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网消息:《星岛日报》3月30日发表题为“筑战线逼和 中美贸易避俱伤”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美国延长向逾千项进口自中国的产品征收关税的民意咨询期,变相为中美提供了较长的磋商时间来避免贸易战,市场稍舒一口气。要留意的是,就算中方透过进一步开放市场,给予美国放弃征税的下台阶,谈判过程仍难免跌宕起伏。
美国总统特朗普觉得全世界都透过”不公平”的贸易协议来占美国便宜,就任后除了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面进展协议》(TPP),还连筑几道战线进攻现有安排。现时的三道主要谈判战线,包括与加拿大和墨西哥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议》,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开征钢铝关税,逼使欧盟、日本等向美国商讨寻求减免,以及动用知识产权《三〇一条款》,签署备忘录要向一千三百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以最后这条战线对市场震撼最大。
中美两大全球贸易巨头打起贸易战,不止会两败俱伤,而且会祸及其他市场,特朗普上星期签署备忘录消息一出,全球主要股市即大挫。
留反击余地 华反应克制
中国态度是不希望打贸易战,原因是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但是也不怕打贸易战,避免让美国觉得以战相逼就能得到中国毫无保留地让步。
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后不久,中国宣布将对价值三十亿美元的美国水果、猪肉、葡萄酒、无缝钢管及一百多种商品征收关税,估计占美国对华出口总额约百分之二,企业各界可在本月底前提交关于报复性关税的看法。
现时中美双方都在构筑战线的阶段,并未正式开战,而且中国更应美国邀请,进行谈判。比起美国的六百亿美元征税列表,中国的列表相当克制,留有相当庞大的加额空间。
美国企业大为紧张,一方面向中国政府游说不要把自己出口的项目列入列表内,另一方面又游说美国政府,不要把自己进口的项目列入列表。
动作陆续来 美忌华科技
美国官员表示,会以计算机计算,找出对华杀伤力最大、对美国消费者影响最小的项目列入列表,可能针对”中国制造二〇二五”计划中列出的十大高科技产业。美国贸易代表处最迟在下星期五就要提交清单,之后的咨询民意期,由本来的三十天延长至六十天。换言之,美国”列阵”后,中美至少还有两个月的时间,透过磋商来避免开战。
中国国务院三年前推出”中国制造二〇二五”方案,包括5G等新讯息技术产业、人工智能机械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航天装备等。美国政府除了有意纳入今次征税清单来削弱其竞争力,还要限制中国企业投资美国相关企业。
现在中国应邀与美国谈判,特朗普基于选战考虑,制造一轮紧张局面后,很大可能从中方得到一些让步后即见好就收。不过,就算这场贸易战打不成,美国对中国在高新科技发展的顾虑,仍然会有形形色色的大小动作,以图削弱中国在这方面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