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主妇就业 降儿童贫穷率
2018-11-21 03:35:27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11月20日发表题为“推动主妇就业 降儿童贫穷率”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政府最新数据显示,本港去年贫穷人口增加到一百三十七万七千人,是八年来最多,当中儿童贫穷率增加较多,尤其需要当局对症下药,让下一代在成长过程中有较好的生活环境。
去年经济增长跑赢通胀,失业率低至百分之三点三,基层和低技术工升幅更跑赢整体工资,然而处于贫穷线以下的人竟然多了,主要原因是本港贫穷线的计算,是采用相对贫穷而非绝对贫穷作为准则。
绝对贫穷线是订定一条固定收入线,按照通胀调整,用作对比人民实质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升降。本港贫穷线则是指相对收入而言,每年以全港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的一半划线,当经济好而整体收入增加,就会拉高贫穷线,有时候会出现社会富裕却“穷人”多了的吊诡现象,在其他社会也时有发生。
全民收入增 扯高贫穷线
故此,本港的贫穷线并非反映实质生活水平的升降,而是偏向反映贫富悬殊的情况。为了缩窄贫富悬殊,当局就要作出政策干预,例如提供综援和生果金等恒常现金补贴,另一个重要的补贴是公屋,纾解基层捱贵租的困境。
去年全港处于贫穷线以下的住户共五十九万,涉及一百三十七万七千人,贫穷率升到百分之二十点一,比前一年升了零点二个百分点。如果计及综援恒常现金的政策介入产生的脱贫因素,贫穷率就会跌到百分之十四点七,与去年持平。如果再计入公屋等非现金补助,贫穷率就会进一步跌至百分之十点五,比前一年上升零点一个百分点。
此中,以十八岁为界线的儿童贫穷人口达二十三万,比前一年多五万,而儿童贫穷率在恒常现金政策介入后,比前一年增加了零点三个百分点。按照政府解释,新增的贫穷儿童,部分属大型在职住户,大多三代同堂,而全家只有一个“米饭班主”,家庭负担较重。
纾缓劳工荒 增弹性兼职
以往不少公屋户的中生代,建立了经济基础和成家立室后,会申请分户或者自置居所,以减少单位挤逼和改善居住环境,但是今天楼价和租金远超他们负担水平,变成不少人都要继续逼住在老人家的单位里,无论公屋和私楼都有此现象,当局须增加公营房屋建设,来改善问题。
至于一家生活重担落在一人身上,不算单亲家庭,很多时是家中的妇女没有投身劳动市场。现时失业率低,导致长者贫穷线下降,原因是不少长者都投入劳动市场,重新有了收入。不少行业现时都面对聘请员工困难,除了长者,亦可以设法释放妇女劳动力,以纾缓人手不足。
政府可以推动企业增加聘请弹性,例如安排多一些兼职、临时工或半日工作的职位,让不能做全职的女性亦可投入职场,既满足社会需要,又可增加家庭收入,让更多家庭和儿童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