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网消息:《星岛日报》6月5日发表题为“促发展商清货 难转楼价预期”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政府快将决定是否征收一手住宅单位空置税,发展商近日也加快了推售货尾步伐;不过,无论全新盘还是货尾盘和二手盘,成交价仍然相当进取,主要因为增辟土地议而未决,楼市仍然有强烈的供不应求心理预期。
差饷物业估价署的最新数据显示,楼价连升二十五个月,迭创新高。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发表《预算案》时透露,当局研究向空置一手单位征税,指出政府虽然增加土地供应,但是有九千个新单位建成后而未出售。
当局希望以此施压,令发展商尽快推出已建成单位,免得增建出来的单位拖延推出市场,令当局的增加供应努力成效打折。陈茂波昨日进一步透露,有关一手楼空置税的研究已接近尾声,会尽快作出决定和公布。
空置税之议 遭难觅地掩盖
他指未来三至四年的一手私人住宅单位总供应量,会维持在九万六千个的高水平,而土地供应可建单位,会略超过政府订立的每年一万八千个单位的目标,单是本财政年度,私楼全年潜在供应量已达二万五千五百一十个单位,未来五年每年平均落成量达二万零八百个,平均比过去五年多五成。他又提醒市民,本港利息将跟随美国利息上调,要小心衡量风险。
不管是供应增加,还是利息上调,市场都觉得这是旧调重弹,就算有空置税之议,今年头四个月楼价仍升近百分之六点六,而且四月按月升幅达百分之一点八四,比前三个月为快,楼价已经升到九七年高峰的一倍有多。
空置税令发展商近日多推了楼花和新楼货尾放售,但是发展商开价相当进取,有的加推单位售价比上一批贵一成有多,即使如此,销售情况仍然非常热烈;至于二手市场,无论是私楼、居屋还是公屋,都持续出现新高价,各区不断创出新楼王。
扭转市场心理 须大增供应
究其原因,是市民到现在仍然看不到当局有何增辟土地的善策,政府卖地又持续出现新地王,连传统本地发展商,都以高于市场预期的进取价抢地,更加刺激市民觉得日后土地会供不应求,楼随地贵。今天市民置业购买力指数已经升至七成,不少人仍然不惜咬紧牙根,连父母的积蓄都动用来入市。
政府虽不断提出数字说明私楼供应会增加,但是市民的感觉却是土地供应紧绌,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提出十八个辟地方案,供社会进行“土地大辩论”,多个能够大量增辟土地的方案,都要面对庞大的反对声音,令市民觉得政府难以克服增地困难。
即使最后政府有所定案,还要花相当长时间部署和落实,到真正建成楼宇,时间就更长,市民看不到中期供应有大幅改善的可能。要扭转“今天不买明天更贵”的心理预期,令楼市降温,政府必须让市民相信觅地有计可施,且能雷厉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