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纷攘一年回原点 政府觅地须加鞭

2019-01-03 04:53:3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星岛日报》1月1日发表题为“纷攘一年回原点 政府觅地须加鞭”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经过一年多的扰攘,土地供应专责小组终于赶及年底死线前,向政府提交报告。对不少望楼兴叹的市民来说,这份报告提出的选项,其实早就该落实施行,小组大费周章咨询多时,兜了个大圈,又返回原点,反而拖慢了政府拓展土地的步伐。如今政府要加快行动觅地,来追回失去的时间。

报告发表之日,正值差饷物业估价署发表最新楼价租金指数之时,租金在连升九个月后,在十一月首次回落,而楼价则从七月高位连跌四个月,而且幅度愈来愈大,累计从高峰期回落了共百分之七点二,但是仍然比小组前年成立时为高。下跌主要归因于中美贸易战和政府要开征一手楼空置税,而不是小组提升了市民对开拓土地能力的信心。

近年楼价飙升成了市民最关心的生活问题,而其主因是土地供应不足,故政府的首要工作是设法增加土地供应。面对土地短缺的严峻情况,政府本应争取时间,以最大魄力尽快排除阻碍,将增加土地的可行方案付诸实行。

搜民意过程问题丛生

社会对增加土地供应的途径众说纷纭,背后代表的不同利益错综复杂,政府却不欲硬闯,而是采取迂回策略,以为可以透过设立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展开全民“大辩论”,找出主流意见,作为政府推行增辟土地选项时的民意基础,以消减政治障碍。

但这盘算只是一厢情愿,小组打响搜集民意的锣鼓,刺激了各派争鸣,加剧互相对立与攻讦,进一步暴露社会的分歧,而小组民意调查的方法是否科学也受到质疑,大家根本辩论不出一个整体方向。政府为表尊重小组而按兵不动,只能等待小组完成报告,反而提供了楼价不断上涨的时间空间。

政府受到咨询时间表束缚,欲罢不能,但因楼价持续飙升,特首林郑月娥终于在上任一周年前夕,不待小组出报告就“偷步”出招为楼市降温,推出一手楼空置税,及明言锐意填海,再在《施政报告》中提出“明日大屿愿景”,分期在大屿山和港岛之间大面积填海一千七百公顷建造人工岛,以示大力增辟土地的决心。

几个选项早应该施行

这些措施,其实早已应该推动,不必扰攘这么久,结果却因“大辩论”而拖慢了解决问题的步伐。今次小组发表报告,提及三个较多市民支持的中短期选项,当中发展棕地和公私营合作发展农地,根本就是政府打算推行的政策;至于中长期选项,填海更从来是增加造地的必然选择。土地咨询兜兜转转,只是回到起步点。

大辩论反而引发了民粹色彩浓厚的意见,部分人出于仇富而要切割粉岭高球场建屋,这球场有百多年历史,须保护的一级濒危物种甚多,必须平衡生态保育代价、本港作为国际城市的需要,以及建屋效益。现在既有其他选择,硬将高球场“摆上枱”,实不合理。

小组提出的其他中长期选项,例如新界东北等新发展区,发展岩洞等,政府已筹划多时,现在必须展示魄力,加速落实,追回失去的时间,尽快突破土地供求失衡的困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