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网消息:《星岛日报》4月16日发表题为“经济大融合 国安不放松”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全国两会闭幕之后,新一届中共中央港澳协调小组领导人终于明确,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常务副总理韩正担任组长。这一人事布局折射出中央治港思路,希望香港发展经济,投入粤港澳大湾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但切不可以为北京政治方面会放松,在打击“港独”、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中央将更加坚定。
中央港澳协调小组是二〇〇三年大游行之后催生的机构,过去两任组长在党代会闭幕之后马上明确,这次则迟了半年。外界原本以为萧规曹随,由全国人大委员长栗战书接手,结果却是韩正。
过去五年,香港爆发占中运动、旺角暴乱,出现“港独”思潮,局势一度风高浪急,中央展开强力反击,发表白皮书,明言对港拥有全面管治权,并颁布“人大八三一框架”,为政改定调,后来又透过释法,将港独分子逐出议会。
遏制港独 中央稳住大局
这是激烈斗争的五年,结果是中央稳住大局,最近的立法会补选结果也是一个佐证。正是“香港形势已发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好转”,“中央稳控香港局势的治理能力得到充分彰显”(港澳办发表于《求是》文章),增添了北京治港的自信,开始调整思路和人事布局,斗争不再是主旋律,“融入”成为关键词。由负责“一带一路”及大湾区工作的韩正主管港澳,就是希望加强协调统筹,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从而促进人心回归。
以制定完善便利港人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例,譬如长居内地的港人税收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包括各级政府和部门,由常务副总理韩正挂帅,有助打破各自为政。可以预料,在他的强力推动下,未来中央还会出台一系列政策,便利港人在内地发展,让港人享受同等待遇,增强对国家的向心力。
一张一弛、刚柔并济向来是北京的治港之道。如果认为中央在全面管治权会有所松动,那就大错特错。根据本报报道,港澳协调小组四名副组长,包括政治局委员杨洁篪和国务委员王毅都来自外事系统,显示中央将香港问题置于整个国际格局之下,不容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的活动。
国际风云诡谲 高度警惕
当今的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尤其是中国崛起之后,触动美国危机感,遏制中国已成为华府主流,最近更酝酿对华贸易战。在这种形势下,中央对西方国家打“香港牌”高度敏感,对“港独”与“台独”合流高度警惕,亦因此穷追猛打在台湾倡导分离意识的学者戴耀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通过之后,把每年四月十五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作为特别行政区的香港,昨天也首度响应举办研讨会,中联办主任王志民和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同场亮相。王志民除了痛批激进分子传播“港独”,甚至跑到台湾及海外,与分离主义势力勾连,还再度提醒,“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等问题上,香港的制度还不够完善”。
这在在显示即使由主管经济的韩正主管港澳,中央仍然要求香港必须履行宪制责任。也就是说,《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避无可避,不能再遥遥无期。不论是特区政府或民间社会,对此都须有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