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私楼供应势减 须大增居屋解渴

2018-12-19 02:07:11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12月18日发表题为“私楼供应势减 须大增居屋解渴”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据本报报道,政府日内将公布新一轮检讨后的《长远房屋策略》,正式将未来十年的公私营房屋供应比例,由六比四改为七比三,估计会令未来私楼供应骤减,市场甚为关注这对楼价的影响。

当局以长策的十年住屋需求预测,作为规划私楼土地和公屋供应的基础,每年都检讨一次,按照最新需求预测作出调整。

按照现时预计的平均每年一万八千个私楼单位计算,如果私楼供应量维持不减,当局要达到新的公私营房屋供应比例,日后包括居屋等公营房屋平均每年供应量,就要增加到四万二千个单位。整体供应目标,由原定平均每年四万六千个,暴增至六万个。

不过,记录显示,当局开始制订长策以来,公屋供应量一直未能达到年供二万八千个的目标,单是本财政年度计就短缺四千三百个。要一下子增加到每年四万二千个单位,无异天方夜谭。

饼不够大捉襟见肘

换言之,由于土地不足,要达到公私营房屋供应七三比,两者在数量上势必此消彼长,私楼供应量不可能维持不变,必须减少,只差在减幅大小而已。

私楼供应的减幅,视乎政府在土地供应方面,能够把“饼”扩大多少。如果土地供应不作额外增加,在新比例下,每年土地供应可建的私楼单位数目,平均要减到一万三千八百个,大削四千二百个,减幅约两成三。

尤其是部分私楼土地将改划来兴建首置盘,让入息超过申请居屋上限而又有置业困难者,以折扣价申请认购,享有的折扣率比居屋为小。当局现时的做法是把部分原先预留作私楼的土地,拨出来用作首置盘;如果首置盘纳入私楼配额,则完全没有官方资助成分、不设资产上限可买的“真正”私楼,供应就更加少。

提防楼价藉机反弹

当局为了缩短公屋轮候长龙,以及应付市民对居屋的庞大需求,大增公营房屋比例,副作用就是私楼减少,可能造就“物以罕为贵”的市场心理预期,私楼价格便难以下调。要是楼价高企,租金又水涨船高,就会形成更多市民要倚赖居屋“上车”和轮候公屋,打乱政府算盘。

尤其是美国联邦储备局日内宣布议息决定,可能放软口气,明年息口慢加或停加。两个消息放在一起,势将减轻楼市调整的压力。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曾经说过,楼市这三个月的跌幅,抵消不了今年以来的增幅。当局要避免长策新目标成为推动楼市回升的力量,就要向市场表明会大增绿置居、居屋和首置盘等供应,纾解中小型单位的供应紧张局面,减轻市场对“纳米楼”的需求压力。

同时,当局要向市民展示有能力在土地供应方面“做大个饼”,这块饼愈大,私楼供应量的减幅就愈小,避免出现大减逾两成的局面,可望减轻刺激楼价的副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