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戏曲中心成功 须坚持顶级表演

2018-10-16 21:09:49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10月16日发表题为“戏曲中心成功 须坚持顶级表演”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终于开锣有日,开幕季好戏连场,让港人得享演艺之娱,并且有望成为文化交流和旅游热点,关键在于节目编排和宣传配套,能否保持一流水平,令客似云来的效果得以持续。

戏曲中心于二〇一三年动工,两位本地出生蜚声国际的已故华人建筑师心血,五年后终于修成正果。不少路人都受戏曲中心的独特外貌吸引,晚上中心更如一盏彩灯,建筑师把四面进口设计得有如珠帘大门,又让人联想到舞台略张的帷幕。

作为硬件,中心外貌已先声夺人,至于内部设计和音响效果,有待正式启用后,由市民亲自使用来评断。不过,无论硬件如何优良,都只能提供骨架,中心的灵魂和血肉,还得靠戏曲本身。

潮人效应 吸年轻客

中心以八和会馆演出《六国大封相》,按照戏行习俗为剧院开台,而开幕演出则是唐涤生任白戏宝《再世红梅记》,势必掀起抢票热潮。继后春节期间有连场粤剧,往年春节期间的「西九大戏棚」反应不俗,相信戏曲中心会成功承接这项应节活动。由于中国戏曲达二百多种,中心表演不囿于粤剧,三月的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团,上演不同地方折子戏,当中不乏国宝级演员献艺。此外,中心亦安排了一些戏曲影片上映。

上了年纪的港人,都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止粤剧,其他地方剧种都有不少捧场客,不少是以影片形式上演,无论越剧、安徽黄梅调,甚至广西山歌,都出现非常卖座、连映逾月的戏宝,而今天对戏曲有兴趣的,不止是老一辈,近年崑曲尤其多了年轻人捧场。戏曲中心本身,就可以塑造成吸引年轻人的潮人集散区,把更多年轻人带入戏曲的多姿多采世界。

戏曲中心虽然在本地有捧场客,但是毕竟不是今天香港社会的主流娱乐,还需要外地来客的支持,主要来自内地和台湾的大中华地区,还有全球各地的华人社会,以及一些喜爱中国文化的外国游客。过去曾经有以粤剧为背景的舞台剧演出,就吸引了东南亚各地,甚至移民美加的港人专程返港观赏。

硬件一流 还看软件

此外,西九高铁总站启用,亦为内地客来港听戏观剧提供了很大方便。由于各地有本身的地方戏,不必远道来港才有得观看,戏曲中心要吸引内地客,就要有内地都不容易看到的高水平演出,或者集合各地精粹同场献技,让他们大饱眼福。

中心开幕季节目一流,以后都要保持高水平,绝对不能滥竽充数,否则做烂招牌,要重新吸引顶级表演者和众多观众,就会事倍功半。

戏曲中心是西九第一个永久性表演场地,之后几乎年年有新硬件项目落成,包括明年的自由空间、后年的M+博物馆、二二年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以及二三年的演艺综合剧场,就待国际级一流软件来充实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