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保疫苗供应 避抢奶粉翻版
2016-03-24 16:03:30 信息来源:星岛日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内地爆出问题疫苗流入24个省市的丑闻后,一些内地社交网站贴出来港接种疫苗指南。爱子心切,实际上已经有内地父母选择在境外替孩子接种疫苗。为免出现翻版抢购奶粉潮,港府要掌握好疫苗库存数据,密切追踪市场需求变化,确保有足够供应,有需要时作出港人优先的安排。
2004年安徽劣质奶粉产生大量营养严重不足“大头娃娃”,2008年河北销售全国的三聚氰胺“毒奶粉”更导致数十万婴孩肾结石,令国产奶粉大失市场信心,内地人纷纷到世界各地抢购奶粉,香港短缺情况尤其严重,导致港妈买不到奶粉而民怨沸腾,至今仍然有非常多内地人购买香港奶粉,当年限制每人带奶粉出境数量的“限奶令”,至今仍未能撤销。
内地疫苗监察疏漏多
疫苗注射同样关系到孩子健康,虽然世界卫生组织指储存不当或过期的疫苗不会引起毒性反应;不过,这些失效疫苗对孩子起不到保护作用,甚至会令接种了的人产生错误的安全感,有病时向医生提供错误资料,延误诊治。
问题疫苗储存环境恶劣,温度又高,透过庞大的销售网络流入多个省市,涉款高达5.7亿元人民币。中央高度关注,总理李克强亲下批示,要各部门协同彻查问题疫苗流向和使用情况,对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对失职渎职行为要严肃问责,绝不姑息,并且要完善监管制度堵塞漏洞。
今次出现问题的,并非政府规定百姓要接种的免费“一类疫苗”,而是如流感针等百姓选择自愿自费接种的“二类疫苗”,由于“二类疫苗”并非由政府统一采购分配,形成一条多重中间人加价的销售链,如其他药品般成为利润丰厚的产业。当中一些滞销的疫苗,会像超级市场处理行将到期食品般减价促销,最后去到接种站时可能已经过期。
保供应充足港人优先
内地已经规定,由今年起生产的药品,每片、每瓶、每针都要附有电子监管码,每个销售环节都要扫描,直到接种者,有问题可迅速侦查和回收。法例有了,但是药监局和卫计委医院体系的电脑系统不能互通,很多医院根本就没有扫描,监察功能大失。
内地家长要确保子女接种到有效的疫苗,是完全合理的。究竟会否导致大量家长带子女来港接种疫苗,有待观察。本港只要供应充足,不必排拒,私家医院和诊所更可以视为“商机”,前提是不能影响港人接种疫苗的机会。
港府须准确掌握公私营医疗机构的疫苗存量,确保足以应付需求,如果非港人向公立母婴健康院预约接种疫苗,院方除了要向他们收足全费,更要分队处理,确保港人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