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相争 中国谋渔人之利
2018-07-16 21:50:3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星岛日报》7月16日发表题为“美欧相争 中国谋渔人之利”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美国总统特朗普欧洲之行仍保持其一贯本色,带来“特”式风雨,既批评德国做俄罗斯“俘虏”,又点评英国“软脱欧”不符合民意。特朗普对欧洲表现自大,无意改善关系,与中国总理李克强早前访欧的与人为善,形成强烈对比。
特朗普此行首站是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出席北约峰会,在会晤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时,指德国进口天然气多达六至七成来自俄罗斯,并支持兴建波罗的海输气管,形容德国已成俄罗斯俘虏,对北约是坏事。
出口油气是俄罗斯最大财源,美国一直千方百计阻挠,特朗普就指斥德国等北约国家“有钱买石油,却无钱给北约”,美国正保护他们,但当中多国却向俄罗斯库房“进贡”数十亿美元,非常不公平。
特朗普还要提高“保护费”,要北约国家把花在国防方面的开支,由协议的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二提高一倍,“霸凌”气势一时无两。
美煽风点火 华与人为善
到了英国,特朗普在接受《太阳报》专访中,批评首相文翠珊不理其建议而走“软脱欧”路线,指英国与欧洲太紧密会“杀掉”英美达成自由贸易协议,还盛赞因不满“软脱欧”而辞去外相职的约翰逊可以做个“伟大的首相”,为保守党内“逼宫”加柴添火。虽然他后来大改口风盛赞文翠珊,又指早前的批评她的报道是“假新闻”,已难免令英国人心中留下一根刺。
美欧虽然是盟友,但美国绝不会让欧洲超越美国,高嚷“美国优先”的特朗普,就更加高高在上,继续要欧洲依附于美国利益,在政经军事方面相对于美国保持弱势。
至于李克强上星期的欧洲行,先到保加利亚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议,建议合作设立“十六+一全球伙伴中心”,即十六个中东欧国家加中国,又签署了二十多项合作协议。
争取欧中立 免遭打冷枪
到今天,当特朗普由英国去芬兰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就任后首次峰会之际,中国则在北京与欧盟领导人进行中欧峰会,在特朗普到处掀起贸易战之际,经贸议题将成为重点议程。
美国现时分两线与欧盟和中国进行贸易战,虽然中国希望在贸易战上联欧抗美;然而,欧盟本身的企业亦对中国的知识产权措施有抱怨,故此中欧难以组成联合阵线,实际上,欧盟无论在军事、文化等方面,都与美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可能完全倒向中国一边。不过,只要中国能够得到欧盟同意保持中立,而非如外长王毅所担心的“背后有人打冷枪”,已可破除遭欧美围攻的威胁。与此同时,当大家与美国贸易交往走下坡,就会驱使中国与欧洲在经贸和科技方面有更多合作,成为中国发展经济的一个支持点。所以,北京料会把握美欧相争之机,采取更靠向欧洲的策略,以谋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