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网消息:《星岛日报》6月12日发表题为“铁窗纵难捱 暴动不可轻判”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在旺角暴动中一举成名的梁天琦,昨日在高等法院被判入狱六年,付出沉重代价。
二〇一四年的大年初一,时任本土民主前线发言人的梁天琦及黄台仰,在旺角暴动中出尽风头,整件事还被一些西方传媒美化为“鱼蛋革命”。崭露头角的梁天琦一下子人气急升,在立法会新界东补选赢得一成半的选票,大批“伞后一代”受鼓舞而参选各级议会。
那次若非单议席补选而是多议席比例代表制,以梁天琦当时所得票数,已经足以晋身立法会。梁天琦以此为目标,在一六年参选,不过因为其港独言论而被取消资格,不但无法晋身议会,还要为自己在暴动中的暴力行为,沦为阶下囚。
部分到法庭支持他的人士,昨闻判大为叹息,有英国政客亦表惋惜,甚至和部分本港泛民主派政治人物,把焦点引向《公安条例》。不过,暴力伤人,犯法就是犯法,不能因为政见不同就可网开一面。
群众上当凶残袭警
至于有人把整件事归咎于政制和社会不公,虽然社会环境可能构成一些人的犯罪因素,但是指一切都是“社会的错”,是为犯罪行为推卸罪责。
实际上,整场旺角暴动的触发点,是连串的谎言,所谓维护本土小贩文化,只是发动者为煽起骚乱制造的借口。旺角暴动至今已经有二十八人被定罪,早前的案件只在下级法院审理,今次是首宗在高院审讯,而且是首次详细公开事发经过,协助陪审团理清事件的脉络,本来主要关注警察开枪的市民大众,得以了解当时暴徒如何人多势众向警员施袭,不止从远处掷砖,更是围着倒地的警员用硬物重击。
当日号召群众进击警员的口号,是指执法队伍驱赶在现场无牌摆卖的小贩。法庭审讯却显示当日的小贩管理队伍,根本没有任何驱赶和拘捕小贩的行动。由于这与暴动主催者原先构思的“剧本”不符,令早已预备好口罩和武器的主催者只好虚构剧情,刺激现场群众及呼吁更多人涌来“勇武抗争”。
英判暴动犯不手软
部分传媒只听煽惑者片面谎言,就美化这次行动是“鱼蛋革命”,而一些本港和外地政治人物,亦对这些不满建制而诉诸暴力的人士表示同情,认为判刑太重。
其实在二〇一一年,因为伦敦一宗警察开枪射杀可疑黑人而引发的多个城市暴动事件中,虽然也有政客归咎于“社会的错”,但是英国法庭就表明,即使触犯比暴动罪低一级的“暴力扰乱秩序”罪行者都要重判。当年拘控约一千三百人,部分裁判署通宵轮班处理提讯。由二〇〇六至一六年,四十个触犯暴动罪者平均判囚五年三个月。
梁天琦当年赢得不少选票支持,显示其领袖魅力,由于走上暴力歪路而入狱,固然令人觉得可惜,但是,如果指他有政治理想就可减轻刑责,就是会把更多年轻人推上歪路的另一个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