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经济增长靠”新” 港须借力内地

2018-01-19 14:05:00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1月19日发表题为“经济增长靠”新” 港须借力内地”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经济增长靠”新” 港须借力内地

国家统计局发表去年全年经济数据,显示内地经济七年来首次加速增长。此前一天,深圳又公布去年经济总量,可能首次超越香港。这些骄人表现,很大程度来自科技及经营模式创新爆发出来的贡献。本港更需要抓紧这方面的机遇,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港府预计本港去年经济增长达百分之三点七,是六年来最高。不过,内地去年增长则达百分之六点九,增幅比前年高两个百分点,是二〇一〇年增长速度呈”L形”持续放缓以来,首次加快。统计局形容去年经济总量、就业、通胀和国际收支四大宏观指标”稳中向好,好于预期”。

至于深圳,去年经济增长更高达百分之八点八,生产总值超过二万二千亿元人民币(逾二万六千六百亿港元),而香港生产总值则不逾二万六千亿港元,应验了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去年三月向港区人大代表作出的预测。

深产值超港 港人难自满

港人聊堪”告慰”的是,按人均生产总值,本港仍然远比深圳为高,但是本港如果因而自满,不思进取,以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深圳速度”表现,终有一天本港连人均产值都会被深圳追过。

展望今年,由于美国减税和加息缩表,导致全球资金流动欠明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又关注内地债务庞大,相当于生产总值两倍有多,尽管外资年初涌入A股市场,导致上海证券综合指数连升十二个交易日,港股亦升破历史纪录,昨日冲破三万二千点收市。不过,全年变量仍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把未来三年的工作重点,放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本港也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但是不能只采守势,还要积极促进经济增长。

即使对内地统计数据存疑的外国分析员,亦估计今年内地经济至少有百分之六的增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昨日公布数据时,把促进经济增长的”四新”,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上新产品和新动能两项,形成”六新”。

吸创科巨企 须政策扶持

内地凭借雄厚的资金和人才库,积极推动创新产业,手机支付所形成的新消费形态和市场机遇,港人耳熟能详,在人工智能这个应用创科热点,中国的技术发展仅次于美国。

毗邻内地这经济巨人,本港享有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在创新方面更应加紧与深圳合作。现时深圳有大量创科巨企,包括令本港股民如痴如醉的腾讯。过去深圳藉邻近本港之利大搞经济改革突围而出,今天香港也可以藉邻近深圳之利而加速创科发展。

香港面对土地和人力资源的限制,港深河套科技园有助突破这方面的瓶颈,奈何单是土地平整,都要三年后才交到第一块地,新加坡和深圳在发展创科方面,政府都远比香港主动,港府官员须改变思维,透过政策扶持,加快吸引大型创科企业,合作推动本港创科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顶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