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稳马步应对下月美国加息
2018-08-04 05:29:0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星岛日报》8月3日发表题为“扎稳马步应对下月美国加息”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美国联邦储备局在总统特朗普表明不喜欢加息后首次开会议息,决定维持息率不变,然而强劲的经济数据,将继续加强下月加息的压力,连同中美贸易战,成为本港金融市场的最大不稳定因素。
实际上,即使没有特朗普的”出口术”,市场都预期联储局本月不会加息,把重点放在下月。联储局今年三月和六月加过息,预计年内还会加息两次,除非放缓步伐,否则九月加息的可能性甚高。
联储局议息后的声明,用上”强劲”而非之前的”稳健”,来形容经济活动的增长,同样以”强劲”来形容就业、家庭支出和企业固定投资方面的增长。
美国经济走出金融海啸低谷复苏,至今已经九年,上季经济增长百分之四点一,更是差不多四年来最快。虽然六月份失业率回升至百分之四,分析认为是多了人重投劳工市场导致,仍然贴近十八年来的低位,职位增长继续强劲。
就业增与贸战 提升物价
就业好,消费意欲强,本来就为美国通胀添柴壮火,联储局用作议息参考的核心个人消费开支物价升幅,已经极为贴近联储局的百分之二通胀指标,而中美贸易战有可能进一步推高物价,导致联储局面对更大压力,以加息来压抑通胀。
现时贸易战首阶段,中美互相向对方三百四十亿美元(约二千六百五十亿港元)货品加征百分之二十五货值的进口关税,只是首阶段五百亿美元的一部分,余下一百六十亿美元的货品,有可能近期落实,要是中国还击,美国就可能增加对二千亿美元的进口中国货品加征关税,早前公布的清单,种类达六千多项,包括纺织品、食品、化妆品等民生消费项目。
早前有风声传出,指美国财政部长努钦和中国副总理刘鹤正私下对话,寻求重开贸易谈判;另一方面,特朗普下令对次阶段二千亿美元进口中国货品的拟增关税率,由早前公布的百分之十,提升到百分之二十五,要是落实,即使人民币贬值都不可能抵销因此造成的成本上涨,势必由美国商人和消费者分担。
谈判成与败 皆刺激通胀
有分析指特朗普加码是欲逼使中方重返谈判桌,要是贸易战有和解曙光,中国大增美国货品入口,将令本已增长强劲的美国经济锦上添花,企业为增聘人手应付业务扩展,要高薪挖角或留人,加强消费意欲,进一步刺激通胀。
要是谈判久未成事,或者谈不出结果,额外关税对物价的影响,恐怕会比双方贸易萎缩对工资产生的连锁影响,呈现得早。
距离下次联储局议息,仅短短一个月,预计通胀走势不会这么快逆转,现时市场人士九成预计到时会加息。本港可能会面对加息和中美贸易战的双重打击,昨日股市下挫只是其中一阵烈风,政府和市民都要做好防风措施,务求有能力应付更强的风力。
扎稳马步应对下月美国加息
2018-08-03社论
扎稳马步应对下月美国加息
美国联邦储备局在总统特朗普表明不喜欢加息后首次开会议息,决定维持息率不变,然而强劲的经济数据,将继续加强下月加息的压力,连同中美贸易战,成为本港金融市场的最大不稳定因素。
实际上,即使没有特朗普的”出口术”,市场都预期联储局本月不会加息,把重点放在下月。联储局今年三月和六月加过息,预计年内还会加息两次,除非放缓步伐,否则九月加息的可能性甚高。
联储局议息后的声明,用上”强劲”而非之前的”稳健”,来形容经济活动的增长,同样以”强劲”来形容就业、家庭支出和企业固定投资方面的增长。
美国经济走出金融海啸低谷复苏,至今已经九年,上季经济增长百分之四点一,更是差不多四年来最快。虽然六月份失业率回升至百分之四,分析认为是多了人重投劳工市场导致,仍然贴近十八年来的低位,职位增长继续强劲。
就业增与贸战 提升物价
就业好,消费意欲强,本来就为美国通胀添柴壮火,联储局用作议息参考的核心个人消费开支物价升幅,已经极为贴近联储局的百分之二通胀指标,而中美贸易战有可能进一步推高物价,导致联储局面对更大压力,以加息来压抑通胀。
现时贸易战首阶段,中美互相向对方三百四十亿美元(约二千六百五十亿港元)货品加征百分之二十五货值的进口关税,只是首阶段五百亿美元的一部分,余下一百六十亿美元的货品,有可能近期落实,要是中国还击,美国就可能增加对二千亿美元的进口中国货品加征关税,早前公布的清单,种类达六千多项,包括纺织品、食品、化妆品等民生消费项目。
早前有风声传出,指美国财政部长努钦和中国副总理刘鹤正私下对话,寻求重开贸易谈判;另一方面,特朗普下令对次阶段二千亿美元进口中国货品的拟增关税率,由早前公布的百分之十,提升到百分之二十五,要是落实,即使人民币贬值都不可能抵销因此造成的成本上涨,势必由美国商人和消费者分担。
谈判成与败 皆刺激通胀
有分析指特朗普加码是欲逼使中方重返谈判桌,要是贸易战有和解曙光,中国大增美国货品入口,将令本已增长强劲的美国经济锦上添花,企业为增聘人手应付业务扩展,要高薪挖角或留人,加强消费意欲,进一步刺激通胀。
要是谈判久未成事,或者谈不出结果,额外关税对物价的影响,恐怕会比双方贸易萎缩对工资产生的连锁影响,呈现得早。
距离下次联储局议息,仅短短一个月,预计通胀走势不会这么快逆转,现时市场人士九成预计到时会加息。本港可能会面对加息和中美贸易战的双重打击,昨日股市下挫只是其中一阵烈风,政府和市民都要做好防风措施,务求有能力应付更强的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