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预算案当“人质”极不合理
2019-01-14 23:25:54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1月14日发表题为“把预算案当‘人质’极不合理”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申领长者综援的年龄上调,本来不是甚么大政策,却闹出一场风波,令下年度财政预算案也受牵连,有被“卡”的危险。事件源于特首说议员去年通过财政预算案,已批准该措施,意指他们出尔反尔,此言一出,各派齐呼受屈,部分泛民议员更威胁会否决下年度财政预算案,“夹”政府让步。对这次争论,大家必须清楚三件事:第一,这措施与预算案并无关系;第二,建制议员去年通过预算案,不等于赞同该措施,反之,他们早就表示反对;第三,纵使否决下年度的预算案,也不能将措施推翻。因此,把预算案当“人质”极不合理。
与财爷及预算皆无关系
这措施早在二○一七年一月的《施政报告》提出,同年十一月曾在立法会福利事务委员会讨论,到去年二月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公布财政预算案,在所附文件中,记载了这项措施,但并非财政预算案的一部分。
每年的财政预算案,都分几个部分,包括演词、补篇及年度预算。年度预算的总目内,列出不同部门的开支预算,而各部门附上一份“管制人员报告”,对一些须注意事项加以说明,这报告与部门开支预算是分开的。
以今次上调申领长者综援年龄而言,社会福利署在财政预算的“管制人员报告”中,写了这项措施,作为须注意事项。要知道,拿上立法会的《二○一八拨款条例草案》,总目有九百多页,社会福利署的部分只是多个部门之一,议员不可能因为在浩瀚资料中的一项说明,否定整份财政预算案。
建制食死猫 政府应转軚
对财政司司长而言,他的责任是制订政府每年收支预算,各部门实施的一些行政措施,并非由他决定,也不是预算的一部分,故不应由他负责。议员如果将矛头指向他,逼他在下年度改变上述措施,是攻错了目标,对他极不公平。
至于通过预算案的建制派议员,若被指当时赞成该措施,也是冤哉枉也。事实上,这议题曾于二○一七年十一月在立法会福利事务委员会讨论过,当时建制派柯创盛和泛民张超雄都提出质疑,结果出席议员一致通过搁置推行,包括工联会郭伟强和劳联潘兆平等。其后政府也有书面回应,但只重申原来立场。
由此可见,议员早在通过预算案前的几个月,已对该措施明确表示不赞同,但当局依然“企硬”,既没修改,也无进一步协商,最后原封不动写在今年财政预算的总目内,与整份预算案“打包”拿上立法会。在这情况下,议员即使反对,但为了大局,也不能不先通过预算案,此举不代表他们改变了立场。
既然这措施与财政预算案是“零关系”,泛民如漠视事实,挟持预算案做“人质”,威胁会否决,做法就极不合理。目前议员应做的,是促使有关政策局“补飞”修正措施,而政府也应积极回应,尽早转軚,以平息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