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高铁购票安排须理顺防“甩辘”

2018-09-03 23:02:16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9月3日发表题为“高铁购票安排须理顺防‘甩辘’”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万众期待的香港高铁,将于本月二十三日开通,许多市民都跃跃欲试,希望抢先体验由香港出发的高铁之旅,特别是中秋节临近,接着是国庆假期,购票势必热烈。热潮正蓄势待发,但购票详情仍有待公布,由于整个安排涉及本港与内地的网络系统、柜位及电话售票、旅行社代购服务等,细节甚多也颇复杂,时间也很紧逼,特区政府与港铁必须尽快理顺种种问题,避免系统因超负荷而“甩辘”。

  热潮势烈 须确保承受力

  内地的高铁一般可在一个月前预购车票,香港高铁通车距今仅二十天,购票网却仍未推出,据悉还要多等几天。可以预见,高铁开通首几天的门票,将十分抢手,乘客与旅社待网络一启动,势将一涌而入,令购票网承受一定压力,甚至影响运作。系统中会否存在某些技术漏洞,导致少量车票出错,也不能排除,若然发生,也会造成不良印象。

  港铁推出购票网前,已进行过压力测试,因为要提高承受能力,达到最大可靠性,故至今仍未开始运作。问题是:港铁作测试时施加的“压力”是否够大?出事的机会率定到多低?购票热潮会否比预期更热烈,超过港铁预计的数量?对这些风险,防预指数宁愿定高些,把测试标准提升,不应为了赶时间,草率上马,而重演当年新机场启用首天的乱局。

  除了购票网之外,港铁还会同时在高铁总站柜位及电话售票,由于柜位与电话线有限,须登记证件,倘若大批市民同时购票,亦可能出现大排长龙和电话“塞车”,这都要努力避免。

  稳定的购票系统对香港旅游业也很重要,近期一些旅行社已积极筹组高铁旅行团,让本地及外国旅客可以率先一试高铁旅游的新经验,但因未能预购车票,没法大肆宣传,以致心急如焚。事实上,旅游发展局也曾经提出,高铁开通对以香港为中心的“多站”行程,十分有利,特区政府与港铁应努力配合,紧抓这个大商机。

  乘客仍多不便 有待“拆墙”

  对于购买高铁车票,还有几个问题有待解决:第一,以香港为起点的高铁车票,不但本地乘客可以购买,内地乘客也可上网购票,现时本地所占配额约三成,是否足够仍有待日后购票情况才可确定,以目前情况估计,这比率可能偏低,政府还须进一步争取;第二,市民购买往四十四个内地目的地以外的车票,须通过旅行社代办,除了要付手续费,也较转折,若能用回乡证直接上内地购票网购买,将更加方便,这也要与内地当局洽商,尽快“拆墙松绑”。

  另外,乘搭香港高铁的一些规矩,也可能要从乘客的角度,研究如何改善。例如在港登车可携行李不可超过一百三十厘米,虽可多带一件,但总重量限于二十公斤内,如乘客要多带大行李,就要托运,可是未必能同一天运抵,这对乘客确有些不便。对此,港铁也须与有关方面找出更好方法。

  香港高铁通车是划时代大事,市民都热切期待,希望政府与港铁正视和努力理顺种种技术问题,避免发生“扫兴”的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