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免陷血荒危机 吸青年做”给血族”

2018-02-09 15:32:56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2月9日发表题为“免陷血荒危机 吸青年做”给血族””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去年捐血人次少了约百分之五。人口老化增加了输血治病需求,可是体格合乎捐血要求的市民却减少,尤其令人关注的是去年首次捐血者少了百分之八,连跌几年,红十字会须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确保不断有新血补充。

红十字会向全港医院免费供应血液救人。近年红会血库告急、呼吁市民快去捐血的次数,比以前频密了。去年红会血液收集量减少约百分之五,打风和天冷日子多,影响市民的捐血意欲,只是特殊原因,更重要的是要找出首次捐血者连年减少的基本原因,从而对症下药。

港人十六岁可以开始捐血,中学向来是红会招募新血的场所,不少市民就是在中学时期与众多同学一起献出第一包血,培养成日后自动自觉持续捐血的好习惯。六年前中学学制由七年缩减到六年,中学生捐血人数几年间剧减四成半,虽然学制改革影响已经稳定下来,但是仍然要面对适龄中学人口的下跌。因此,开拓其他青年人的血源,日益重要。

查探根由 痛击网上中伤

可惜,去年红会从首次捐血人士收到的血液,比前年少了百分之八。红会调查原因,其中一个因素是青年人觉得捐血没有实时成效感,正考虑是否仿效澳洲,当所捐血液实际用了作救人时,用短讯通知原主人。

不过,今时今日不止新登记捐血的人少了,连新登记捐赠器官的人都少了,有关方面就要深入了解,年轻一辈在饱受呵护的环境下长大,会否比较自我中心,体质是否比较差,家长是否比较少鼓励,甚至对捐血的认识是否比较贫乏。

尤其是今天青少年多用网络世界沟通,而网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流传对红会捐血服务的错误甚至恶意信息,例如称红会把血液卖给内地,就算红会再三澄清所有血液皆免费供应本地医院,谣言始终不止。

共享文化 捐血最能体现

更加恶毒的网上挑拨,是指红会免费向私家医院供应血液,是益了来港治病的内地富豪。红会的救人对象,不分贫富、籍贯和地域,在战时就算敌人受伤,医生都一样施救,这体现了人性的光辉。那些以挑拨两地矛盾来打击市民支持捐血的人,无异自贬人格。

况且,这些内地来港治病者,只占全港输血人士的极少部分,如果因此不服气就拒绝捐血,就如因联合医院误令邓桂思肾衰竭而退出捐赠器官,最受打击的是其他需要输血和移植器官的病人。

红会今次以”给血同盟”的新包装,吸引市民捐血,由于粤语与”吸血”同音,网络上够抢眼。当局以后还需要更多吸引网民的手法,来宣传教育,尤其是近年多了内地青年来港读书和就业,他们在内地没有受过捐血教育,红会更应罗致他们做”给血族”。今天社会流行共享文化,甚至有巨企藉此作商业经营,捐血救人,才是共享文化的真正体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