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泛民推崇“勇武” 置青年和香港于险境

2019-09-01 22:06:48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9月1日发表题为“泛民推崇‘勇武’ 置青年和香港于险境”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大批激进示威者昨日继续在港岛、尖沙嘴和旺角等违法堵路,冲击政总和警署,引发比过往更激烈的暴力冲突,投掷的燃烧弹大增,已到了“夺命”的程度。这两个月他们所用的暴力不断升级,泛民主派不但拒绝与“勇武”分子割席,更表示赞许和包容,而幕后鼓动者和一些国际传媒则对暴力加以英雄化,导致这些年轻人崇尚暴力的心态更膨胀,破坏行为因而变本加厉,不但对警察和市民构成极大危险,置香港于极度险境,也令他们自己冒上更大的法律和人身安全风险。

昨天激进示威者的暴力冲击如此猛烈,乃意料之内,因为事前已有人在网上群组中提出要作“终极一战”,预告会动用更多具杀伤力武器,包括燃烧弹和钉枪等,并定出“作战策略”,以更高的武力攻击警察,制造更大破坏。这种勇武抗争的思想,驱使暴力行动不断升级,如不加以强力遏止,势必造成更严重后果。

但是,一些泛民人士却毫不遮掩地对勇武抗争表示支持,成为了有力的助燃剂。占中发起人之一的香港大学学者戴耀廷,就在近日的传媒访问中,明言自己对“勇武”的包容度提高了,赞成“和平、理性、非暴力”与“勇武”力量双结合,因为“以非暴力手法争取民主,却未竟全功”。

“包容”暴力 伤亡风险大增

泛民人士这种心态和盘算,也可见于前法律界立法会议员吴霭仪在一次大专学界联同网民集会上的发言。她直言:“如果今次不是‘和理非’一百万、二百万人走出来、不是勇武(派)坚决地用身体阻止立法通过,世界是不会给我们这么大的支持的”,表明要感谢勇武派的勇敢,换来国际关注。

她把暴力行为淡化为“用身体阻止”,不予强力谴责和阻止,还赞扬“勇武”有功,客观上鼓励了这些青年继续以暴力手段去争取诉求。此外,前立法会议员梁家杰也说过“有时候暴力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意同出一辙。

早前激进示威者瘫痪机场,阻止旅客上机,以及围攻两个内地人,禁锢、欧打、凌辱他们,令社会震惊,纷纷谴责。不过,代表泛民二十四位立法会议员的民主派会议召集人毛孟静,只轻描淡写示威者可能有错,但是坚拒割席,不肯与暴力抗争划清界线。这种“包容”,导致一些年轻人更相信“勇武”有理,采用的暴力程度从而不断升级。这反映于激进示威者近日不断向警员投掷汽油弹,甚至以削尖的铁通攻击警员,而在昨日行动中,他们所用的武力更令伤亡风险进一步提升。

推波助澜 带来灾难后果

本来奉行“和理非”的民主派,不但不去阻止,反而将之合理化、光荣化,只把矛头指向警方武力清场的行动,客观上产生推动的效果,令这些勇武派有更强的英雄感,更加“勇往直前”,更不顾个人危险和法律后果。

一如吴霭仪所言,连串示威冲突惹起国际关注,把事件放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可惜不少国际传媒报道都有预设立场,少谈当中的暴力行为,多谈警方的“镇压”,一些西方国家的政治人物和幕后鼓动者,再利用这些偏颇信息,来针对中国进行政治操作,产生了为勇武派“打气”的作用。

暴力的升级,令警方需要采取更强硬态度应对,来恢复社会秩序,激进示威者则要冒更大的法律风险,甚至随时受伤流血。支持和推崇“勇武”的人士,对这些年轻人和香港整体一同陷入凶险的境地,要负上一定责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