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教育加管控 扭转酗酒年轻化

2018-02-04 11:13:21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星岛日报》2月4日发表题为“教育加管控 扭转酗酒年轻化”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一个在英国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回港的二十四岁青年,醉酒后与女朋友争吵,将她推倒地上,扯她头发又砸毁她的手提电话,前日在法庭被判接受感化。由于留下案底,他在法律界发展的前途势必大受影响。这只是本港青年酗酒情况的冰山一角。

就在这个青年被法庭判罚的同一天,一个十六岁青年,酒后从家中拿取菜刀上街,随意找一个素昧平生的巴士司机来斩,幸被警方制服带走,调查他除醉酒外有没有滥药。

一个本有专业前途的才俊,一个辍学少年,同样被酒精所累。

现时社会上饮酒的人多了,衞生署调查显示,二○一四至一五年本港人口饮酒的比率达百分之六十一点四,比十一年前大增八成。有接受酗酒求助组织分析,一二至一七年的逾百宗个案中,求助者五分之一是不足三十岁的年轻人。

世卫列致癌 港警惕性低

最能够反映港人饮酒风气比以前盛行的,莫如超级市场用上大量货架摆卖红酒,这与本港的饮食文化改变,有很大关系。老一辈借酒佐膳,主要是烈酒送中菜,现时则基本上是以餐酒送西菜,还有宴会喜庆,以前多饮汽水和啤酒,今天也多了人选择红酒。

自从当局减免红酒税以后,本港以酒佐膳的文化大为普及,每年美酒佳肴节其门如市。此外,愈来愈多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年轻一辈,亦沾染了以酒会友的社交文化,中环湾仔一带的饮酒场所,成为不少这类专业才俊的「蒲点」。

卫生署署长陈汉仪曾经表示关注本港饮酒人士比率大增,指出饮酒是导致二百多种疾病(包括肝病、癌症和中风)和损伤的成因。世界卫生组织辖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酒精为第一类致癌物。

这只是纯粹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分析酒精的遗害,尚未包括酒后乱性可能对个人心灵、家庭以致事业上的损害,不止害己,而且害人。酒后驾驶和酒后失身是常见的事例。

由于饮酒交际、饮酒佐膳的文化已在社会根深柢固,要社会全面戒酒,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但是至少要社会多了解饮酒所含的健康风险和社会代价,让大家提高警惕而知所节制。

避免陷酒惑 从小要教育

酒精、毒品和香烟都能够使人上瘾,本港社会对毒品、香烟的遗害,警惕性较高。市民自幼已经在学校接触到禁毒抗烟的讯息,甚至由下一代影响到上一代,不少孕妇为免影响胎儿而戒烟,也有男士经不起子女的要求而戒烟,每个烟包甚至规定要印上致癌警告。大家亦知道吸毒犯法,藏毒贩毒例必遭法庭重判,部分中学又推行验毒措施。

社会对酗酒问题则重视不足,不少人觉得餐酒不像烈酒易醉,放下了戒心,烈酒浅尝即止,餐酒却一杯接一杯,最后还是醉倒收场。学校亦很少述及酒精遗害,不像一些禁毒反烟教材内容令人「触目惊心」。在酗酒年轻化的趋势下,本港应该加强教育,令市民自幼对饮酒风险有清晰的认识。

由于社会对酒精遗害的意识不强,对一些旨在保障青少年免陷酒惑的法例和措施,也就不那么严谨执行,对青少年买酒监控不严,部分青少年更误以饮酒为成熟的象征,当局须在教育宣传和法例监控方面双管齐下,扭转酗酒年轻化的趋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