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阻外援错误 医委须投明票
2019-04-12 18:01:33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4月12日发表题为“纠正阻外援错误 医委须投明票”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面对千夫所指,医务委员会打算打破常规,下月开会重提放宽外援医生挂牌私人执业的实习要求,主席有意以明票表决。医生短缺不但影响市民看病,亦令公立医院医生不胜负荷,医委会应取消对输入外援的无理障碍,明票将令反对者"现形",要他们向公众交代。
现时非本地培训医生可以透过有限度注册的制度,在公院、卫生署和两所大学医学院工作,考取执业资格试后,再要在公院实习满半年,才可以私人开业。医委会上星期开会,提出在公院等机构做满三年者毋须实习,分四个方案交由委员表决,结果"四大皆空",社会普遍认为是由于部分委员实施保护主义凌驾公益,投票结果激起公愤,连公院医生组织都表示遗憾。
加钱解决不了医生荒
本地培训医生供不应求,团结香港基金的研究指出,本港若要追上新加坡的医生对人口比例,需要增加三千名医生。现时公院医生有时忙得连饭也没有空吃,冬季流感期刚过,麻疹又来袭,医院管理局延长特别酬金计划津贴的安排,但是医生加班都要视乎自己的体能和精神负荷,并非加钱就能解决,一定要增加人手。
输入外援因此急不容缓,但是医委会维持要在公院行医满三年的外援医生从头实习才可挂牌,根本无关维持专业水平,是对吸引外援架设多余无理的障碍,罔顾病人利益。大众觉得表决结果是医委会中的私人执业医生势力从中作梗,令私医形象一落千丈,引发进一步改革医委会的诉求,甚至有立法会议员提出由政府收权,绕过医委会,放宽引入海外医生。
医委会为上次的失误亡羊补牢,本来按照规矩,同一表决议案要隔半年才能够重提,主席决定下次开会先表决暂停这规矩,再就豁免实习期的议案重新表决,上次表决的四个方案皆遭否决,有委员认为是表决安排的结果,例如有委员特别钟情某一方案,对其他本可接受的方案亦投反对或弃权票,而暗票的安排亦降低了问责要求,下次表决安排会有所变革。
应进一步研免试安排
市民对一些细致的投票技术安排,未必感到兴趣,最大的要求就是要投明票,令大家知道谁在架设障碍,而反对放宽实习安排者,就要清楚解释自已作出这个决定的理据,由公众去评定是否合理,抑或是以公权维护业界私利。
实际上,今次表决的内容,只是有条件地豁免实习要求,在增加外援吸引力方面只是走前极小一步,外援医生仍要考取执业试,才能够在本港私人挂牌行医。团结香港基金就建议,让世界排名前五十的医学院毕业生,可以有条件地免试在本港挂牌,例如先在公营机构行医达指定年数。
新加坡医委会早已有一张指定海外大学的名单,在这些大学毕业医生,可以免试在新加坡执业。本港要解决医生荒,必须在输入外援方面迈进更大的步伐。