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动摇法治 维护等同鼓励
2019-07-16 21:47:0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星岛日报》7月16日发表题为“暴力动摇法治 维护等同鼓励
周日沙田的反修例游行和平进行,但一如过往几次游行结束后的情况,部分示威者在附近道路集结,并与警方发生激烈冲突,最后在商场内混战,酿成多名警员和示威者受伤。这类暴力事件不但持续不断,且愈演愈烈,正严重动摇香港法治和秩序,发展下去将令社会陷入动荡危机,全港市民都受害。
在这严峻时刻,各方都应合力恢复和平、理性和守法,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不过有部分人,包括泛民政党与立法会议员,至今仍不愿与暴力行动“割席”,也未予以谴责,反而将之合理化,并加以维护,这样做等同鼓励,到头来害了参与行动的人。
参与者须付出沉重代价
从近期多次冲突的过程,可以看到一个规律,就是当合法游行和平完成后,部分示威者就违法占据道路,警方为维持秩序,采取清场行动,对方即激烈反击,遂触发冲突,最后一些人被捕或受伤。到下一次在不同地区游行,部分人又应号召重复行动,结果暴力事件没完没了。
对于参与这类行动的人,须有所区分,他们虽然有在网上沟通商讨,但部署与组织的人属很少数,大多数参与者是受“群众心理”驱使,加入违法活动行列。当现场情况变得愈来愈激烈,冲突不断升级,甚至失控,他们须面对的风险也愈来愈大,不但极有可能被捕,给控以极重罪名,付出沉重代价,也会严重受伤,甚至丧命。他们当中许多人,在行动过程中,也许都没有想过行为的后果。
部分示威者受“违法达义”思想影响,相信其行动是为香港好。但他们必须知道的是,香港的社会发展、经济稳定都建基于法治,若法治受到违法和暴力行动冲击,因而动摇,香港所有人都会受损,包括他们自己。为了公众最大利益,社会一定要回复和平,否则前景堪虞。
将暴力合理化不予谴责
要参与暴力行动的人清醒过来,并不是容易的事,因为旁边有些人,包括泛民政党和立法会议员,不断将暴力行为合理化和荣耀化,振振有词说,冲击是为了争取正义诉求,故所作的事都可以接受,应予支持。同时也没有指出不应违法和使用暴力,并处处为这些行为开脱,只指责政府和警方,令示威者觉得受到维护,从而更加理直气壮,遂继续“勇武”下去。
今次沙田商场冲突事件中,泛民议员也抱持这态度,例如本身是律师的公民党议员杨岳桥,就直斥警方不应进入商场驱散示威者,而事前又没有预留足够时间让示威者离开。事实上,警方在一个多小时前已呼吁示威者散去,而警方进入商场追捕违法者,也有法可依。
此外,泛民议员毛孟静被记者问到会否同暴力行动切割时,斩钉截铁表示“民主派再次声明,我们不割席”。他们给示威者打起政治保护伞,客观上令他们更敢于走进暴力险境。
香港局势已呈恶化,正步向危机,各方都须努力制止暴力蔓延,尽早回复秩序,泛民也不能例外,如今应及早改弦换辙,向暴力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