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增加出路多 沉着应变
2019-07-11 21:44:4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星岛日报》7月11日发表题为“资助增加出路多 沉着应变”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中学文凭试昨天发榜,由于今年日校考生人数进一步下跌,而八所资助大学提供的学额不变,增加了考生获传统八大录取的机会。此外,政府透过向自资院校变相“买位”的机制,令这些院校有部分课程的学费得以大幅降低,这机制在新学年还扩及副学位课程。由于政府是因应社会人才需求来选择“买位”课程,修读这些课程的出路,不亚于部分资助大学的“水泡”学科,同学有更多路走。因此,获边缘分数考生应沉着面对成绩,依个人志向及情况作出选择。
今年考生约五万六千三百人,其中四万八千多人是学校考生,比去年少百分之六,而考获“33222”学士学位基本收生要求的学校,考生共一万九千多人,八大提供的资助学额则保持一万五千个,当中留给联招学生的学额约一万二千五百个,平均一点五人争一位,取录机会有所增加,一些升学辅导员因而鼓励考生选科可以进取一点。
资助副学位 供多元选择
虽然八大取录比例增加了,毕竟仍会有超过三万考生向隅,不少考生料会报读学历获政府认可的自资院校课程。政府近年透过“指定专业界别资助计划”,向个别学位课程提供学费补贴,资助额由四万多元至七万多元不等,变相透过灵活的“买位”安排,来培养社会和经济发展短缺的人才,也增加考生的升学机会。
这项深受学生欢迎的计划,在新学年将扩展到副学位课程,政府提供二万多至三万多元的资助,全部属于高级文凭课程,遍及设计、配药、社康照顾、运动教练、旅游及酒店管理、游戏开发、流行音乐、护理、土木工程等。
这个“买位”计划涉及三千个学士课程学额和二千个副学位课程学额,政府向自资院校“买位”的优点,是比增加资助大学学额灵活性较大,可以因应职场需求而每年调整。对学生而言,不止多了资助课程可供选择,而且这些课程是因应个别行业发展人力需求的估算而提供,故毕业后找到适合工作的机会亦很大。
职训取资历 市场需求大
由于不少大学今年改变收生分数要求和计算方式,考试及评核局将以附加资料方式,列出考生最佳六科及五科成绩的积点分布,考生因应成绩部署改选课程时,有更详尽的资料可供参考,同时却也增加了评估自己获录取机会的复杂性。至于新增的资助副学位课程,亦不能与未获资助前的报读情况比较,原因是获资助后报读情况会较踊跃。考生宜仔细评估。
每年发榜,总是有人快乐有人愁。除了少数尖子之外,大部分考生都没有十足把握会获得院校取录修读心仪学系课程,及早制订“B计划”,可以减少万一原本选科落空时的徬徨,并且尽快争取其他院校课程取录。
就算最后没法读到心仪课程,也不要受近来社会瀰漫的郁结气氛影响,要沉得住气发挥情绪智商和逆境智商,谋画自己的出路。就读大学对个人未来发展固然重要,但并非独一无二的成功途径,近年升学之路已变得多元化,考生可以选择由不同机构和院校提供的专业培训课程,完成后可取得实用技能的专业资历。香港职场对这类专才需求甚大,毕业生就业前景甚佳。
政府将来料会提供更多的“买位”学额,将有助更多青年可以读到与就业需求配对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