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大北上培训医生助融合

2019-02-27 02:27:37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2月26日发表题为“中大北上培训医生助融合”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中文大学(深圳)计划在当地设立医学院和附属教学医院,将是继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后,又一所“港式”医院立足当地,而且提供本科生培训。在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人才和引入优质管理的同时,各有关方面亦宜探讨如何藉此纾解本港的医生荒,以及为港人在内地求诊提供方便。

内地医院不乏医术高明的人才,可是亦时有“坑人”的故事,原因是管理体制出现问题,医院自负盈亏外还想赚大钱,收取药厂回扣,并且视乎医生“跑数”成绩来分红,造成医生滥开药物,对病人进行大量多余的检查;各级人员收红包已成为潜规则,导致病人就算不是重病,住院开支都可能激增至比住香港私家医院还要贵。

这种不正之风,形成贪污温床,病人得不到最适切的治疗,花大量冤枉钱,也增加了“医闹”事故。

港式管理改医疗弊病

香港大学应深圳市政府邀请,六年多前在深圳开办医院,实行港式管理,明码实价,不准有“灰色收入”,不滥用抗生素,不无故替病人吊盐水“打点滴”,希望向内地证实香港这一套行得通,构成“示范单位”,协助提升内地医院的管理和医疗水平。

一套好的管理,一个好医生,不止讲求医术,还讲求医德。现在中大(深圳)比港大更进一步,从本科生培训做起,并在当地设立教学医院,成为这批准医生接触港式管理的实习场所。

深圳市政府一向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大学进驻,希望吸引各地人才来投,提升当地生活质素,以及作为创新经济的重要推动力。早前中大在深圳办学,吸引了全国各地不少尖子报读,去年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之外,唯一成功招纳高考省级“状元”的内地大学。深圳与中大合作愉快,现在趁大湾区国策,进一步商讨让中大(深圳)开办医学院,从全球招聘教职研究人员,为大湾区培养人才及提升创新研究实力。

增港人北上求诊信心

虽然中大(深圳)医学院不打算动用香港资源,但是香港作为大湾区的一分子,亦可以探讨有关港深合作安排能否让港人有份受惠。由于中大(深圳)收生要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主要收生途径是按照内地高考成绩,大部分港生不会视此为升学出路。更值得考虑的,是中大(深圳)医学院毕业生能否来港执业的问题。

中大表示,这些毕业生和其他非本地大学毕业生一样,要通过本港的执业资格试。不过,本港医院可以向他们招手,效果应该比向海外学府好,原因是他们接受过中大“格式”的培训,比起海外大学毕业生,更容易适应本港医疗环境和资格要求。

即使这些毕业生留在内地服务,他们成为港式医疗训练出来的人才,本港可以与内地探讨,在大湾区设立更多港式管理的医疗机构,并且容许港人使用医疗券,让在内地生活的港人,不必回港求诊,甚至为免受本港医院“爆棚”之苦的港人,提供北上求诊的信心和方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