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不但令内地股市急挫,连累港股大跌,人民币亦持续贬值,实体经济未大受影响前,金融市场先受冲击。
本港恒生指数近来反覆下跌,至昨日以二万八千三百五十六点收市,比本月高位跌近一成,已跌破“牛熊分界线”,“魔笛”开始吹“熊踪”,市场更添压。不过,内地股市跌幅更大,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先后失守三千、二千九百点大关后,昨日中段一度连二千八百点也跌破,之后反弹至二千八百一十三点收市,比今年一月底的高峰下挫了两成。
内地股汇齐挫,人民币兑美元至今连跌五天,短短日子已累挫百分之一点九,曾创下去年初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比本月中的高位贬值了百分之三,创下半年新低,期间升幅全遭抹煞。昨日人民币跌至一百港元可兑八十四点二二元,一美元可兑六点五九元,有悲观预期指人民币兑美元可能跌破七算。
资金涌向美元 大势所趋
人民币兑美元下跌,有其国际金融市场大气候因素。美国经济向好,联邦储备局加息,吸引投资者从新兴市场调动资金转回美元资产,导致新兴市场股汇皆挫,虽然美股在贸易战阴霾下调整,但是幅度远逊新兴市场,而美国国债孳息由升转跌,显示投资者把资金由股市转去债市。
不过,人民币近日不止兑美元下跌,兑一篮子货币也下跌,原因是中国处于贸易战的风口浪尖,而五月份经济数据欠理想,特别赖以中和贸易战影响的内部需求增长都有所放缓,以致即使美国加息,中国人民银行不但没有跟随加息来稳住人民币汇价,反而透过定向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向市场释出七千亿元人民币。
贸战影响金融 未雨绸缪
人民币息口比美元高,由于美国加息后人行反而降准,中美息差收窄,再加上人民币贬值预期,削减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部分市场人士还担心人行会故意“放水”,透过贬值来对应美国掀起的贸易战。
以往中国政府在人民币贬值百分之三左右时会出手托市,这阵子则显示其容忍度扩大了;不过,目前人民币值的起跌还是处于守势,而非反击美国。中国政府势必考虑,若以人民币大幅贬值来作为贸易战武器的代价,就算加强防范资金外逃,但是不利人民币作为国际投资和储备货币的目标。金融市场会否燃起战火,取决于美国。
中长期而言,人民币仍然有其稳定的实力,包括中国经济仍然有相当韧力,增长续跑赢美国,而“A股入摩”等金融市场开放措施,会续吸引更多国际资金投入人民币资产。短期而言,人民币升跌仍视乎中美贸易战的发展。现阶段贸易战场虽未伸延至金融方面,但相信内地和本港都会未雨绸缪,筑好备用防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