她。“她讲得手舞足蹈,绘声绘色。”陈俊舟说,好像蒙受损失的不是她,而是某个熟悉的邻居。不足3500元,很普通的一个小案子,安慰一下盈盈算了?真要是这样,事情就像一阵风一样飘过。表面上看,好像盈盈那天的手气太霉,无一猜对。陈俊舟认为事情没那么简单,“肯定有人在背后搞鬼,要她输。”也就是说,有人躲在平台后面,想你赢你就赢,想你输你就输。但这怎么可能?外汇指数并不是某个人说了算。“他们炒的并不是真的外汇指数,而是自己搞的一个数据,虚构的一个数据。”陈俊舟说。居然有这回事,在网上随便编个数字就赚钱。盈盈万万没想到自己着了这样的道。一经民警提醒,盈盈才意识到,她的钱直接打给了财务人员,进了公司的腰包。陈俊舟反复提到这点,“资金不进市场,是典型的违法操作,”因为游离在市场外,逃避了监管。普通人哪里看得这么明白,那分时图也是真真切切往前走。偶尔还可能赢几把,但过不了几天,就会输得和盈盈一样。有的会去报案,有的一直闷起。记录显示,十几天前,5月9日下午,来自沙坪坝区的曾女士向江北警方报案:她被骗3万多元。“也是操作简单,买涨跌。”远不止两例。在此之前,九龙坡、潼南等地相继也有人报案,他们遭遇了相同的骗局——买涨跌,结果老是哗啦啦地输。有人说它是“微交易”——多么好听的一个名字,而警方称之为新型网络诈骗。盈盈报案的时间太巧了。

破案:有人提前抓人

抓捕现场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江北警方紧盯微交易好几个月了,“亿星国际” 正进入民警视野。真巧,盈盈就报案来了。这里有必要提到“2018净网行动”,江北公安分局网安支队把打击“亿星国际” 这样的网络交易平台作为该行动的重要工作,反复研究、全面跟踪,已初步摸清这些平台的组织架构、运营方式。盈盈报案的第二天,5月24日,江北公安分局立即召集刑警和网安支队一起研究案情。他们发现,相比过去打掉的那些非法交易平台,现在的平台更先进,架构更复杂。这类案子在以前也有过,比如2010年在观音桥就打掉一个,那个时候炒的品类不一样,就炒原油,现在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炒;那个时候还不存在分工,一个公司既做平台又做经营;现在呢,不仅有分工,分工还越来越细,诈骗方法相比过去更具迷惑性、操控性,“你上去交易,输赢实际上是被人掌控的。”他们还发现,深圳一家公司代理“亿星国际” 的业务。这是非常重要的线索。专案组当即成立。因为有了近两个月的案情分析,民警才得以通过“客服-小佳”一层一层往上查,逐步绘出平台架构,同时发现“亿星国际”的后台在深圳,业务代理公司一家在深圳,另一家在上海,其平台挂靠在杭州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亿星国际”的组织架构草图迅速描绘出来,专案组初步侦查发现,“这是一家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富有经验、敢于冒险、参与人数多、危害较大的平台公司。”不得不说,这时他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交易主要在手机上进行,只要拿到平台交易数据,就可以从中找到惊人的诈骗事实。这些数据肯定是重要的证据。5月25日,民警立即奔赴杭州拿数据。非常庆幸,很快得到数据,但庞大的数据打开一看,所有人惊呆了——只有登录日志,根本没有具体的交易情况,连一次交易记录也没有。数据毫无用处。谁也没料到是这样的。难道交易记录被谁吃了?!更为扑朔迷离的是,“亿星国际”的服务器究竟布置在哪里?好像到处都有,让民警无法捕捉到更多真实的信息。“看来别人背后有电脑高手。”专案组分析,“可能遇到特别厉害的角色了。”杭州收获为零,但重庆的侦破工作收获颇丰,警方掌握了“亿星国际”平台以及代理公司的不少重要情况,很多证据指明“诈骗成立,数额不菲”。可以抓捕了。很快,初步抓捕方案形成,5月30日收网(实施抓捕)。深圳、上海同时进行,主战场在深圳。近百名警察抽调完成,准备从重庆赶往深圳。4辆大巴备好,5月27日启程。5月26日,专案组几位民警先期抵达深圳。他们一一踩点,联系当地警方,进一步摸清情况,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制订更准确的抓捕方案。由于前期充分、扎实的研判,一切都按预估的线路进行。5月29日下午,抓捕的头一天,突然出现重大变故——有警察提前抓人了!原来,在重庆办案民警到深圳之前,东北某市近300名警察已到深圳,“和我们一样,也是奔微交易来的。29日,他们突然行动,抓捕了一家平台公司和一家软件技术公司的部分高层和员工。”(对他们的这次抓捕,可以简称为“29号行动”。)虽然他们的目标不是“亿星国际”,但已打草惊蛇。“29号行动”也有积极的一面,它传递出一个重大信号:平台公司之外还有软件技术公司,这是专案民警在重庆没有想到的。案情更清晰了,“亿星国际”属于一个平台公司,在它下面有代理公司,已发现深圳、上海各一家,在它上面还有相对独立的软件技术开发公司。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它关系到案件的侦破。“29号行动”之后,办案民警得知,“亿星国际”的老板钟秋萍当天及时通知员工暂时在家上班,而软件技术公司干脆放假一周,只有代理公司没有动静。还有更让人头痛的,钟秋萍已通知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删除交易数据。嫌疑人要毁灭证据,这是任何一位办案民警所不愿看到的。当天晚上,大家情绪有些低沉,明天就要行动了,结果出这么一档子事。偌大的深圳,这些人一旦不到办公室了,又到哪里去找?交易数据删了,还有其他什么证据?专案组彻夜讨论方案。30号还行动吗?如果不行动,什么时候再行动?

抓捕:一下抓回79人

抓捕现场抓!专案组最后决定行动不变。陈俊舟等人负责抓“一号”和“二号”,即钟秋萍和她的丈夫陈某某。他们住在深圳宝安区城中一别墅区。上午8点过,民警们来到小区门口,小区保安不准他们进小区。“保安油盐不进,即便当地警察来了,也不行。”陈俊舟说:“这些保安只听村委会的。只有村委会点头同意,才准我们进去。”立马联系村委会,一个治保主任来了,他带我们进了小区。当地民警悄悄说,这个小区住的都是深圳原住民,都姓陈,相互之间有亲戚关系,在这里动作一定不要搞大了,要小心、要快。如果被居民围住,就很麻烦。20多位民警迅速包围了钟秋萍的住宅,这是一栋大别墅,非常豪华。透过落地玻璃,可以看见屋内有人慌慌忙忙,跑来跑去。陈俊舟去敲门,无论怎么敲,就是不开门。民警不但看见有人跑来跑去,打电话,还听见有人焦急喊,“快跑!”“删数据!”被迫撬门,但防盗门很结实;砸开玻璃门怎么样?“也非常坚硬,像是防弹玻璃。”陈俊舟说。耽误得越久,被毁的证据越多,加之,一个重要人物企图躲到香港去,这个人,不能放跑了。怎么办?破门!这个时候,钟秋萍的老公开了门,他戴眼镜,很有些紧张。民警立马控制住他。钟秋萍在楼上,一位精干的女人。有民警正准备冲上三楼,这时看见一个“小女孩”,以为是钟秋萍的女儿,没有理睬她。哪料这个“小女孩”是钟秋萍的表妹,负责公司财务,一个重要的团伙成员。“交出手机。”结果,手机卡都被扔了,手机一片空白。家里有四台电脑。电脑上也是白茫茫一片干净。什么罪证都没有,这时,钟秋萍耍横了,闹囔囔质问民警为何私闯民宅。很快,民警在床垫下面找到一些账单、文件和一部手机;在三楼厕所垃圾桶里找到没来得及销毁的文件和另一部手机。三楼卧室外面露台还有一间小房子,连接小房子和卧室的是一条只能容一人通过的窄窄小巷子。民警慢慢穿过小巷,在小房子的角落发现一包银行卡和优盾。东西包得整整齐齐的,银行卡有40多张。钟秋萍看到这些东西,一下安静了。三人迅速被带走,但证据清理到下午4点。

  抓捕现场钟秋萍的公司在小区斜对面一公里外的楼上,民警以为至多逮一个值班的,因为她已通知员工不到办公室,哪知收获不小,抓获多人。后来得知,他们对警方行动不怎么在乎,他们一直相信没有人敢动他们。第三个点是代理公司,因为他们收到消息较晚,员工都在上班,全部擒获。接近下午5点,48人抓获归案,他们被安排在四辆大巴上,准备启程连夜赶回重庆。还差两个,是钟秋萍的远方亲戚。办案民警给两人打电话:你表姐已经被抓了,你在她的公司工作过,希望你能来说说情况。一位约定在机场附近的派出所见面,“另一位在几十公里外,她说马上过来,叫我们一定要等到她,几车人一直等了她一个多小时。”傍晚6点,车队出发。上海的行动没有这么顺利。这家代理公司的老板姓杨,安徽人。民警到上海的前一天,公司已经放假,所有员工集体到长沙旅游,公司统一买票。临行前,杨老板没收了每个人的手机。民警迅速赶到长沙。“这些人很狡猾,员工全部住宾馆,四个主管躲在其他地方。毫无悬念,最后一网打尽。”深圳、上海共抓捕79人。从深圳回到重庆的四辆大巴依次停在江北区公安分局大门外的路上,嫌疑人依次走下车,那场面,让人颇有些难忘。好像大功告成,真是这样吗?

侦破:一场斗智斗勇的旅程

数据对本案侦破至关重要极大的难题来了,准确地说是“硬骨头”。人是抓回来了,但问题也跟着来——要让这些人全部伏法,需要很硬的证据,越硬越好,比铁块还要硬。虽然在现场找到一些证据,突审中也得到一些,但是交易数据依旧茫茫无踪影。它是重要的证据。它在哪里?钟秋萍狡辩,她没有数据,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数据,“亿星国际”用的软件是从一个叫“云软”的公司买的,与她对接的人叫“泉哥”。陈俊舟并没有随大部队回重庆,他要把警车开回重庆,顺路在贵州逮一个漏网之鱼。5月31日,正当他接近贵州的时候,专案组要求他立马掉头,去找“泉哥”。这个时候,因为公司放假了,“泉哥”在广东湛江的老家休息。6月1日下午,陈俊舟赶到湛江,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了解到“泉哥”的住址。这是一处典型的渔村。当地人友好地告诉陈俊舟:“泉哥”在老家,亲朋都在,你们根本带不走他。6月2日,另一办案民警也赶到湛江支援。他和陈俊舟一起去找当地村委会。村委会的人劈头就问:你们找到他做什么?“我们想了解一点情况。”还不敢说逮他,只通知他到当地的刑警队来一趟,聊聊嘛。“泉哥”来了。他说:我只是一个技术客服,软件不是我开发的。“谁开发的?”“张毅。”“他在哪里?”“离我家不远。”相隔几公里,同样的渔村。“泉哥”带路,陈俊舟轻松找到张毅的家。“泉哥”又打电话把张毅叫出来,一起到刑警队。“他们没什么畏惧的,没觉得是多大个事,一方面他们是学技术的,对一些事情缺乏敏感;另一方面他们其实已经删除了数据,所以胆子也大了。”办案民警分析说。“听说有警察抓了我们公司的人,公司通知我们放一周的假,我就回家了。”张毅说。“交易数据在哪里?”民警问。“什么交易数据,我们没有数据。”张毅答得神情自若。“是不是被你们删了?”“没有,怎么删?”突然,办案民警问了一个非常机智、非常重要的问题,要不是这个问题,也许这些人还继续鼓吹着微交易的神话。“你说公司通知你们放假了,是怎么通知你们的?”“通过一款APP。”张毅顺口一说。“把你的手机给我看看。”办案民警发现,张毅手机上没有这个APP,显然他已经卸载了。为什么要卸载呢?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你手机上没了,可以重新装一个吗?”民警好像在征求他的同意。“可以。”张毅很快就装好了。上面什么也没有,连那条放假通知都看不到了。这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办案民警轻轻一拉,突然跳出一长串数据——是交易数据!继续往下,数据像喷泉一样源源不断冒出来。张毅顿时傻眼了。他大张着嘴,说不出话来。接着,彻底崩溃了。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我已经把数据删了,怎么又出来了?!”张毅不知道,这个软件根本不能删除数据。表面上看,数据已被删除,实则全保存在服务器上。估计当时张毅杀自己的心都有。他只有招了。原来,5月30日在从深圳回湛江的车上,他接到钟秋萍删除数据的电话,急忙删了数据。事情总算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但略为遗憾的是,这些数据还不全,并且大部分是“亿星国际”的前身“亿盛国际”的数据。张毅蔫了,他一口咬定:数据已被他删完了。办案民警可不这么看。技术人员的数据像警察的枪一样,不可能随便丢了,他们有个习惯,什么东西都要备份,数据肯定被他藏起来了。

  搜集证据在另一个房间,陈俊舟还在和“泉哥”聊。“泉哥”并不知道离他不远的房间内已是另一番天地。有点晚了,他突然冒起火来,愤怒质问陈俊舟:你凭什么问这么久,我要回家了。是的,他要回家了,确实要走了。真的让他走吗?陈俊舟记得,当时专案组通知他,有可能的话直接把“泉哥”带回重庆,“我们再三考虑,暂时不忙,因为当地情况复杂,稍不注意容易失控。”“泉哥”准备骑摩托车回去。陈俊舟坚持送他,很热情。“这么晚,骑摩托车不安全。”两人在车上随意聊着天,气氛挺好的。陈俊舟目的很明确:一是稳住他,二是看他具体住哪里。情况特殊。专案组深夜临时决定,急派3位民警坐清晨很早的一班飞机到湛江,支援。陈俊舟当晚没有睡觉,上午8点多钟,开车去机场接“援军”。差不多一个小时后,“泉哥”突然打电话给陈俊舟,“你不是说今天要来找我吗,怎么现在还不来?”陈俊舟说:“你把电脑带起,我们再聊一下。”一会儿,陈俊舟开车把“泉哥”接到刑警支队。一进屋,当场宣告对他的拘留。“泉哥”和张毅一起被带回重庆。陈俊舟累得实在不行,在湛江歇了一晚,6月4日开车返渝。正当他开到广西境内,专案组再次来电:张毅招了,他说有备份数据,一个移动硬盘,在他家里,现在马上掉头到张毅家拿硬盘。陈俊舟一路飞奔,径直赶到张毅家。“他妈和他弟弟在家。这位妈妈50多岁,连普通话也听不懂,更莫说重庆话。他的弟弟倒挺机灵的样子,一直表现得很不高兴,一点不配合,不断质问我们:凭什么到我们家来拿东西。”陈俊舟介绍说。根本没有所要的移动硬盘。专案组继续审张毅。他又招一句:记不清硬盘究竟放在哪里了,可能在老婆的家里。张毅的弟弟再一次很不高兴地带民警来到他嫂子家。家里没人,更没有硬盘。看来张毅还没有说实话。专案组只好采取一个变通的办法:直接联系他妻子。电话通了,对方居然说:我马上到重庆,飞机就要起飞了。“我们派人到机场接你。”民警说。“算了。”张毅的妻子断然拒绝。“你知道硬盘在哪里吗?”“我找一找。”她电话挂了,不说知道也不说不知道。当然,她下飞机的时候,已经有民警在等她了。她确实没有硬盘,只给她丈夫带了些衣物。她说,不知道硬盘在哪里。她是来看张毅的。民警顺便劝她:不能窝藏罪证,真的不能,如果你说了,也是帮助张毅。她还是说不知道。民警只好把她放了。张毅这边,也说不出硬盘的下落。他提到他的一位徒弟,在广州,“难道是他悄悄拿走了?”所有的人都很着急,好像东西就摆在面前,但又不知道究竟放在什么地方。马上到广州?陈俊舟觉得让子弹先飞一会儿,这次不忙掉头,再等等。6月5日清晨,办案民警突然接到张毅妻子打来的电话:硬盘在我身上。出人意料的消息。“是不是真的?”民警觉得很意外,她昨天一下飞机就被请到刑警队,今天怎么突然有了硬盘,她藏在哪里的?“你不管嘛,我等会儿送到江北区公安分局,在门口等。”7点多一点,她带着硬盘来了。原来,张毅的妻子和他父亲一起来的重庆,两人在机场分开,各走各的。数据是加了密的,先解密,再导出来。麻烦又来了。这些数据还只是一堆庞大的数据,它们像一盆泼到地上的水,毫无规则、混乱的一摊水。如何让这些“水”有意义?只有把它们在平台上真实呈现出来,才看得清,才读得出背后的秘密,对诈骗事实才能一目了然。数据自己不会跑到它的位置上去,也不会说话。已查实,整个“亿星国际”平台由张毅搭建,钟秋萍租服务器,租好后,她把账号密码给张毅。一个有效的办法是,让张毅再搭建一个“亿星国际”运行平台,然后把数据导入上去,这个时候,每笔交易的时间、数额、盈亏清清楚楚。一堆死沉沉的数据像突然有了生命。办案民警说,这个时候,特别焦急的是东北某市警方,他们正到处找交易数据,到哪里去找呀?最终他们找到重庆江北,急忙赶过来拷贝数据,“他们非常感谢我们。不夸张,我们帮了他们一个大忙。当然,我们也感谢深圳警方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其实张毅只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前面有提到,“亿星国际”可以操控交易,那么,它们究竟如何操控的?这不是一两句话能够描述得清楚的,同样需要真真切切在平台上演练出来。7月3日,张毅的弟弟来到重庆,他开始搭建风控平台。有了运营平台和风控平台,“亿星国际”好像一下又“活”了,它的犯罪事实昭然若揭,愈演愈烈。7月6日,钟秋萍等19人被依法逮捕,另有人取保候审。

揭秘:他们究竟如何诈骗

钟秋萍和所有员工的手机号、微信号是在网上花几百元买的钟秋萍,39岁,深圳宝安区人,职业学校毕业,卖过7年汽车、3年保险,和丈夫做过小额贷款业务。据她交代,去年听朋友说做这种平台赚钱快,当年12月便开了一个,叫“亿盛国际”,由于客户投诉越来越多,今年4月,她便把一些客户和数据转移到“亿星国际”来,“亿盛”改“亿星”。警方查明,“亿星”客户上万,涉案金额3000多万;“亿盛”客户多达5万多,涉案金额9000多万。抓捕前,钟秋萍每月获利160万—180万元。抓捕当天,平台交易额达亿元。每笔交易按2%提手续费,一天手续费有200万元。其中代理商一般分1.2%—1.3%,平台公司得0.7%—0.8%,“代理商不同,谈的价格也不同,系统会自动扣除。”钟秋萍承认她干的就是诈骗的营生,嗜利若渴。她以及所有员工的手机号、微信号都是在网上花钱买的,无一真实,“这样做是为了不暴露我们的真实身份,”她说:“公司所有人,销售人员、风控人员、财务人员都明白自己是在诈骗。代理商也是直接对客户诈骗。”其实,炒外汇期货,她既无资质又无牌照。他们如何实施诈骗?就四个字:操控涨跌。盈盈本来买的涨,按走势也该涨,但后台的风控人员私自调整数据,涨一下变为跌,盈盈从赢变输。一个平台炒什么是次要的,有的炒黄金白银楠木,还有的炒玉石原油,更有炒大米的,什么东西都可以被他们拿来炒,关键是平台上的数据没有接入任何正规大盘,没有合法依据,可以肆意修改,这是诈骗的核心事实。“亿星国际”平台的运营按层级设计,最下层是大量业务员,他们遍地寻找可能上钩的市民,向他们吹嘘,鼓动他们注册成为会员。业务员上面是组长,再上面是代理公司的经理,经理上面就是平台公司老总。最顶层则是软件开发公司。“亿星”有两个重要部门:一是财务部门,掌控资金;二是风控部门,悄悄修改数据,操控你输赢。财务部门掌控资金的“入境”和“出境”,非常重要,由核心成员组成。其操作流程是这样的:“入境”,先是客户与业务员联系,准备打款充值(支付宝和微信皆可),转款后,截图发给业务员,业务员把截图发给组长,组长再发给他的上一级经理,经理最后发给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看到后,才把资金加到该客户在平台的账户上。“出境”操作与此类似,同样要层层过关。一般不会允许“出境”,所以盈盈才打死取不出来那100多元。你的钱或者在平台上玩完,或者烂在里面。风控部门有十几个人,一旦发现有客户赚得太多了,立即对他采取风控,俗称杀,又叫杀猪。怎么杀?一般由代理公司的组长发起风控请求,他怎么发?很简单,就在系统里面备注,采用专业暗号,有公司的暗号是“鱼油”,也就是说,只要备注有“鱼油”二字的,就予以风控,让他输。为了便于人员管理,“亿星”招的都是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年龄大的不好控制。”一般来说,这样的平台存活区区两月,很多一个月就倒了,因为大家很快发现是骗局,加速退出,经营者或者被打掉或者关门跑路。为何“亿盛”“亿星”可以持续半年之久?其高明之处在于杀客户(也就是风控)的技巧。内部特别制定规章制度,对客户不能杀太狠,不能一刀“砍”死了,如果哪个杀狠了,还将受到处理。比如客户投100万,第一天杀60万,第二天再让他赢点,然后找机会又杀。这给客户一种想象:输,是因为自己手气不好。客户即使不想玩了,也不会举报。钟秋萍交代:如果客户下单均匀,输赢均匀,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一般不会对其采取风控,一方面可以避免客户投诉(怎么老是输,是不是有诈哟),有时让客户自由玩,我们赚手续费也是不错的;另一方面,风控人员也不必那么劳累工作,不需要忙个不停地改数据,“如果遇到有人利用我们软件漏洞来赢钱的,我们会立即把他踢出去。在风控上,我们要求单对单操控,不准群操,也就是说,不能一次对所有人风控。”傻子才会去群控,那不是要搞死平台吗。按照惯例,分析这样的诈骗案,根本目的是提醒市民不要上当受骗。但为什么那么多人抱着钱汲汲狂狂而去?办案民警认为,是贪婪和无知。这二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深刻的关联性——因为贪婪而变得无知,因为无知而更加贪婪。很多人不知道风控这个秘密,怀揣试一试、赌一赌的心态溜了进来。“亿星国际”的服务器布置得很复杂,目的在于让几万客户使用起来流畅,玩得爽;其交易频率非常高,不断买,不断地赢或输,人的欲望不断被挑逗、刺激,慢慢地,他开始脱离正常轨道,最终对赢钱的欲望演变为对这种欲望的欲望。这是更高形式的享乐,但后果是他可能被玩得唯剩一条内裤。钟秋萍继续交代:经营这种平台,高风险,高回报,前期投入少,只需租间房子,买点电脑、手机,租点服务器,就可以开了。平台主要人员有财务、风控和销售、客服,他们分工配合。开办平台没有想象的那样复杂,三步足矣:先找软件开发公司购买APP(名义上可以交易外汇期货和白银原油等),然后对接第三方支付,第三步就是把对接好的APP软件推广给代理商,这时,该销售人员出马了,他们去找代理公司推广APP。一个销售人员可能联系很多家代理公司。不可或缺的是尽力忽悠,吹得越玄乎越好,因为类似平台太多,竞争当然不小。办案民警提到这样一个情况,在东北某市警方动手之前,深圳警方也有过多次打击,为什么这些人还不收手?他们为何毫不畏惧?原来有这样一个小插曲:钟秋萍经常给销售人员和代理公司洗脑,“不要怕,我们这个公司后台硬得很,没人敢搞我们。过去抓过人,还不是很快就放了。”她甚至告诉代理公司的经理,“我有关系,去年我一个代理公司的人被抓了,一个月人就放了。你不要怕,你可以把我的电话留给你的亲信,他们如果遭了,直接打电话给我,我来解决。”代理公司接着给业务员洗脑:不要怕,后台硬着呢。大家相互洗脑,洗来洗去,就真的天不怕地不怕了。

  抓捕现场现在可以总结这个案子了,不能再耽搁:用一句挺通俗的话——它具有典型意义,新型网络诈骗越来越高科技化。高科技让微交易更具迷惑性和隐蔽性,大众难以辨别真假,警方难以侦破案件,但不得不说,警方的这次成功侦破为今后全国各地打击类似案子提供了经验,宝贵的经验。办案民警认为,案件侦破工作最大亮点是对整个犯罪链条的全打击,从最下面的业务员到代理公司、平台公司、软件开发公司一锅端,类似的案子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打过,但一般只打代理公司,打个半截;最多打到平台公司就到顶了,打大半截,像江北区公安分局这样打到软件技术公司,打得彻彻底底的,实属罕见。软件开发人员也不能逍遥法外,根据《刑法修正案》,他们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微交易犯罪手法低端,平台系统高端。办案民警提到,对“亿星国际”这个平台,软件开发公司舍得花血本,他们真的当成一份事业来做,投入30万元优化,采用了多种新型高端互联网技术,致使真实的数据可以一直隐藏在背后,藏匿在让人永远难以发现的阴暗角落。这是特别令人痛心的地方,科技成为他们惟利是逐的工具。无论从哪个方面说,他们都是败德者。(考虑到多位办案民警工作的特殊,文中没有提及他们的姓名。文中钟秋萍、张毅均为化名。)(原标题:炒汇为何总是亏?重庆警方破获大案,揭秘“微交易”罪恶坐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