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围堵有风险 要顾其他人权利
2019-06-22 19:53:1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星岛日报》6月22日发表题为“参与围堵有风险 要顾其他人权利”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反对修订逃犯条例的学生和网上群组昨发起示威行动,由包围金钟政府总部,扩展至围困警察总部和堵塞湾仔两座政府大楼,幸而没有酿成激烈冲突。参与行动的市民,尤其是青年学生,在以围堵方式表达意见时,要衡量所面对的法律和人身安全风险,须顾及其他市民的权利及对民生的影响。
示威者先在立法会大楼和政府总部外集会,并占据附近道路,其后被引导移师湾仔警察总部,要求警务处处长卢伟聪出来对话,部分示威者则拥到湾仔入境处大楼和税务大楼,在电梯大堂静坐,到晚上集中于警察总部外,阻塞所有出入口。警方有派谈判专家呼吁示威者离开,但没有使用武力驱散,示威者亦没有进行冲击。
人身安全堪虑 或付法律代价
由于警总和政总一样是机要之地,任何冲击行动都可能引起武力驱赶,虽然双方的克制避免了再酿流血事件,不过,参与集会的市民要留意长此下去自己所要冒的种种风险。
最明显的风险是,少数人的激烈行动,会令本来和平的示威骤变为暴力冲突,令现场的和平示威人士陷于险境,面对人身安全风险。
此外,过往经验显示,当示威出现暴力冲突,和平示威者面对的法律风险亦会增加,就算自己没有过激行为,也可能被拘控以参与非法集会等罪名。有法律界人士更指出,即使是和平示威,如果行动堵塞道路,严重影响交通,参与者也可被控公众妨扰、阻街等罪,按照法例可被判罚五百元或监禁三个月,而且留有案底,而煽动者的刑罚就更重。
应保持和平 免市民受干扰
部分有心人士看到示威者面对的风险,感到忧心忡忡,中学校长会已呼吁学生切勿前往可能发生冲突的地区;而天主教香港教区辅理主教夏志诚更表明,非常担心示威青年的人身安全,劝喻大家冷静沉淀,必须以和平公义的方式彰显公义,千万不要使用暴力,并且尽量不要影响到市民大众,因为那样的话,民意很容易逆转。
示威者昨日堵路和包围政府办公大楼,令许多市民没法上班和办事,不少驾驶者无路可行,乘客因公共交通瘫痪叫苦连天。此外,警察总部内有一大批职员不能离开,当中包括孕妇和长期病患者,情况堪虑。示威者争取诉求时,应顾及其他市民的权利,否则会令民情转向。
今次堵塞马路和部分政府建筑物出入口的行动,虽有人表示支持,但也有人反感,认为就算认同示威者的立场,都不赞成他们阻碍其他人的生活。由目前情况看来,包围行动料会持续一段时间,相信多数市民都期望示威者能保持和平理性,并尊重其他人的权利,令大众生活免受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