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堵枪管漏洞 不容枪械文化植根

2018-06-27 17:15:57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6月27日发表题为“堵枪管漏洞 不容枪械文化植根”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港岛鰂鱼涌公园内四个高龄兄弟姊妹,疑遭外甥女为争产而枪击,致一死三伤,令人震惊者,不止是其血腥手段,还有香港这个非法枪械绝迹多时的社会,竟然有普通市民光天化日在公众地方持枪行凶。

本港的争产纠纷随着社会富裕而增加,但是极少酿成血案,涉及枪杀的更绝无仅有,原因有三:

一、争产者往往是一家人,有其亲情顾虑,而且知道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令自己身陷囹圄的代价,有钱都没有自由来享受。

二、香港有公信力高的司法制度,争产者就算气愤难平,都不必诉诸暴力,而是交予法庭来解决。

三、本港枪械管制严谨,普通人绝难拥有枪械,执法人员携枪亦有严格指引,民间人士可以透过枪会持有枪械,但必须存放在枪会,就算如今次被捕女子般任职保镖,都不得带枪回家,形成民间社会从无持枪了结私怨的客观环境。

向来枪击案只涉劫匪

以往本港发生涉及枪械的罪案,除了是少数“枪痴”私藏“军火库”被捣破外,全是匪徒持黑枪打劫,两个月前病逝的“一代贼王”叶继欢,早年就是凭持自动步枪连环打劫观塘金行而轰动全港。只有黑道中人,才知道找枪的非法门路。

这两年本港已经没有发生贼人持真枪打劫的案件,最近一宗要追溯至二〇一五年三月,独行枪匪由广东来港,行劫尖沙嘴一家表行,枪伤总经理,本港和内地警方合作,一个月即破案,人赃并获。

本港近年劫案大减,原因是内地和本港市民就业机会充足,毋须为温饱铤而走险,电话和网上骗案提供了不需要拼命的非法生财途径,从中骗得的金钱可能比打劫金行更多。相比之下,张罗枪械去打劫,所冒风险代价与收益愈来愈不相称。

检讨私人保镖业规管

可是,持枪行劫案销声匿迹之际,却发现持枪了结私人恩怨的凶案。以本港管制枪械之严谨,一般市民难以接触和拥有枪械,今次被捕女子任职保镖,可能因为职业关系,有门路取得案中检获的曲尺手枪和五十发子弹。

当局须追查枪械来源,把案中枪械提供者亦绳之以法,以及检讨对私人保镖行业的规管,研究须否引进机制评估入职者心理质素,堵塞任何可以导致枪械滥用的漏洞。

本港治安之佳驰誉国际,发生枪击案后,时在北京的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实时强调,去年本港每十万人口才有七百五十八宗罪案,是七十年代以来最低。根据警方统计,去年罪案数字比前年下跌百分之七点六,是一九七五年来最低,当中暴力罪案数字更创下四十五年新低。

美国经常发生警民枪击事件,皆因枪械易得,近乎泛滥,本港应引以为鉴,不可让任何以枪械了结私怨的文化植根,对枪械的管制应精益求精,堵塞任何漏洞,保障市民安全和国际美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