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招应对旅游 零售业隐忧
2018-08-03 04:21:2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星岛日报》8月2日发表题为“变招应对旅游零售业隐忧”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本港旅游业上半年吸客凌厉,带动零售业生意增长骄人,但是旅游业担心下半年后劲不继。业界除了要善用高铁及港珠澳大桥通车带来的机遇,业内亦酝酿要求政府放宽内地旅客来港的签证限制,不过需要确保本港有足够的接待能力,以及杜绝水货客扰民的情况。
今年上半年本港零售业销货价值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十三点四,除了因为港人失业率低消费信心强劲,还受惠于期间抵港旅客人次超过三百零六十万,比去年同期激增一成,主要由内地旅客带动。不过,就算是如此亮丽的表现,也掩盖不了一些不利因素,来自东南亚地区的短途旅客减少,中美贸易纠纷又形势复杂。
中美贸易战对本港旅游业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会影响全球经济,削弱收入和消费能力;其二是美元避险功能在外汇市场逞现强势,不但人民币,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都会下跌,港元则在联系汇率机制下跟随美元增强,部分解释了东南亚国家来港旅客近来减少。
善用高铁大桥 吸海外旅客
这两天有关贸易战的消息反覆,就算中美有机会重上谈判桌,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叫价,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协议,不明朗和不稳定的因素未消除。即使最后达成协议,人民币升值,稳住了内地人来港消费的意欲,但是美元对其他货币的强势持续,仍然会削弱东南亚地区人士的游港意欲。
在本港对东南亚旅客的吸引力因汇率因素而下降之际,日本和韩国却积极吸引东南亚旅客,以填补因中国赴当地旅客减少造成的空档。面对日韩抢客,本港旅游业与航空公司合作,发动宣传攻势和优惠促销,希望东南亚来客在下半年止跌回升。
下半年对港有利的因素,是高铁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通车,大大缩短本港与内地的行车时间,除了方便大量内地人士来港旅游消费,亦可以协助本港增加对海外旅客的吸引力,例如设计本港与内地景点一程多站的行程,以香港作为出入粤港澳大湾区,甚至广西、湖南等地的大门,作为旅游套餐。
放宽内地签证 前提不扰民
本港还可以与内地铁路当局商讨,能否参考日本与欧洲的做法,提供专为海外旅客而设的有期限多程优惠票。
在吸引内地客方面,当年因为水货客扰民,港府得到内地政府同意,取消深圳户籍居民一年内无限次来港的签证安排,由“一签多行”改为“一周一行”。现在水货客的情况已受控制,本港无论在购物和消闲活动点、酒店等方面的吸纳能力都有所提升,有利为旅客分流,旅游业希望政府重新放宽对内地客的签证限制。
无论是把“一周一行”放宽至“一周两行”,或者把“一周一行”的安排由深圳扩及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居民,都有助方便更多内地旅客来港,关键是本港须继续提升接纳旅客的能力,改善酒店天价房租等现象,让旅客宾至如归,市民又不至捱受“逼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