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日报》4月28日发表题为“两韩有共同利益 消除美掀战借口”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韩国分裂六十五年来,首次有朝鲜领袖踏足韩国土地,与韩国领袖会谈,并发表《为促进朝鲜半岛和平、繁荣、统一的板门店宣言》,向半岛和平及无核化的目标,迈开了历史性的一步,能否落实目标,下一步就要看中美的反应。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和韩国总统文在寅在板门店“和平之家”的历史性会晤,关系着两韩的共同利益,就是不让美国有任何借口,令朝鲜半岛成为战场,两韩即使短期内未能统一,都能够在和平环境下发展经济。
南朝鲜在一九五三年签署停战协定,但非和平协议,技术上而言两韩仍然处于战争状态。今次《板门店宣言》,定下争取今年内宣布结束战争状态的方向,并且为构建牢固的永久性半岛和平机制,努力促成两韩和美国或加上中国的三、四方会谈。
文在寅去年上场,一扫上两届政府对朝鲜的鹰派作风,金正恩今年抓紧韩国主办冬季奥运会的机遇,主动展开连串和平攻势,客观效果是削弱韩美军事同盟,要是能够实现半岛无核化及签署和平协议结束战争状态,美国就没有借口强行透过军事行动来推翻其政权,朝鲜半岛得免成为生灵涂炭的血肉战场。这不止符合朝鲜,也符合韩国的国家利益。
半岛和平搞经济 对华有利
和平环境将有利两韩合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朝鲜要长治久安,稳定政权,不能单靠军事等方面的高压管治,还要靠摆脱贫困,提高国民生活质素,让百姓归心。
无论是发展核武加强阻吓力,还是改革开放令国家富起来,金正恩都有不同时期的中国作为借镜,就如开放初期中国内地借香港之力进行现代化改革,朝鲜亦希望透过韩国的经济实力和现代化管理,发展经济。
至于韩国,除了“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亦希望利用朝鲜的廉价人力和土地资源,以及庞大的潜在市场,作为壮大本身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特别是近年韩国经济低迷,极需要增长新动力。
在已故韩国总统金大中向朝鲜实施“阳光政策”的年代,朝鲜开放了开城工业区予韩国厂家经营,这个安排后来视乎两韩关系时好时坏而出现不少波折,今次《板门店宣言》以实现经济平衡发展和共同繁荣为目标,为基建以至其他领域经济合作带来憧憬。
无核化进程 视特金会结果
对中国而言,两韩和平,军事上减少美国透过干预来进一步牵制中国的借口;经济方面,作为朝鲜最大的经贸伙伴,中国可以扶助其经济增长中得益。
现阶段最大的不明朗因素,在美国的态度。金正恩累积了足够的核力量作为谈判筹码后,改变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针锋相对的态度,提出无核化的目标,以及容忍美国继续在韩国驻军及举行军事演习,解除与美国进行峰会的最大障碍,经韩国穿针引线,预计两人最迟在六月碰面。
朝鲜上星期宣布停止核试,废弃北部丰溪里核试验场,不主动使用核武,以及不转移核武和技术。这与美国要求解除核武,仍有距离,而无核化又与美国解除对朝鲜经济制裁挂钩,涉及复杂谈判过程和监察落实安排。
当年两韩休战,签订协议的一方是包括美国和韩国的联合国军,另一方是中国和朝鲜,《板门店宣言》已定出文在寅今秋访问朝鲜,双方能否达成《宣言》宣示的今年结束战争状态的目标,就看今夏的特金会能够谈出甚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