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黄坤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

2017-12-22 16:38:48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黄坤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 ——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全党全社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和中外读者见面了。这本书连同2014年9月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为全党全社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提供了权威教材,为国际社会增进对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了解提供了一把钥匙。

毛泽东同志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高高举起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是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这一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

这一思想是谱写马克思主义新篇章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显示出强大生命力,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做到既不忘老祖宗、又讲出新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以“8个明确”“14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一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突破性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这一思想,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战略和战术相一致,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力。

这一思想是立足时代引领时代的科学理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展现力量的时代舞台。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我们能够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这一认识与实践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和历史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坚定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当代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伟大斗争呼唤着新的理论指引,新的伟大实践推动着理论创新步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这样的伟大时代中应运而生、在独特的中国实践中顺势而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进程中开创的,最重要的标识就是创立和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以其深刻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鲜明的战略性前瞻性,从根本上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也必将有力指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归结起来,新思想与新时代相生相成、共进同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的实践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孕育并走向成熟的,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一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开启和引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发展。

这一思想是扎根广袤中国大地上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这种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于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立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伟大实践,聚合了13亿多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具有无比深厚的现实基础、十分鲜明的实践特色。这一思想坚持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大智慧谋划大格局,大手笔续写大文章,是实践探索、经验总结、理论升华凝结而成的思想结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立足于现实的中国,又植根于历史的中国,以中华文明为源头活水,从5000年文明中承继人文精神、道德价值的精华养分,从历朝历代的治乱兴衰中总结安邦治国、经世济民的历史智慧,从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中探寻民族复兴、民富国强的客观规律,是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思想成果,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这一思想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宏伟目标,贯通党的使命、国家的前途、人民的福祉、民族的命运,贯通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成为当今时代最富中国味、最具中国魂的科学理论。

这一思想是写在亿万中国人民心中的科学理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是为了人民。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能够深切感受到,“人民”二字强调得最多、分量最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人民至上论”,是引领亿万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人民幸福论”。这一思想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人民立场,初心是人民、使命是人民,把人民作为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把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最根本的指向依归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居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提出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质朴的情感底色就是人民情怀,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着眼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聚焦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为人民代言、为人民立言的科学理论,是人民利益、人民心声的集中表达,得到亿万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凝聚和激发了全体人民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这一思想是观照人类共同命运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从中可以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国际舞台上的大国领袖对国际形势的深刻洞察,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创见。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在这样一个世界发展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政治家和战略家的恢弘视野、战略思维,鲜明提出一系列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张,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提出并深刻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阐明了中国的安全观、发展观、义利观、全球化观、全球治理观,提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一思想基于中国实践和中华文化,提出了解决人类问题、建设美好世界的独特创见,占据了人类道义制高点,凸显了中国特有的大国风范、大国担当,体现着世界各国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汇聚着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最大公约数。国际上关注中国的各界人士通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循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可以找到破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管用的密码密钥,就可以发现既能够加快发展又能够保持自身独立性的现代化新途径。

这一思想是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深切感受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最突出的特征,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鲜明的特色。这一思想着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提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强调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深刻揭示了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揭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所系、利益所系。这一思想着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克服“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明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构建起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符合时代发展和长期执政要求系统完备的党建理论体系,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这一思想紧紧围绕完成好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深刻把握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体现了“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坚强意志,体现了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相统一的高度自觉,在管党治党实践中引领了党的革命性锻造,实现了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极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加强思想理论武装的首要政治任务。必须坚持学懂、弄通、做实,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切实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一重要著作,准确把握精神实质、领会核心要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通过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增进高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忠诚维护核心、坚定看齐核心,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学习这一思想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贯通起来,同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贯通起来,同掌握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贯通起来,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上下真功夫苦功夫。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研究新问题、迎接新挑战,更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创造新作为、建功新时代。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20日 06 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